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经过三年的调研,财政部制定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国有农业企业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至此,结束了会计制度中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不统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印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按照财政部及国资委的要求,铁路企业也必须在2005年以前全面执行。由于新的会计制度不可能考虑各行各业在会计核算中的特殊情况,为此又陆续发布了一些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办法。铁路运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其鲜明的行业特点,在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过程中也应当制定符合铁路特色的《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统一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3年10月8日发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施工企业中执行。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4年4月22日颁布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财会[2004]5号)(以下简称《办法》),各农业企业已于2005年1月1日执行。该《办法》规定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单独核算,即因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未移交当地政府而发生的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与生产经营收支的会计核算分开,实行社会性收支统一归口,并将社会性收入与社会性支出的差额在利润表中单独列出。现对农业企业会计社会性收支单独核算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从而揭开了我国新一轮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序幕。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不是对现行行业会计制度的简单相加,而是以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近几年出台的十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有关会计核算补充规定等为基础加以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较,在具体内容上有不少差异,本仅就两种会计制度中应收票据的核算问题作一比较。笔认为,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应收票据核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制定的财会[2000]25号“关于印发《企业会计》的通知”,规定新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以后又规定,其他企业也可执行。现将本人学习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体会,重点将新制度不同于以往的会计业务处理办法做一汇报。  相似文献   

7.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几个实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实施一年来,有很多的会计核算问题在《企业会计制度》、《建造合同准则》、《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均没有明确规范。笔者将施工企业会计实务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003年9月分别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新制度),同时规定,施工企业在执行新制度时,不再执行1992年印发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目前,施工企业开始执行新制度,为了做好执行新制度的衔接工作,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体会,对新旧制度的账务衔接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财会月刊》2013,(10):124-127
为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现予印发,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本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规定:(1)该38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执行该38项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样,从2007年开始,我国企业将形成以行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38项准则为代表的四大会计制度体系。作者现将这几种会计制度下债转股业务中债务人(指企业,下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介绍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建设工程总分包经营的纳税及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四星 《财会月刊》2007,(10):78-79
在建设工程中,总分包的经营形式是很普遍的。总包单位如何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及总包单位如何对分包工程代扣税金并进行正确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及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均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吴辉 《会计之友》2005,(8):25-26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在我国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中核算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虽然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但目前部分企业仍在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二者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现在的利润表中已不再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一些仍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财务人员在遇到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事项时不知如何处理。本文拟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新旧核算内容,以及在现行制度下该科目的主要核算事项作简要说明,以期能帮助加深对该科目核算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企业经营体制和管理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农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成为会计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施工企业来说夯实了资产基础、更注重了职业判断、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等特点,但对施工企业也产生一些影响,如资产规模会缩水。会计与税收的分离更大,加大了企业税收核算的难度和成本,核算更细化.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自2001年1月1日起,除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必须实施外,也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与“两则两制”(《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比较,对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提出了新的规定与要求。为使企业正确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真实核算财务成果,笔将《企业会计制度》对坏账损失核算提出的新规定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规定:(1)该38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执行该38项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样,从2007年开始,我国将形成分别以行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38项准则为代表的四大会计制度体系。由于不同的会计制度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以物抵债时涉税会计处理规范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问题《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同时规定,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会计事项的核算规定更全面。如果不允许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一生物资产》,它是在1993年制定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2004年颁布的《农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关于农业方面的会计准则修订而成的。该准则的出台为我国农业企业的会计实务与国际接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兵团办公厅《关于开展兵团企业清产核资的通知》及国家清产核资工作的有关制度、政策,以2005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在全兵团范围内开展的企业清产核资主体工作基本完成。达到了摸清企业“家底”,核实企业资产质量的目的,为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做好企业业绩考核、绩效评价及国有资本保值增殖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各企业也清理出较大的资产损失,尤其是农业团场资产损失面比较广,损失金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及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已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实行一年多,并鼓励其他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与行业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比较,对固定资产核算变动较大。笔者为有利于推进新制度的执行,现将新旧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同点谈些看法。一、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不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因取得渠道不同,确定入账价值的方法也不同,新旧制度对不同渠道取得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有以下不同:1.自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二十六条和《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第二十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