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目标任务,可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无价”的绿水青山转化为“有价”的金山银山?对于很多地方来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都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基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通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抓手。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2007—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218篇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初具规模,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较少;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和理念延展、机制和路径、生态建设与产业振兴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前沿和趋势聚焦于生态价值转化。未来将致力于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和跨学科领域的学术合作,解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完善其机制与路径,为推动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推进城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消费端碳排放量已经占到碳排放总量53%,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但我国公众降碳减排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BP世界能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8.94亿吨,全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吨(全球人均碳排放水平约为4.35吨)。为实现“双碳”目标,在加强道德约束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法治力量,通过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引导公众降碳减排。  相似文献   

4.
宋文真 《经济论坛》1997,(11):26-27
1997年一季度河北省农民现金收支情况分析据对全省4200个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7年第一季度,河北省农民现金收支在总体上呈现出:“一落两降”的运行特征。“一落”即农民收入增速大幅度回落,“两降”即农民生活消费和生产投入均呈下降趋势。一、农民现金收...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我国主要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及存在问题,发现供给类和文化类生态产品可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地方行政管理者为其价值实现路径推进主体,调节类生态产品难以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必须由国家进行统筹管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提出加快开展现有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技术标准整合完善,探索实施政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的生态修复项目,丰富“蓝碳、海水淡化”等服务交易标的,探索建立湿地银行、生物多样性银行,开展生态旅游区精细化管控,推进供给类产品绿色生产模式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欧洲议会通过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相关规则修正的草案,将于2023年推行“碳关税”、2027年起对出口欧盟的部分产品征缴针对产品碳足迹的关税。有机化学品、塑料、钢铁等行业列入“碳关税”征收范围,或将较大程度影响浙江化工产业对欧贸易,应尽早谋划应对。持续加码的“碳关税”欧洲议会于2022年6月22日通过“碳关税”修正案“一读”文本,立法进程迈入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7.
奋进春天里     
《环境经济》2024,(5):10-11
<正>春山可望。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催人奋进的春天里,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踏春而来。代表委员们聚在一起,共商国是。什么是新质生产力?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以旧换新能减多少碳?如何通过立法保障公众健康?这一期两会特别报道,我们重点关注了上述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的关键。基于“两山”发展模型,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与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分别代表金色污染区、拮抗发展区和绿色贫困区,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与经济水平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金色污染区应通过生态修复、传统产业转型与生态产业化发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拮抗发展区应依靠生态补偿或绿色金融途径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或是发展集约化的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绿色贫困区应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以发展为主,通过生态产业化与资源产权及权益交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选择与地域特点相结合,对于内蒙古及其他省份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界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标与典型模式。(1)从自然资本的折旧性,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值”目标,典型模式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损害赔偿制度。(2)从自然资本的发展性,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化”目标,典型模式包括物质产品交易、生态权益交易、资源产权流转、资源配额交易、生态产品融资。(3)从自然资本的增殖性,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增值”目标,典型模式包括生态载体溢价、生态产业开发、资源整体配置。最后,结合生态产品的物理学和经济学属性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降碳目标的约束手段,是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基础工具,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起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对ISO、IEC和SAC已发布和正在制定的“双碳”相关标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双碳”标准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中国“双碳”标准化建设助力,为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类分析不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探索实践提出,国内公共性生态产品供给进展缓慢、规模偏小,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公益性较强、信用结构搭建难等融资特征,缺乏市场化融资渠道,导致其过于依赖有限的财政补偿资金。通过借鉴国内公共性生态产品多元化价值,实现创新案例,提出“生态建设+区域综合开发”“生态建设+产业特许经营”“生态建设+指标交易”三类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融资模式,助力打通融资堵点。建议金融机构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参与项目开发前期设计,培育壮大项目实施主体,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建议地方政府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为金融支持提供相应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2.
<正>“双碳”是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政府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双碳”目标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引导者,但是其在低碳化管理中已经暴露出治理问题。政府机关低碳化管理应当将理念转化为低碳原则,以法治之力实现政府机关低碳化的最终目标。2021年6月1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13.
王玮  雷英杰 《环境经济》2023,(11):10-11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减污降碳是民营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机遇,也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要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能,推动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绿色发展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清河县耐火材料总厂,靠着“名牌战略”,研制出了一个个的名牌产品:“泡沫高铝隔热耐火砖”,是国内同行业中唯一的部优产品,被列为国家“七五”星火计划;“DZ型硅质绝热板”,填补了国家空白,被列为国家“八五”高新技术火炬计划项目……8年来,他们研制开发的产品有三个系列、四个系列数百个型号被评为省、部和国家级优质产品。清耐总厂的  相似文献   

15.
由河北经贸大学石善冲等同志承担的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日前通过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该课题立足于河北省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机制、规律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和政策制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广泛的调查和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对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提出了促进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评审委员会认为 ,该课题选题准确 ,密切联系河北省实际 ,研究的技术路线清楚正确 ,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依赖于一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卓越法治人才,只有涵养“双碳”法治人才蓄水池,才能汇聚实现“双碳”目标的原动力。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建设“双碳”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双碳”相关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7—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自然、人文多源宏微观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标准差椭圆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究中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期PM2.5浓度与碳排放空间呈现集聚态势,前者集聚度高于后者;减污降碳效应存在南方优于北方,先减污后降排的发展趋势。(2)PM2.5浓度与碳排放空间分布与胡焕庸线基本保持一致,重心均位于河南省,方向为向东北方向偏移。(3)考察期中国城市PM2.5污染存在“南北冷点、中部热点”的哑铃形空间分布和“热点减、冷点增”时序变化,碳排放呈现“热点北聚、冷点南散”的南北方“极化”和“双增”趋势。(4)多尺度MGWR模型结果相比经典GWR模型更为精准与可靠,不同时空尺度减污、降碳的主要驱动力有所差异。通过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一项耦合系统治理工程,发现影响城市减污降碳主要驱动力为降水量、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空气流通水平、实际利用外资、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升级,且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有关亚当·斯密价值理论的述评是否都如实反映了斯密和马克思的原意?本文提出质疑。一、关于“年劳动”或“年价值产品”(v+m)与“年产品”或“年产品价值”(c+v+m)的混同。有人说,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序言的第一句话就“犯了严重错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实现美丽中国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降碳减污协同是低成本、高效率的途径之一,促进降碳减污协同的区域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在全国范围有效推动这项工作。基于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降碳减污协同效应;利用泰尔指数、β收敛模型估算了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态势;采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估计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污染治理设施等因素对各区域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论主要有: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降碳减污协同度较好,中部地区的协同度较低且趋于恶化;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的降碳减污协同度较低;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全国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内部的差异;东部和东北各省的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差异呈现收敛态势,而中部和西部各省呈发散趋势;能源结构、污染治理设施等因素对各区域的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类别异质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降碳减污协同的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