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丁瑶瑶 《环境经济》2023,(21):24-29
<正>“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让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十年来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成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之一是“促进绿色发展”,提出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  相似文献   

2.
雷英杰 《环境经济》2023,(21):10-19
<正>绿色,象征生命,代表活力,充满希望。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其中,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年间,从哈萨克斯坦谢列克风电场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德武水电站,再到匈牙利科马罗姆新能源项目,一批批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的项目在很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成为引人注目的绿色标识。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十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今年下半年,我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此,本刊特邀国内“一带一路”研究专家展开探讨,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在当前形势下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希良  翁玉艳 《经济》2023,(11):20-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绿色能源合作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共建国家能源安全。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能源合作在经济、资源、资金与技术等方面均具备广阔前景。我国可以充分利用《巴黎协定》下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更是全球共同的挑战。自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以来,绿色“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效,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正逐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热点、新亮点、新增长点。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再一次强调了绿色低碳可持续高标准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平台,推动绿色发展是其题中之义。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以我国280个地级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时空差异。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2)“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3)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部城市的绿色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4)“一带一路”倡议对非资源型城市和特大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吴凡 《发展研究》2024,(3):23-29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在加强政策沟通、推动互联互通、重塑国际经贸格局、深化金融合作、夯实民心民意基础、拓展新合作领域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为实现与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发展、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相较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与风险,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对于未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绿色贸易合作是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绿色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特征,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绿色贸易效率及扩展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绿色贸易集中在环保科技产品上和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各地区绿色贸易效率整体提升、潜力持续扩张。双边环境贸易规则、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规制水平、科技创新活力和经济自由度是制约“一带一路”绿色贸易效率提升和潜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史志钦  池昊涵 《经济》2023,(10):32-35
<正>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无论是贸易规模还是贸易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贸易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15《推动共建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公开发表,标志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明确实施.”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央企业不断的带头发挥着引导作用,动员其他企业抢先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传统民族企业也应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走出国门.本文以中国传统民族企业——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着重分析古井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走出去”的成功的原因.借此希望其他传统民族企业也能抓住要点,寻其自身特色,最终成功的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转型给中国承担新使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绿色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特征,研究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OFDI主要通过绿色技术溢出机制、增长机制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该绿色技术创新效应随着互联互通合作水平提升而显著增强,且对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改善效果主要体现在高收入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为典型样本,运用2013—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一带一路”省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变化,并基于GIS探求各省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研究区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华东地区常年处于高位,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度增幅较大,同时,随着各地区相关政策的落地,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有所降低。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大多为绿色金融滞后型,深入绿色金融发展,积极引导绿色金融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各国在新形势下把握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正确判断经济形势基础上提出的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念。面对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规划是中国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战略构想,其实质是中国谋求经济复兴的国家战略还是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本文的解读倾向于前者.“一带一路”愿景出台后,国内各地区一哄而上,制定了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期获得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此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兴趣与热情,但更有一些疑虑与顾忌.“一带一路”战略能否助推中国的经济腾飞?能否实现丝绸之路的复兴与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本文持审慎乐观态度.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有没有缺陷?在建设过程中又将遇到哪些问题与挑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防微杜渐,不断调整与完善战略规划细则,通过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以实现全球地缘经济格局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刘洋  杨东平 《经济》2023,(12):50-53
<正>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国教育部发布实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来,通过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的全球教育伙伴集聚区、国内国际教育循环示范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辐射区的一系列举措,中国与共建国家的教育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升,机制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有序推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实现双轮驱动,中国成为丝路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产学研合作方兴未艾,地方和高校搭建的各类“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平台蓬勃兴起,成为共建国家之间民心相通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与内生性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旧稳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加环保支出、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增加逆向知识溢出3条中介渠道,间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内陆节点城市、低清洁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对政府制定外贸与绿色创新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四年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安全、文化等众多领域,但经济领域,即区域经济合作无疑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旗帜,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回顾中国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其次阐释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使命,而后提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应从深化“五通”合作、拓展合作新领域、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强化企业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工作。此外,地理学者应该系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道路,开展国际发展、国别地理、世界地理、“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合作日益深化,共同开创了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中亚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召开推动双方友好合作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推动中国—中亚合作迈向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应进一步完善贸易和投资合作机制,挖掘跨境电商发展潜力,构建更加全面立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农业和能源领域务实合作,创新农业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构建利益共享、安全稳定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加强多边协作,共同应对安全领域的新挑战,构建“中国—中亚安全共同体”;弘扬“丝路精神”,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合作范围,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人民“心联通”。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对于创新生态环境领域投融资方式、缓解环保行业融资难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履行多边环境公约面临着同样的融资困境,亟需填补实现SDGs巨大的资金缺口并促进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实现SDGs。本文通过“基于2030SDG目标的投资伙伴关系”作为一种混合融资模式的视角,分析并借鉴了国际上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投资基金的特点和优势,提出设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速基金的政策建议,并论述了其对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化、多边环境公约履约融资机制双轨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