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嶷山     
《环境经济》2023,(6):F0002-F0002
九嶷山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藏精之所,是湘江源头水源涵养区,是天然的动植物生态资源宝库。近年来,宁远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加强了九嶷山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提倡弘扬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公德。生态公德主要包括:珍惜资源,保护生态;尊重生命,爱护生态;发展经济,协调生态;爱惜水源,呵护生态;广泛宣传.心系生态。人人明了生态公德,人人遵守生态公德,事事以生态为先,时时以生态为念,生态文明的大厦才能高高建起。  相似文献   

3.
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建设"四化两型",推动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趋势;是增强发展后劲,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备农产品保障优势、生产要素供给优势、生态安全优势、产业支柱优势。要构建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产业集群;突出地域特色,发展现代生态旅游业;注重城乡统筹,建设宜居生态城镇集群。  相似文献   

4.
国外生态补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清  龚高健 《发展研究》2013,(12):107-111
一些国家在生态补偿政策制定和实践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对我国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是生态补偿建设的主导力量;市场作用的发挥是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运转的关键;完善的法律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基础;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是实现生态补偿的重要方式;社区参与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 补充;严格有效的生态补偿约束机制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生态已遭严重破坏的21世纪,生态经济学科倍受青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增长的奇迹,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它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分析认为,资源&环境压力和危机是生态经济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源之一;“天人合一”是生态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化解问题的方略是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体验经济是生态文明经济的表现形态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中国的实际,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提出要发展生态生产力,夯实经济基础;树立生态文明观,指引体验经济发展方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增强体验经济发展动力;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体验消费群体;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验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存在着补偿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生态补偿主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等问题。我们要根据长江流域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的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机制:一是针对长江生态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二是建立多元化生态建设融资机制;三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实施、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生态保护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是关于新时代我国生态空间治理的根本遵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生态空间根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产品需要,是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的价值目标。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的治理理念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中的生态空间治理理念;二是自然生态空间的治理理念,包括: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从源头上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管控;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唐晓燕 《经济师》2012,(7):118-120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所致,生态道德的不理性是产生危机的首要原因,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生态道德的完善过程。高职学生生态道德的提升事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因而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势在必行,这种生态价值教育重在认知,贵在认同。文章从疏通生态认知障碍,构建深化认知的生态德育模式;强化价值观认同效果,营造情感薰陶的生态文化氛围;培养生态实践主体,拓展知行结合的实践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的路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机体,有其生态价值,这是保护海岛的生态伦理前提;从人类与海岛的关系来讲,使海岛生态功能的演化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演化,这是海岛保护的生态伦理的核心;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讲,保护海岛是单个人对整个人类应尽的生态义务,这是海岛保护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生态义务是单个人对人类整体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培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树立生态自然观、生态消费观、生态审美观、生态发展观等观念.“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和实践过程,应当加强宣传;注重教育;倡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分析——以徐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即: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徐州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的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态伦理树立、生态文化营造、生态行为调控、生态环境建设四大基本内容,以及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科技进步两大基础保障。生态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科学议题,是生态补偿、区域协调的重要科学依据。文章以城乡关系为例,从生态产品供给、生态调节净化、生态文化服务及生态危害影响四个方面,探讨了城乡生态关系基本内容,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加强生态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资产台账;以调控生态关系为核心,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规划;以生态关系为依据,合理构建配套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共生。位于长三角地带的兴村正处于生态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上。通过由"大养蟹"向"养大蟹"的转型,兴村凭借水资源,取得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科技发挥了重要功能。中国的生态现代化应有自己的基本特征:生态现代化未必是工业化;经济效益是生态现代化的原动力,技术本土化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生态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和谐社会:社会观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两大基本关系出发,提出了生态和谐社会概念;并认为生态和谐社会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是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二者的结合与统一。论文对生态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生:即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政治、生态社会和生态环境;并提出了评价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度的五类12项指标;最后,对当前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四项任务,即社会结构城镇化、经济结构工业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和生活环境生态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生态时代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已进入生态时代。生态时代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标志是环境与发展的统一;其道德标准是生态伦理;其技术特征是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资源环境制约的现实选择;更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强生态丈明建设,要以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目的,以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生态保障作用。文章以甘肃省泾川县为例,总结提炼了一般意义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在生态意识文明上,以培育生态文化为目标;在生态环境文明上,以整治农村环境为基础;在生态行为文明上,以突出环境友好为关键;在生态产业文明上,以实施循环经济为支撑;在生态制度文明上,以构建制度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19.
海南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传统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过度旅游开发影响了生态环境,防护林的破坏影响了生态环境,忽略景区容量破坏了生态环境,海南的生态旅游资源缺乏保护.因此,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资源管理:一是要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性;二是要注重生态资源的科学性;三是要注重生态资源的普及性;四是要增强生态资源的环保意识;五是要加快生态资源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绿色生态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绿色生态治理面临着绿色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难、绿色生态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和绿色生态环境意识的淡薄等困境。探索实现绿色生态治理的政策议程与行动框架即应转变政府生态职能,明确政府职责分工定位;转变执政理念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治理和服务能力;强化生态制度保障,完善生态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培植生态理念和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