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之一。旺盛的市场需求、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快速提升的创新能力,使得中国市场成为诸多全球医疗巨头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撑。GE医疗是在中国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国产化程度最深的跨国企业之一。2023年1月4日,GE医疗从GE集团拆分并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如何摆脱“不信用”怪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土做生意染“烂债病”的中国企业到国外就成诚信楷模、在国外“守规矩”的跨国企业到中国却变得“不实在”,中国怎就成了滋生“烂债病”的臭泥塘?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06,(8):64-67
跨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越来越多的国家拓展业务。在全球及某一地区范围内,这些公司所采用的供应链策略日益复杂,使途经中国的进出口货物流量越来越大。其中每笔跨境交易都需要向中国的税务机关和海关审报价格,而许多从事关联交易的跨国企业此时会问“这个要申报的价格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跨国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为此也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4.
马维江 《中国经贸》2010,(17):24-26
近年来,外资在华商会及跨国企业抱怨和质疑中国投资环境的声浪逐渐升高。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未果,到处理力拓商业贿赂事件引起的“非议”,到谷歌中国从内地迁往香港,再到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抱怨在中国“遇到了25年来最艰难的商业环境”,一系列事件似乎表明外资对中国经营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也被一些人列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依靠中国市场的韧性与潜力,进博会为跨国企业提供共享发展机遇的平台,为世界经济复苏凝聚合力。进博会还是一个推动全球高层对话和开放合作的平台,为中国和全球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创造条件。本届进博会,来自全球的外国政要和跨国企业高管来到上海,看到了中国增长的潜力,表达了相互交流合作、开放共赢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步华 《上海经济》2001,(4):41-43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世纪。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发展往往使许多跨国企业在进驻中国后只偏重品牌建设而忽略政府公共关系开发。尽管有些跨国企业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开始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人们对开展企业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认识不一,各跨国企业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水平还很不平衡,对企业政府公共关系理论尤其是结合中国国情的政关理论缺乏研究。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  相似文献   

7.
王玉 《首都经济》2005,(6):63-66
北京《财富》全球论坛2005年5月16日至18日举行。本次论坛与会人数和与会全球500强为历届财富全球论坛之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论坛通过包括大会.专题讨论会,圆桌会议等彤式,深入讨论发生在中国和亚洲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跨国公司和本地区国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坛设立的两个圆桌会议分别为“中国体育圆桌会议:迅猛的发展与出现的机会”和“迎接新的中国:文化变迁.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跨国企业的非市场战略与东道国环境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内和东道国双重制度环境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选择(缓冲战略、搭桥战略)的影响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渐进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试验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正相关。东道国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负相关。东道国政府的信用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负相关。此外,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影响着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十年。这十年,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十年,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实现共赢的十年,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由参与到引领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30年来中国经济领域内的创新者和实践者,一份中国经济百人榜20日在人民大会堂揭晓。榜单聚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这些历史人物,把评选项目分为“十大行业十大领军人物”、“十大基业常青人物”、“十大跨国企业领袖人物”等五大类。主办方还将“特别纪念奖”颁给了已经故世的荣毅仁、霍共东、王选等3人,以纪念他们在改革开放中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社会中发展,重视社会责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0年以后,一场CSR(即“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风暴正悄然席卷中国。大多数欧美跨国企业都开始对中国供应商实施CSR机制。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具有优势的某些制造类企业来说,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事实上是无法回避的生存环境。然而,中国企业的CSR理念却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12.
每年,美国《商业周刊》都会联合波士顿咨询服务集团调查全球超过1000名高级经理人,评选推出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100强。2006年,苹果公司凭借iPod音乐播放器等系列创新产品的出色表现荣居百强榜首,Google和3M分列第二、三位;《财富》也推出了“美国2006年最具创新力十大公司排行榜”,AMD、苹果、Google、Nike等跨国企业榜上有名。这些企业以雄厚的实力和超前的创新意识,担当起创新经济领跑者的角色。2006年,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7月正式公布了首批试点的103家企业名单,目的在于推动企业探索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十年。这十年,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十年,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实现共赢的十年,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由参与到引领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3日】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显著“草根化”。那些有能力到中国等新兴市场“上山下乡”的美欧跨国企业,最近在生意上普遍有了转机。通用汽车公司说,以极高速度增长的中国将推动全球复苏,而该公司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表现又要好于竞争对手。看来通用汽车已成功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康庄大道。在这条路上走得兴致勃勃的还有可口可乐公司,受中国和印度饮料市场的强劲增长推动,该公司第二季度利润高于市场预期,“红色巨人”也幸免于被低迷的美欧市场拖入深渊。  相似文献   

15.
与盛唐、晚清、1949年和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发现不同,这一次的"中国崛起"正受惠和泽被于全球约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北移并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使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凛然崛起、卓尔不群。2005年,全球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机遇论”的大辩论中,也“发现”一个崛起的中国,与喜马拉雅山一样傲然屹立、相互媲美。其实,在我们这个“地球村”中,目前与中国比肩而起的还有印度崛起、俄罗斯崛起、巴西崛起和东欧崛起。但是,在全球形成广泛热潮并被“盲人摸象”者,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把目光投向中国”,不同的目光有着不同的印象和结论;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0日,由《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百人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BP集团副总裁、亚太地区总裁、原BP中国总裁德开瑞博士(Dr.Gary Dirks)出现在了“十大跨国企业领袖人物”的榜单上,他也是唯一一个来自跨国能源公司的获奖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1月10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共创全球发展新未来”为主题,发布了《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2》,客观、真实地展示了全球民众对中国企业海外形象的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50周年大庆前夕,世界经济巨头的目光齐刷刷移向上海浦东。参加’99《财富》论坛年会的806位跨国企业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和中国大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一些政界和经济界名人,在黄浦江畔兴致勃勃地讨论和预测着“中国未来的50年”。这是全球商界最高层次的对话,也是《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把脉。“世界上的大公司都不能忽视中国市场”9月27日,当’99《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在上海新落成的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时,人们惊喜地发现,这是论坛历届年会中与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9.
在日前落幕的2005年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全球840多位商界精英云集北京,笑看经济风云。出席者均为各大跨国企业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及高级管理人士。过去的三天里,他们就“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的主题各抒己见,深入地探讨中国和亚洲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跨国公司产生的影响。这些巨无霸企业的集体亮相无疑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站在最前沿的世界各国精英自然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广西经济》2008,(6):60-60
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统计.200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12%,比5年前增加了12倍:高盛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而在2008年3月底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也做出类似的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