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什么中国文明在历史早期一直领先其他国家而后来不再领先?中国的卓越技术为什么从未转变为一次工业革命?这就是"李约瑟之谜"。对制度激励方向变化的理解是破解此谜的关键:早期中国文化与制度形成的社会物质财富分配在骨子里是"生产性分配"激励,而后来逐渐转变为"掠夺性分配"激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落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14世纪,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可以说,被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认作是产生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当时中国几乎都具备了,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不在中国呢?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对此谜底有许多难能可贵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学者们主要从政治、经济、教育、地域、文化等方面阐述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向世界证实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通过反思目前中国创新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障碍,结合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以及屠呦呦获奖的经验,提出从正确定位政府的作用,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加强产学研合作,营造纯正的科学氛围等方面实施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学史界的著名难题"李约瑟难题",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带来基于各学科的不同解读。本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应用,以新的视角对近代西方兴起而中国衰落的事实进行探析,指出其本质是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导致技术创新力度不同,从而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林靖 《中国报道》2012,(11):90-90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破解中国经济崛起的谜团。从“李约瑟之谜”到“三年自然灾害”,从农村合作社到金融机构,本书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解答了一系列中国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要正确地回答阿拉伯的“李约瑟难题”,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认识阿拉伯科学的性质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并指出阿拉伯的“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多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透视李约瑟问题是多维的,其中人的因素是科学发展的主导因素,这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点。以人为主导,加之政治的、文化的因素等的影响,并共同作用,在传统的农业中国形成了一个制约中国科学发展的多维网,使得中国最终没有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张玉蕾 《魅力中国》2010,(11):10-11
本文针对“高水平均衡陷阱”做了一系列的分析,指出了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存在的两个前提,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高水平均衡陷阱”大致符合逻辑,所用材料也大致符合事实,但结论并不令人信服的结论。并指出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即:仅仅是就现象解释现象,缺乏对中国历史、思想和社会传统的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用模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文章说明了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于制度对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有重要影响。在制度与技术、人力、资本等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之间,制度更容易成为瓶颈,制约技术、人力、资本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因而制度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基于此,作者从制度角度破解李约瑟之谜与中国奇迹之谜,指出前者在于缺乏有效的产权体系,而后者正是基于不断进行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相利盈 《魅力中国》2010,(15):102-102,104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何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手中国?英国学者李约瑟抛出的这个问题让几代中外学者苦苦探索着其中的奥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遗憾的是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为权威的答案。对此问题的回答有很大现实意义,只有完全破解了“李约瑟之谜”,才能抓住问题之根本,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一种舶来品,包括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内的财富评选诞生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最初的几年,这一新生事物并不为人乐享,甚至榜单上的富豪们也一笑置之。  相似文献   

13.
在国人庆祝国庆的时候,诺贝尔奖也陆续颁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由美籍华人、被称为“光纤之父”的高锟和另两位美国人获得,但对我们来说,高锟的获奖可能更刺动神经:为什么又是华人而不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洋务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技术体系的变化发展,系统解释李约瑟难题。洋务运动使得近代中国较为细致地接触到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进而逐步培养发展起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体系,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型技术体系向近代科学技术体系转变的分水岭,因此如果来探讨李约瑟难题,可以将洋务运动作为很好的契合点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洋务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技术体系的变化发展,系统解释李约瑟难题。洋务运动使得近代中国较为细致地接触到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进而逐步培养发展起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体系,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型技术体系向近代科学技术体系转变的分水岭,因此如果来探讨李约瑟难题,可以将洋务运动作为很好的契合点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股权溢价之谜在国内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使用了2SLS方法对我国投资者的跨期替代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很低。即使对投资者效用函数进行修改,Epstein-Zin-Weil效用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股市股权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17.
退休后消费支出下降的现象与生命周期理论不符,被学术界称为“退休—消费之谜”。基于Becker理论,本文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及我国城市居民饮食消费与健康调查数据,将生产概念纳入消费分析后发现:第一,食物消费可视为投入时间和货币两种要素的家庭生产活动,老年人退休后时间成本下降,个体倾向于投入更多时间要素从而导致消费支出下降。第二,通过时间对货币的替代,食物消费支出的下降没有导致实际消费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模糊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显示: 由于增加了家庭生产的时间,尤其是食物购买时间,退休后食物消费支出降低18%;尽管低收入个体的食物消费(量)易受到退休影响,但整体而言以营养物质、具体食物摄入为代表的消费数量和质量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产权制度的缺陷是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根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使得土地的增值收益绝大部分被地方政府获得,失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国有资本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国有资本收益在国企内部循环,全民无法分享;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使得本属于国家的大量收益被少部分人侵占,部分人群一夜暴富.所以,要真正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公共产权制度,铲除导致分配不公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9.
20.
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中国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春海 《世界经济》2007,30(1):39-48
本文在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1978~200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投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长周期样本中,中国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国内投资对国内储蓄的敏感系数较高;在分阶段的短周期样本中,资本流动性的变化对储蓄-投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资本流动性不能解释中国储蓄-投资关系的特殊表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不可分性,另一个原因是经济增长阶段和增长模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