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2003年,中国冰箱行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争夺,观察今年上半年国内冰箱行业动态,我们不难发现,看似平静的市场实际已是暗涛汹涌。我国政府对中国冰箱生产全面推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和3C认证,从7月份开始,进入市场的电冰箱都必须贴上“能效标识”的标签,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会促使中国冰箱行业继续走节能  相似文献   

2.
赵磊 《中国品牌》2013,(3):90-91
在刚过去的2012年,受制于经济下行、需求疲软、家电下乡政策即将结束等诸多因素,国内家电市场中的以空调、电冰箱、洗衣机为主的白电市场一片萧条一行业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整个白电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4%。新年伊始,国内知名电视品牌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创维)在发展以彩电为主的黑电同时,其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品牌也开始强势进驻一线市场,登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1000多个国美门店。  相似文献   

3.
早在80年代,环保因素便注入了电冰箱行业;进入90年代,绿色产品、绿色环境标志已成为优质电冰箱的象征与保证;1997年,ISO14001标准的推行,几家电冰箱龙头企业带头卷起绿色旋风……当前,中国电冰箱行业竞争加剧,呈现出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特点。身临其境的河南新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炳银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厂家都在利用各种机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ISO14000系列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电冰箱行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接触未来关切民生记者:细心的消费者发现,近年来新飞冰箱无论在宣传上,还是在产品中非常注重环保因素,"双绿色"已成为新飞冰箱的新形象。新飞公司为何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刘炳银: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国内家电市场发展越来越大,行业产品类型也越来越多,比如发展非常迅速的小家电市场.随着我国推行“家电下乡”和家电节能补贴等政策措施,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家电产品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普遍,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家电产品的质量检测成为支持市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1997,(6)
早在80年代,环保因素便注入了电冰箱行业;进入90年代,绿色产品、绿色环境标志已成为优质电冰箱的象征与保证;1997年,ISO14001标准的推行,几家电冰箱龙头企业带头卷起绿色旋风……当前,中国电冰箱行业竞争加剧,呈现出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特点。身临其境的河南新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炳银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厂家都在利用各种机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ISO14000系列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电冰箱行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接触未来关切民生记者:细心的消费者发现,近年来新飞冰箱无论在宣传上,还是在产品中非常注重环保因素,"双绿色"已成为新飞冰箱的新形象。新飞公司为何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刘炳银: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  相似文献   

6.
普通电冰箱的制冷系统常用 R— 12 (氟利昂 )作制冷剂。当它泄漏到空气中以后 ,受到阳光的紫外线的照射 ,极易发生化学反应 ,破坏臭氧层 ,导致臭氧数量减少 ,甚至造成臭氧层消失而形成空洞 ,对人类的健康及生物的正常生长与繁衍造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很多厂家陆续推出了“无氟”冰箱。这种冰箱大多改用 R— 134a作为制冷剂 ,其主要零部件如压缩机、密封材料以及润滑油等均与普通冰箱不同。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无氟”冰箱时应对以下三个问题予以注意 :1.无氟电冰箱的压缩机与普通冰箱的压缩机的结构不同 ,工作状态也存…  相似文献   

7.
国际信息     
《大经贸》2001,(3)
我国家电在俄罗斯供不应求近期,中国的电冰箱、彩电、空调等家电产品在俄罗斯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一些中国家电在俄罗斯市场的批发环节就被抢购一空,有的产品甚至出现脱销。据介绍,在这些家电产品中,冰箱冰柜卖得最火爆,约占整个家电销售额的70%-80%。据分析,在目前国内白色家电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适时开拓俄罗斯市场能迅速缓解矛盾,有利于家电企业走出困境。个人护理小电器美国市场渐受宠由于美国消费者追求更高的生活质素,因此,可于一分钟内将剃须膏加  相似文献   

8.
1999年的家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海尔集团市场战略是冰箱、空调、冷柜、洗衣机仍要保持国内市场份额榜首。份额保持在30%左右。在海外,海尔将依靠"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坚持打自己的品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以质取胜,合理布局市场结构,使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日益提高。目前已被《金融时报》评为亚太地区声望最佳公司第七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国内的家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白色家电领域,除了国内几大品牌之间的争斗,一些跨国大品牌如伊莱克斯、西门子、LG等也纷纷加入竞争行列。我们来看看M冰箱是如何进占浙江省H县市场的。  相似文献   

