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营经济占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半壁江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通过多地调研访谈,了解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伟立 《经济师》2006,(5):282-282
民营经济发展的策略,一是完善民营企业家的选拔、培育、激励、约束机制;二是优化民营经济投资环境;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四是加强民营企业创新管理;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六是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稳则福建经济稳,民营经济活则福建经济活,民营经济强则福建经济强。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对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了由民营经济大省向民营经济强省跨越突破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蓝图。福建省政协课题组就“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针对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11条对策建议供党政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济     
《经济导刊》2023,(7):5-6
<正>促进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布。民营经济重要地位凸显。《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一定位折射出民营经济的关键作用。民营企业增长的系统性潜力一旦释放,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鲶鱼效应”,  相似文献   

5.
一、民营经济研究的简要回顾目前经济学界对民营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在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是消除所有制歧视,给予民营经济国民待遇,打破产业进入壁垒,并在财政税收上给予相应优惠(王国刚,2002;陈国绪,2001;黄桂田,2003);完善民营经济的直接和间接融资体系,发展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地方中小银行,建立中小资本市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课题组,2002;王国刚,2002;刘迎秋、黄泰岩,2003);民营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家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慎海雄 《经贸实践》2011,(10):63-63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时语重心长地指出,无论当前市场形势如何复杂多变,浙江的民营企业一定要“把根留住”,一定要继续把实业搞好,因为这是浙江经济之本,是浙江民营经济之本,同样也是民营企业家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全省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情况(一)经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目前,我省获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200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以后,省有关部门和各市相继出台有关扶持措施,民营企业加入外经贸行业的热情持续高涨。全省申领进出口  相似文献   

8.
赵毅  章海珍 《经济师》2012,(10):212-213
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宁波作为沿海地区的开放城市之一,民营经济正面临着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的考验。民营企业家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盲目扩张的经营模式和日益狭窄的融资渠道已经日益成为宁波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所在。文章在论述宁波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回顾了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分析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瓶颈,提出宁波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尚需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创新转型、人才引进和资金扶持四个方面的工作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的政府审批制度 ,通过两种方式转化为民营企业的产业进入壁垒 :一是为保护产业内国有垄断企业利益而对民营企业实施的“进入阻挠” ;二是政府审批收费和寻租行为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逆向选择效应”。这两种进入壁垒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 ,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需要通过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来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10.
冯艳芳 《经济问题》2006,(10):34-35
一、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过,尽管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地位,但人们认识上仍有误区,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还不够宽松。诚然,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个别企业偷漏税、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等。因此,曾一度使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持怀疑态度,总觉得民营经济靠不住,水分太多,是“另类”,人们对在民营企业就业还有顾虑,怕不牢靠,总觉得不是正规单位;因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名目繁多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营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规模的扩大、发展层次的提高以及社会对民营经济的新要求迫使民营经济必须在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如何成长、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做出新的思考。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消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提高滞后于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为此,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已经成为民营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正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困境和发展瓶颈,如何走出困境?文章对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帮助民营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带动了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黑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黑龙江民营企业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民营企业比较差距非常大。而且,黑龙江民营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快速发展之后,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民营企业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倒闭。本文认为阻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家族制管理企业太多,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只有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才能使黑龙江民营经济冲破束缚,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民营企业走上了历史舞台,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扶持民营企业,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地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以发展的眼光站在培植税源  相似文献   

15.
闫爱青 《经济问题》2022,(10):36-42
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民营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保护是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其对于民营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民营企业在产权保护层面却面临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融资环境收紧等诸多困境。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内部机制、优化法治环境、构建创新体制、加强司法保护等路径对民营企业的产权加以保护,是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反言之,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6.
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民营经济发展活跃,一直是其他省份学习效仿的样板,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也有很多敢闯敢干的经验。然而,2008年7月初广东省情调研中心发布的《广东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及问题分析报告》显示,“44%的民营企业家反映自己经常忙于跟职能部门跑关系忙公关而耗费精力;高达60%的企业家曾因为有关职能部门效率低、办事拖拉、程序繁杂而丧失发展新项目机遇……”抛开民营企业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规模小、品牌意识缺乏等市场性原因,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效能改进的表现令人尴尬,成为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 我国民营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简述 我国民营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己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全面深入进行改革开放,民营经济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在这变革的时代,我国民营经济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在人才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许多方面都不完善,民营企业面临着"人才危机".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民营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普遍不高,企业质量能力整体较弱,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因此,以民营企业家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入世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考验和挑战。民营企业要应对入世挑战,经受住冲击和压力,就要树立“以德治企”的经营理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保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加强民营企业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现实要求。“以德治国”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贯彻“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建立与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民营企业走上了历史舞台,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扶持民营企业,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地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以发展的眼光站在培植税源的高度来执行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