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庭农场还处于发育和起步阶段,承受融资成本的能力总体较低随着国家层面政策出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济组织也将迎来快速发展。如何有效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是金融机构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山东省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特征和金融供给现状,提出做好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山东省家庭农场建设发端于2008年,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7月,山东省农村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3036家。从  相似文献   

2.
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农场已成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已不适应家庭农场发展需要,表现在信贷支持不足,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发展滞后。本文以家庭农场信贷融资为例,运用Tobit模型探讨家庭农场信贷融资的影响因素。建议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政策,规范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构建包括信贷、保险和期货等内容的多元化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政府鼓励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但其发展需要得到农村金融的支持。通过分析家庭农场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农场和金融机构二方面,提出了解决两者匹配度不够等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20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的通知,强调财务管理对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成本核算与控制对创新农业保险赔付标准、金融支持农业信用体系建设、财政支持农业项目实施信息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农场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家庭农场发展的需要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科学成本核算,帮助家庭农场通过成本核算与控制提高经营效益,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载体。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新型农业发展的重点政策导向。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融资的局限与困境1.1市场准入缺乏标准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标准,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对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之后,全国各地的家庭农场得到了迅速发展。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如何从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和客观需要出发,结合各地实际,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是当前金融管理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正在努力破解的重要课题。1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存在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各地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西省都昌县汪墩乡七星村的金稻家庭农场为例,分析了金稻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特点,基于此归纳总结了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1,界定认定问题 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界定还很模糊.各地描述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有的种养大户已尝试这一经营模式.却不知自己就是家庭农场的雏形;有的农场不以家庭成员组成.或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却自称家庭农场,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发现其存在问题,尽早提出解决措施,优化家庭农场的发展和培育。[方法]文章以农业部家庭农场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经营数量、经营规模、经营类型、经营效益4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目前已基本实现规模经营,其中70%的土地来自土地流转;农场数量和规模南北差异较大;经营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占六成以上;家庭农场的年销售产值高,但净利润低。除此之外,由于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产成本过高、质量认证缺乏和资金支持少等问题。[结论]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加强金融支持3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家庭农场的培育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石门县联社通过金融杠杆,在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上取得了突出成绩,让农民成为"农场主",让农业走向生态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把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任务来抓,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率先在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示范创建和协会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共成立家庭农场5019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9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35个;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为主;全市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13.5亿元,购买农业生产资料4.3亿元,拥有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375个,通过农产品  相似文献   

12.
<正>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从事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近年来,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三农"政策措施,为解决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推动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现提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展家庭农场政策的出台为农户经营家庭农场提供了新契机,家庭农场建设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对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考察,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土地流转、财政补贴、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农业金融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13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逐步完善农业风险的保险保障机制。目前,家庭农场的风险管理需求较大,但现有的农业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其实际损失补偿要求。本文以珠三角为例,在深入分析家庭农场风险保障需求的基础上,剖析当前农业保险在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家庭农场风险管理需求,完善我国农业保险补偿模式,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随着土地流转的进度加快,农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兴起。但作为农业的新生经营主体,涉农金融传统的信贷运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由此,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正在兴起,并有可能成为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核心增长动力。发展家庭农场,让"能耕者有其田",通过租赁、土地流转等形式把耕地集中到一些种田大户手上,是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一个有效路径。国外家庭农场的金融扶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江苏省作为农业发达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十分重要。文章阐述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总结了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加强第三方监管;推动金融机构下乡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农场产销一体化,建立特色品牌等措施,以期为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视频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对家庭农场培育发展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近年来,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体系,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涌现出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章总结了作为家庭农场发展基础的规模化经营农户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高效管理、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资金支持、人才支撑、产业化带动、经济效益对发展家庭农场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是在小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选择。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发展,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主体支撑,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还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培育思路、经营规模、发展模式与支持措施等方面广泛一致的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破除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按照"完善认定、示范提升、普惠支持"的总体思路,支持更多小农户升级为家庭农场,提升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