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行 《宁波通讯》2012,(18):48-48
6月份,70个城市中,57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21个环比下降;11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25个环比上涨。一些媒体包括部分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也发表文章,认为房地产回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次房价上升的主要动力是自住型刚性需求;离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中国经济不可能稳增长。还有部分媒体歪曲中央稳增长决策的原意,认为放开房地产符合中央的意图。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明了坚定不移调控房地产、让房地产市场发展回归理性的决心,各种鼓吹房地产调控放开的论调才偃旗息鼓。但是这阻挡不了违背中央调控政策各种暗箱操作的出现。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离开房地产中国经济就不会“稳增长”?  相似文献   

2.
原松华 《发展》2016,(3):27-29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2015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这是在中国经济面临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工业品价格下跌、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下滑、房地产高库存情况下采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被视为全面部署“十二五”收官之年经济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颇多,表述新颖,充满创意,令人憧憬.同时由于会议公告只字未提房地产调控,再次引发人们的好奇.这已经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未对房地产经济如何运行作出明确表态.此前的2011、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明白无误地表示“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此后,房地产宏观政策议题开始逐渐淡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局中.而时时令房产大佬亢奋不已的另一个兴奋点——新型城镇化蕴藏的“革命性”商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的最新表述似乎更有“嚼劲”:“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4.
陈珂 《中国报道》2022,(1):79-81
<正>房地产业的循环属于国民经济大循环里的一个小循环,没有这一微观循环的畅通,也就没有国民经济宏观循环的畅通,更构不成双循环格局。5年前,“房住不炒”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除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明确提及这一表述外,“房住不炒”已经5次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定调。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工作重点依然是“保交楼”,现在供给端存在资金硬缺口,堵上这一缺口是稳房市、保交楼的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3年五大任务之一是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在新华社通稿中,此段内容关于房地产市场的阐述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可以说,“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是今年防风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12年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近日也表示,2012年将继续严格掏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并将“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环球财经》2014,(1):188-189
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屡调屡涨,但无论调控实际结果如何,每年重申“坚持调控不动摇”,多少起到了“望梅止渴”的效果。然而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很少提及有关商品房和房地产调控的话题,引起各界议论,也纷纷对2014年的楼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市场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举足轻重作用,房地产产业对国家税收贡献居前,但是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中央很重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本文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进而分析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对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提一点个人的粗略见解,希望能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有限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晨  廖鑫 《东北之窗》2010,(12):16-17
尴尬的“且调且涨” 能够用来形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特征的莫过于“调”与“涨”两个字了。房地产市场大有怎么“调”都挡不住“涨”的势头,“且调且涨”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0.
“房住不炒”必须要趋紧不能放松,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从201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到2020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要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年末始,中央相继出台一系列遏制投机炒作和房价过快上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初期多数政策被媒体带上了“不痛不瘁”的帽子,而4月17日出台的新国十条让包括房地产业、媒体、投资者和公众深刻感受到了中央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决心。“是否会出现报复性上涨?”、“股市的影响会不会持续?”、“政策的执行情况到底将如何?”一系列的疑问不断见诸报端。地产业“舆论”领袖任志强也于4月21日在财经网的博客上更是抛出了“是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倒退的开始”的观点。到截稿之日,房地产新政在政府、银行、市场的多重作用下效果“初显”。  相似文献   

12.
从最初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到“国八条”、“国六条”相继出台,力度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全,但政策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其中的原因,从内部看,是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局面未根本转变,中央有令难行,大大消解了调控的力虎从外部看,外部压力朱变,外资仍在加速涌向内地房地产市场。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一年,房地产调控仍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黄瑛  樊硕 《天津经济》2020,(2):15-20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不断满足与改善居民住房需求,拉动内需和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作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首批试点10个城市之一,一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稳定,运用土地、金融、财税等措施综合施策,房企积极营销以价换量,各类购房需求有序释放,市场预期保持稳定,整体呈现"量增价稳"的态势。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阶段,天津要继续做好市场监管,精准施策,努力保持房地产平稳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一份紧急通知,该通知要求重庆市暂停正在拟订执行细则的“购房退个税”政策。叫停“购房退个税”政策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为房地产托市的态度。相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表示,不会为高价房托市,将采取“抓保障、稳市场、促消费”的综合性措施带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影响今年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近两年来,国家把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控制房地产行业过热,2004年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土地和资金纳入宏观调控范围。各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房地产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周刊》2010,(5):35-36
近几年,国有资本进入竞争性行业的势头越来越猛。132家中央企业中已有80家进入房地产行业,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20%,“国企地王”引发房地产业“地震”;煤炭、钢铁、民航、乳品等行业的国企收购民企也在兴起。竞争性行业“国进民退”的国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一倾向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快讯》2010,(5):35-36
近几年,国有资本进入竞争性行业的势头越来越猛。132家中央企业中已有80家进入房地产行业,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20%,“国企地王”引发房地产业“地震”;煤炭、钢铁、民航、乳品等行业的国企收购民企也在兴起。竞争性行业“国进民退”的国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一倾向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8.
叶科 《改革与开放》2011,(12):38-39
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由回暖向火爆的疯狂演变.关于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在年底迪拜危机爆发之后如火如荼。2010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国11条)。成为中央调控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引文件.其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举措格外引人瞩目。为贯彻国11条精神.北京市也于近日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4号文件精神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京11条),文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是提出“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调整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一鸣 《首都经济》2005,(1):58-58
2004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政策年.同时也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上争议最多的一年.围绕“地产泡沫”争论不休.国外投资机构公布研究结果说“北京房产泡沫严重”.地产大腕根据自己的经验断言“房地产还要再好20年”,相关专家也出来说“北京房价符合价值规律”等等.一时间.房地产地产市场莫衷一是。但是.在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之争”中.有两个重要力量是缺位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内容也是历年来着墨最多的,其亮点多多。纵观全文,报告中共3次提及“房地产”,10次提及“住房”,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去库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这是继去年年底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将去库存定位为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一后,再次重申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多种方法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