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境电商和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解决外贸增长乏力、产业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为跨境电商和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提供了区位条件,自贸区制度创新和聚集扩散效应深化和扩大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程度和范围。云南省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融合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自贸区效应尚未充分发挥等因素制约,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应充分利用云南自贸区设立的机遇,提升区域经济供给需求水平,形成完善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和跨境电商的融合发展,推进云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电力产业整体经济贡献系数的研究对进一步明确电力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构建电力产业的经济贡献和产业关联效应分析模型,运用云南省2015年投入产出表,对电力产业直接经济贡献、间接经济贡献、整体经济贡献以及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电力产业整体经济贡献系数为15.4171,电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强,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很强,提高绿色能源的能效是云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聚集经济理论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典理论,本文以聚集经济理论是否适用于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线索,分析了聚集经济原理及其利益来源,并以湖州市织里镇童装生产这一主导产业为切入点,分析了相关产业的聚集状况及产业集聚带来的有利方面,通过分析和实证的方法说明聚集经济理论同样能有效地应用于小城镇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振华 《商场现代化》2012,(29):195-196
本文从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着重介绍了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带动下,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流的聚集情况。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强劲发展,产业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流等的强势聚集,致使该地区住房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环渤海经济圈的房地产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伴随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物流产业会产生聚集现象,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哈长城市群作为东北三省中重要的城市区域群,物流产业占据了黑吉两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通过测算2017年哈长城市群的物流产业聚集度,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了物流产业聚集对人均收入增长率的作用。研究表明:哈长城市群的物流产业聚集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力度不大,今后哈长城市群管理部门应该继续扩大物流发展规模,促进物流产业聚集,以期达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彬 《商场现代化》2008,(6):247-248
本文采用聚集指数方法对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从江苏省和三大区域两个层次来进行考察,江苏省总体上的趋势是在空间上聚集程度越来越大,分布越来越不均匀,而苏中、苏南、苏北三大区域的聚集指数也反映了这点,而经济发展好的区域苏南聚集的程度更是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苏北。用空间局部自相关进行分析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非常好,极少出现产业集群发展的"低洼地"情况。镇江、扬州、南通产业集群相对于上述地区发展缓慢,本身产业集群水平处于刚刚起步。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泰州产业集群发展在江苏省处于落后地区,很多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低洼地"的状况,这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聚集经济理论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典理论,本文以聚集经济理论是否适用于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线索,分析了聚集经济原理及其利益来源,并以湖州市织里镇童装生产这一主导产业为切入点,分析了相关产业的聚集状况及产业集聚带来的有利方面,通过分析和实证的方法说明聚集经济理论同样能有效地应用于小城镇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森林资源丰富的云南省重点发展和打造的产业,本文基于野生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举措、建议,为以后云南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实 《中国市场》2011,(31):105-107
本文利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云南省GDP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后,发现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资本形成总额四个因素对云南省GDP的影响显著。并用指数平滑推断的数据预测了2011年云南省GDP。从而得出,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必须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和推进云南省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物流产业聚集是当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形态",下文首先阐述了物流产业聚集的基础概念以及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其次透过物流产业聚集机制以及效应,分析了物流产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三点促进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安娜  王江 《中国市场》2011,(23):194-196
缓慢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制约决定了循环经济是云南省各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及政策措施不到位制约着循环经济进行。云南省相关产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应全面推进新型产业,合理改造工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云南省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纵观我国各个省市地区,都已构建和发展了特色的旅游经济。以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为例,分析区域性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困境,从而为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齐丹丹  王冬雪 《现代商业》2023,(10):153-156
西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藏族文化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是该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本文选取西藏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和旅游收入两个指标,作为西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的代表性指标,通过分析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和旅游经济收入的地理分布情况及产业聚集情况,计算莫兰指数。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各区域之间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并未形成较高的聚集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咸一体化是经济发展重大的战略部署,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要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来进行产业布局、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升级、资源共享,带动两市经济共同发展,为陕西和西部经济发展发挥经济增长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已逐步成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入手,就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发展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五年,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一次发展跨越。回望“十三五”,荆州市产业经济发展经历了滚石上山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机遇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荆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引进培育新企业、研究发展新技术、壮大聚集新产业,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围绕人力资本聚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力资本聚集对区域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因为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因为资本聚集本身固有的协调性会影响区域经济的走势。本研究以人力资本集聚理论和国内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支撑,对A地区对新兴产业人力资本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针对A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发展现状指明了一系列可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同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丰富的花卉资源,被誉为世界“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全球约1/3的商业观赏花卉来自云南,花卉生产面积、产量和出口额稳居全国第一。花卉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八大高原绿色产业之一,是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产业。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云南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花卉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情况,对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云南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狄俊锋 《现代商业》2013,(33):66-67
园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产业集聚的助推器,园区是聚集资源要素、加快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优势载体,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与该地园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以莱芜市园区为例,通过调研、统计、资料分析,了解本市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实际,从产业规划布局、建设管理体系、各园区发展特色、定位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园区是保定市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已经成为保定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保定市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但是在产业园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不合理、产业布局同质化严重等诸多发展问题与困境。如何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大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园区的集群效应,拉动保定市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崛起,从更高层面加快区域统筹、推进产业园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