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推动"一优两高"战略在青海成功实践的现实需要。本文着眼如何更好推进"一优两高"战略,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实际需求,从树立生态系统价值观,维护生态平衡,尊重和顺应自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运用生态规律等方面,进行理论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发展模式的超越性、发展战略的创新性、发展价值的人民性,使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创造性超越。这一贡献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生态道路指引,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经过人的主观加工后的客观存在;自然是一系列有机系统的综合体,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人的意识与自然必须保持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5.
《宁波通讯》2007,(2):38-4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省委和市委统一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教育活动正在我市农村由点到面地展开。认真搞好主题教育活动,必将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余姚市泗门镇是省、市开展建设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的试点单位,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委和市委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为我国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很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内涵之一,而建设“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先决条件,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建设一个社会和谐、宜人居住、生态良好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发展模式的超越性、发展战略的创新性、发展价值的人民性,使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创造性超越。这一贡献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生态道路指引,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9.
赵凯 《宁波通讯》2011,(9):49-51
今年,宁波市委围绕落实"六个加快"战略,在全市各级干部中部署开展了"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关于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的实际举措,也是宁波解放思想、改进作风、破解难题、推进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驻地军事机关,必须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有所作为,全力以赴做好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捍卫者和有力推动者,尤其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0.
《浙江工商》2008,(3):17
嵊州市工商联根据市委的总体部署,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要求,围绕“创业实干强基础,创新发展求突破”战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深入群众鼓干劲、深入百姓办实事、深入一线破难题、深入企业优服务、深入基层促和谐”的作风建设“五深入”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相似文献   

11.
12.
《宁波通讯》2005,(1):38-38
黄家埠镇是余姚市十大经济强镇之一,200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7亿元,镇党委被评为宁波市、余姚市“六好党委”。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五位一体总布局,引起国人热烈反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境界,显示出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我们一定要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同时,乘着美丽中国建设的东风,我们要大力推进美丽西藏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海西州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并从厚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体四个方面,探讨推动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产权导刊》2012,(6):57-58
正2012年2月,贵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召开市属企业正风强企,做廉洁自律表率主题教育活动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活动围绕提高认识,筑牢防线;查摆问题,整改提高;示范带动,晋位升级;廉洁从业,促进发展四大目标任务全面展开,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增强企业领导人员和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领导和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促进各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06,(12):I0001-I0001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和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林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全市林地面积44.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10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9.8%,城区绿化覆盖率36.89%。全市已初步建成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沿海与山区、城市与乡村相互补充的绿色生态屏障,城乡生态质量明显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21,(5):10-11
生物安全不仅影响个体生命安全,更关乎国家公共安全,关乎人类安全.当前,随着气候的变化,自然环境的恶化,全球生物安全的问题愈加突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不断发生,生物安全的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工作,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统筹谋划国家生物安全,加强生物安...  相似文献   

18.
沂源县地处淄博市最南端,沂蒙山区西北部,基本县情可以概括为山区县、老区县、经济相对欠发达县。近年来,沂源县立足“山、老、欠”的实际,认真查找差距,辩证地分析优势,进行科学谋划,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工作思路,明确主攻方向,确定工作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健全完善“五项机制”,全力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沂源。  相似文献   

19.
人来源于自然.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地球上最初出现植物,而后出现动物,又由高级动物进化成人类.自然界孕育了人类,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也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人们对于这一事实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人类共同的事,与己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云峰 《内蒙古工作》2005,(8):18-19,43
鄂尔多斯市境内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48%,丘陵沟壑区、干旱硬梁区占总面积的48%。恶劣的生态状况,不仅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华北和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长期以来,市历届党委、政府将生态建设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和最大的基本建设来抓,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们抓住国家重点支持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艰辛拼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