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如果说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行政法律规范是从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力的角度出发的,而新出台的《物权法》则是以对权利人的权利实行平等保护为重要原则。《物权法》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保护公有、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如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任何单位”当然包括工商机关在内的国家机关。物权是具有“排他性”的权利,物权可以约束、限制公权力的滥用。因此如果工商机关要对公民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涉及财产内容的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就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并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7月5日公布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国法院要始终坚持法制统一原则,不能以牺牲法律为代价迁就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于那些以应对危机为借口擅自突破法律规定,形成新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纠正。《意见》提出,在对规范性文件选择适用和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充分考虑行政机关为应对紧急情况而在法律框架内适当采取灵活措施的必要性,既要遵循法律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3.
《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索赔程序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鹏,陈根发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可以根据侵犯机关的性质提出行政赔偿或刑事赔偿,即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可以提出行政赔偿;对于行使侦查、检察、审...  相似文献   

4.
张瑾 《商》2014,(47):198-198
随着国家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内涵和外延的扩大,行政权在公民从“摇篮”到“坟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行政权力控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公众参与到行政过程中是控制行政权力和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的应有之义。公众参与的范围包括立法、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层面,方式有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公开征集意见等。本文仅对立法层面行政法规草案征集系统的公众参与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5.
按照现代社会学理论,一个现代社会的结构应当由三部分组成: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在这个结构体系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统一性的法律和基本公共产品。提供统一性法律涉及的是国家立法和司法职能,而提供公共产品则属于行政机关职能范畴,即通常意义所称“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承担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指与“私人产品”相对称,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受益上的非排他性产品。  相似文献   

6.
行政强制措施作为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在促进行政目标实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它毕竟是一种限制公民自由的措施,如果不加以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会造成权力滥用,从而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强制法》,因此在执法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因而我们需要通过加强立法,健全救济制度等途径对其加以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国行政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该《条例》第二十八条以“司法强迁”取代“行政强迁”表明政府的立法价值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漠视、侵犯人权转向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追求效率价值转向公平、公正价值。这些重大转变对规范和制约行政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价格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价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价格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审理和作出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价格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于价格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实行司法监督。涉及价格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纠纷,解决的途径有二:一种途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通过行政程序向上一级价  相似文献   

9.
《行政许可法》规范和约束政府官员行政权力的速度,赶不上部分官员和权力自我扩权乃至学会借《行政许可法》寻租的速度。一部法律是死的文字,如果受过高等教育的官员们不想撒手金子般的权力,我们实在不能低估他们“内部挖潜”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0.
司法权     
司法权一般是指法院行使的职权 ,其职能是审理各种诉讼案件 ,有些国家的法院还处理一些非诉讼性的事务。司法权具有以下特点 :1、被动性。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是以“告诉才受理”为原则 ,法院不能主动追究公民或组织的法律责任。2、普遍性。即管辖对象包括一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任何人都有法定资格向法院申请对某一纠纷作出处理 ,要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3、独立性。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干涉。法院审判活动只服从法律。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 ,不受另一个法院干涉 ;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也不能在其进行…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4)
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提供的,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须的法律服务。目前现代化条件下,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已经基本建立,但是仍然存在内容不充实,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备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应该从相关立法的建立健全着手,由政府主导,多方承接机构通力合作,从思想到具体实践全面改变当下现状,从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完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期限的计算。如何计算期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不仅涉及行政机关能否正确地行使其权力 ,而且还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否充分地行使其行政复议申请权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应当自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起计算。行政复议法规定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 ,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规定执行。即在计算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当日不应当计算在内 ,而应当从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13.
知情权救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法律救济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知情权的切实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知情权的救济体系,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在受到侵犯时有一个最底限的补救办法,从而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正当、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张亿瑞 《商场现代化》2012,(20):319-320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未规定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而实践中时常发生行政主体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共利益,即使引发较多公民的反对和不满,在行政法律上却无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原告资格不明确使得行政公益诉讼难以运用。界定行政公益及公益诉讼的概念内涵,探讨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确立的条件和范围,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多元化主体的原告资格以促进依法行政,维护公共权利。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复议是我国法律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公民提供法律救济的基本渠道之一。它通过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和对行政活动的审查,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的侵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C通过对《行政复议法》的学习,以及与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比较,可以看出行政复议法是在总结1991年以来的行政复议经验,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一个独立和高效率的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法的新发展体现于:一、扩大了保护和救济范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权利将受到…  相似文献   

16.
“熟人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差序格局的现实体现,这种社会关系的模式及其行为逻辑导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行政相对人的行为缺乏规则意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本,使得行政机关效率低下,行政行为缺乏社会公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行政改革的效果,阻碍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强化公共责任意识,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使公共权力,同时应强化我国的公民社会建设,培养更多合格公民,共同消解“熟人社会”对行政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 ,防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权力滥用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 ,确保执法公正 ,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目的是依法行政的价值核心。要达到这一终极目标 ,除了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等政府违法责任追究制和相对人侵权救济机制外 ,程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程序理性观念的沿革与深化程序理性 ,程序正义渊源于英国自然正义原则和美国程序正当的宪法原则。18世…  相似文献   

18.
有限政府,是指在权力、职能和规模上受到严格的宪法和法律约束、限制的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必须实施“善治”,构建政府与公民、市场、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有限政府不仅是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行的途径。因此,有限政府建设必须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两方面入手,加快行政制度的创新和政府行为的转变,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建设节约型政府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载入了我国《宪法》。依法治国.具体到行政执法机关,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既包括立法,也包括执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职责和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依据。“徒法不足以自行”。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是就是权力运用的过程。孟德斯鸠睚《论法的精神》中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20.
谢丹 《消费导刊》2011,(15):65-66,68
本文对“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进行了详细的辨析,探讨了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之实现路径,即树立“以德行政”的理念、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公民教育和公民参与精神的培养,对建设我国两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