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娟梅 《消费经济》2003,19(3):39-42
一、儿童消费状况扫描200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进行了一项儿童消费调查。结果显示,五市0~12岁儿童近441万人,全年消费超过475亿元,平均每人每月消费高达897元。其中,儿童食品消费支出占儿童总支出的58%,服装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6.1%,两项合计年消费金额超过280亿元。儿童教育消费占总支出的21.4%,全年消费额已超过94亿元。另外,儿童消费中用于娱乐、医疗和零用钱的支出分别为6.8%、4.3%和3.4%,3项合计全年消费金额也超过60亿元。〔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3亿多儿童,其中独生子女已达6000万之多。互联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家庭用于孩子的消费已占其家庭收入1/3以上;而另外一项调查则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西安5大消费先导城市平均每户家庭的儿童月消费高达672元。如此推算,5城市儿童消费总额将超过400亿元。  相似文献   

3.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33):26-27
江阴是最具葡萄酒消费能力的县级市场之一,2004年人口117万,葡萄酒年销售额则高达4000~5000万元(以终端售价计),即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有40元左右的支出花在葡萄酒消费上;尤其是在餐饮领域,葡萄酒更是占据了餐饮场所酒类消费60%以上的份额。高收入、高消费、高要求是江阴人的典型特点,至2004年末已拥有18个上市公司的背景也足以成就江阴市场上千万元的年销售额,年份干红则是江阴葡萄酒市场上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据资料统计,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达3.8亿,6岁以下为1.71亿,7—16岁为1.7亿。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的调查,五大城市儿童月平均消费高达897元,最高的是广kHJL童月消费为I101元,最低的是西安也有462元,  相似文献   

5.
以消费理论和旅游消费理论为依据,以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基础,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城市家庭儿童数量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孩子家庭的旅游消费支出,明显高于没有孩子的家庭,并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和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广东东莞一位从事家教的女子从中发现了商机,剑走偏锋,专门教孩子理财,竟然能够月赚万元。她到底是如何开发这个新行当的呢?  相似文献   

7.
儿童这一群体虽然属于零收入阶层.但消费能力却不容小觑。现在的孩子.一般而言都是家庭的重心.有父母、4位老人的六个钱袋供他们消费。这一群体可谓是高消费群体。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共有2亿多人。儿童市场可谓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但儿童用品的购买方式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用品的使用者是儿童.但购买者往往是家长。这就要求广告主在做儿童用品的营销推广时.注意和购买过程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黄教授指出.在儿童用品的广告策略中.可以采用”三角诉求”来拉动销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消费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5,(19):38-39
一、当前我国消费的特点及问题(一)消费增长低于收入增长,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居民消费支出明显落后于收入增长。以2003年为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10.9元,比1993年增加4400.1元,年均增加44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5%。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加5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具有消费习惯偏好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我国政府支出扩张对消费和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支出扩张虽然能有效增加社会总产出,但对私人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而形成了我国“高增长-低消费”的特殊经济格局.同时,研究还表明,低消费习惯偏好下政府支出的政策效果显著优于高消费习惯偏好下政府支出的政策效果.因此,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有效地运行,除了降低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外,还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居民消费习惯偏好,使政府支出有利于居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孩子身上花费,已成为都市每个家庭消费的主渠道。据了解和观察,现在儿童消费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零点调查 儿童娱乐消费:寓教于乐中的商机在北京城区,4-12岁的儿童一共约有85万人,每年每个孩子平均大约花费3261元的家庭收入,这意味一个每年总量约为26亿元的消费市场,如按处在25-45岁年龄段的市民(他们最有可能是4-12岁孩子的父母)199...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只要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消费200元在灯饰上,就有1000亿元左右的市场。国家权威机构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3.67亿儿童,近五年来,儿童用品市场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六个大人一个娃,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家长为之投入的花费也将越来越大。专家预言:儿童产业在未来20年将是中国的朝阳产业。而卡通灯饰,具备实用和观赏两种价值,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市场前景广阔。市场预测孩子的世界,是最美丽最色彩缤纷的。如何让孩子的世界更加闪亮更加有色彩,是需要家长们花心思去做的。儿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收入进行了不平等指数测度;采用适应性核密度估计与相对分布法模拟了两阶段城镇家庭消费的分布情况与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消费不平等程度高于收入不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中高消费水平家庭比重不断增加,其中高消费家庭的比例增加更为显著,消费不平等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很多家长们在为孩子选购商品时缺乏科学的消费知识和观念,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据调查,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孩子平均生活费已经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占到家庭收入的一半。儿童由于年龄小,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发育都不够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各  相似文献   

15.
基于CF滤波、偏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社会固定投资、出口及进口对中印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波动幅度要大于印度,但印度经济波动的频率要高于中国,1980—2011年间中国大致经历了6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而印度为7个,中国每个经济周期平均约为5年而印度约为4年;偏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简单相关性检验存在伪显著相关关系,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因素按照是否显著及偏相关系数的大小依次是政府消费支出、出口、私人消费支出、社会总投资;印度依次为私人消费支出、社会投资;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影响中印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同因素是私人消费支出。除此之外,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还要受政府消费支出的影响,印度则还要到社会投资的影响。而影响中印两国经济周期波动最主要的因素则分别是政府消费支出和社会总投资。  相似文献   

16.
苏醒 《连锁与特许》2003,(12):34-35
在中国,每小时就有2000多名婴儿诞生,仅在城市里,0~3岁的婴幼儿就有1090万。在他们背后,是一对忙于工作、家庭收入平均3000元以上的父母,四位全情投入在孩子身上的老人。2001年一项关于城市儿童消费的调查显示.每个幼儿家庭平均每年为孩子教育投资超过3000元。也就是说,每年在那些呱呱哭叫的婴儿的小手里,足足攥着300个亿的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17.
夫妻为金钱争吵时,最好别当看孩子的面;不要过分控制孩子的支出,只知储蓄不懂支出只能使孩子懂得理财的一个方面,同样有害;不要只给自己买东西,让孩子不知道消费、理财为何物。不要用过于贵重的物品鼓励他们。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消费当中存在着重享受、高消费、相互攀比、追求名牌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针对大学生中的高消费和铺张浪费的行为,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农村消费特征的演替及拉动消费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淑云 《消费经济》2003,19(3):29-31
近年来,我国需求不足的问题在农民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最终消费为54617.2亿元,其中农民消费为11706亿元,仅占消费支出总额的27.3%〔1〕。目前,学术界对如何拉动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本文拟从我国农村消费特征的演替来探讨拉动农村消费问题。一、我国农村消费特征的演替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着“二元结构”。不仅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镇,农民的消费水平也落后于城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考察启动农民消费的问题,将农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使用了1996年到2009年9个欧盟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在考察居民消费行为基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政府消费以及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消费率的增加显著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但是民生性财政支出中医疗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会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0.31和1个百分点,但教育支出的系数为负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