10.
杨波 《北方经贸》2003,(3):34-35
世界白色家电巨头———惠而浦 ,2 0 0 1年 10月重返中国市场。从其重返中国市场的时机选择 ,新产品的定位 ,可见其中国策略“差异经营 ,打技术牌” ,惠而浦此举预示着国内家电市场将从以往的价格之争转变为技术之争。  相似文献   

11.
一、科龙公司的基本情况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电冰箱年产达800万台,空调年产500万台,在国内冰箱及空调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全国第一。科龙公司主要生产并销售家用空调、冰箱、冷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商》2004,(9):193-193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电冰箱年产达800万台,空调年产400万台,在国内冰箱及空调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3.
张钦 《国际广告》2011,(1):148-148
安徽省正有望成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第四极。这是“2010中国冰洗行业高峰论坛”上透露的信息。2009年安徽省的冰箱产能与产量已均跃居全国首位。与会专家表示,正是近年来国内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家电产业整合的开始,使安徽省抓住了时机逐渐显现出国内家电制造业的“中坚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热打印领域拥有多个“国内第一”的新北洋,近期又在针打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上实现了新突破——新推出的高端针式收据打印机BTP-M270填补了国内空白,一举打破了国外产品对中国针打高端市场的垄断。BTP-M270是新北洋去年推出首款针打产品BTP-M170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是新北洋针打系  相似文献   

15.
'96电冰箱市场展望京讯今年电冰箱的消费市场走势如何,有关方面分析说,'96冰箱市场总需量大约在1300万台左右,上升幅度与去年相比会有所回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城镇市场仍是消费主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据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冰箱市场主要部分仍在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16.
田辉 《江苏商论》2005,(10):34-36
在市场上众多的外资品牌中,松下电冰箱于1995年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并曾经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但却因战略失误及其它各种因素导致市场表现不佳,如今只能屈居人后。本文试图通过对松下冰箱营销策略的分析, 从中探究其原因,为国内冰箱生产企业的经营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财经数据     
《财经界》2003,(7)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2年中国电冰箱产量达1598.89万台,冷冻箱累计产量464.64万台,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7.81%、18.26%,其中冰箱内销约900万台,出口约500万台,电冰箱内外销的比例分别为57%和30.5%,外销较2001年同期增长了4%。同期,中国冰箱业产能达到2500万台,产量1400万台左右,而国内市场年销量大体在1000万台左右,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冰箱市场基本是由海尔、容声、新飞、美菱四个品牌占据,市场份额一般在60%~70%,也曾达到75%的市场份额。赛迪顾问2002年12月的调查显示,冰箱存量市场,海尔冰箱以28.7%的份额高居榜首,容声冰箱以11.8%的份额名列第二,第三新飞冰箱为7.8%,美菱冰箱为5.3%,前四位的国有品牌  相似文献   

18.
冰箱奏鸣曲     
最近,家里的电冰箱突然“罢工”,任凭东捣西鼓,压缩机仍是纹丝不动,眼看着解冻的水顺冰箱门缝流了一地,只得打电话请一位电工朋友帮忙。朋友妙手回春,可临走甩下一句话:冰箱太老了,说不定哪天还得坏。果如朋友所言,没多久,电冰箱又一次闹情绪:呜呜转个不停就是不制冷。我这才下了决心:换!新冰箱终于挤走了旧冰箱,可心里还有点嘀咕:兴许毛病不大,修修还能用些日子,何必……  相似文献   

19.
梁明 《中国品牌》2012,(3):26-30
刚刚过去的2011,对于家电行业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以旧换新、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房地产限购政策抑制了一部分城市新购家电市场需求;新产品新技术的冲击浪潮一轮盖过一轮;欧债危机导致全球消费需求减弱……家电企业也是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西门子冰箱“罗永浩事件”、美的大裁员事件、合肥三洋品牌租赁事件……  相似文献   

20.
在空调市场与格力难分伯仲、在微波炉市场直逼格兰仕的广东美的集团开始觊觎国内冰箱行业二甲的座椅。 “我们将用3—5年的时间,使美的冰箱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进入行业前两强,而今年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冲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