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赠半瓶更好     
王焕林是一家酒厂的营销策划科科长,算个不大不小的官儿。他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鬼,一天两顿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只喝自己厂生产的酒。他对每个一起喝酒的人都说:"这酒真好喝!"酒真的不错,当地许多爱酒的人也都认可。但是酒厂的销售业绩一直不温不火,这让厂领导和王焕林都很郁闷很着急。去年,王焕林想了一个点子:他把酒分成福、缘、爱三个系列:"福"系列打礼品牌,"缘"系列打朋友聚餐牌,  相似文献   

2.
王彦辉 《糖烟酒周刊》2004,(48):A002-A002
不仅是2005年。今后的两到三年对茅台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大力度“拐”的话,茅台将徒有“国酒”之名了。这篇文章说茅台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比如专卖店、市场控制、价格稳定、系列酒等,但是鄙人认为茅台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规模的提升,茅台需要有与国酒相称的规模,包括销售额和销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09,(7):F0002-F0002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属国有上市公司,是国家一级企业。公司产品有贵州茅台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三个系列。其中: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生产基地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  相似文献   

4.
事件回放:2004年12月12日,武汉中百集团与贵州茅台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国酒茅台针对武汉中百集团开发的专供酒正式上市。自签约之后,茅台将以专供酒的形式进入中百集团旗下350多个门店。据介绍,这种专供的“五星茅台”酒与普通五星茅台品质、口感完全一样,售价也是288元一瓶,只是在外包装纸盒、瓷制瓶身上加印了“专供武汉中百”的字样和武汉中百的标徽和防伪标志。  相似文献   

5.
一向在系列品牌开发上比较谨慎的茅台终于有了一些“松动”。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乔洪在2005年茅台经销商大会上指出,目前制约茅台发展的有“三大短板”,其中之一是“系列酒开发不足”。对此,在谈到2006年茅台的发展计划时乔洪指出,茅台要把销售系列酒作为工作重点,力争让系列酒成为茅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语录     
《浙商》2012,(7):22-22
“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洒?我们省委书记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大量级时代",业内焦虑的是,如何利用新媒介新技术新网络,让每部片子赢得恰如其分的命运?"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5月28日,乐视影业CEO张昭穿一身衬衫牛仔裤站在台上,伴着身后银幕上电影《红高粱》的画面,红着脸,扯着嗓子唱起电影里的插曲,向新的合作伙伴张艺谋致敬。当天,张艺谋正式成为乐视影业的签约导演,并担任公司艺术总监。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4,(50):A048-A048
贵州茅台酒出品的全国首家企业专供酒——国酒茅台“武汉中百”专供酒近日正式在武汉中百集团旗下350多个门店上市。在香格里拉大饭店二楼,中百集团与茅台举办了隆重的上市仪式。中百集团董事长汪爱群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克良一起为“国酒茅台武汉中百专供点”揭幕。这种专供的“五星茅台”酒,其外包装与普通茅台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9.
泸州老窖牡丹江专卖店卢经理:以前在我们这个地区,主要的名酒就是茅台、五粮液,从去年开始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名酒的销量开始增加。我认为名酒的回归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名酒的酒质有保证,地产酒的酒质不稳定,甚至半年就会喝倒一个牌子。二是消费者渐渐理性,不断向名酒靠拢。三是我们当地名烟名酒店迅速兴起,也带动了名酒的销售。我认为将来名酒的市场潜力还会更大。  相似文献   

10.
《商》2012,(16):15-15
昨日,在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表示,国字号商标早有先例,"不能理解"为什么茅台申请"国酒"商标引起如此大的波动。"价格高与政治无关"蒙启良昨天表示,茅台口感好、不上头,这是消费者的共识。和其他酒比起来,茅台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受到很多人追捧,导致价格走高。他表示,茅台的受追捧和政治并没有太大联系。据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日前发布初步审定公告,贵州茅台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在三个月公告期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这个多台风多暴雨的夏季,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7月20日公布"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的消息无异于又在国内掀起一场狂风骤雨。消息一出,一时间,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汾酒则递交了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发布"十问檄文"——而茅台的支持者寥寥无几,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媒体、网友一拥而上,质疑、"阴谋论"、声讨如潮袭来,大有"各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架势。"擦边球"的争执从"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到"国酒茅台,国之栋梁",贵州茅台的广告词一直在变,追逐"国酒"资质的心  相似文献   

12.
究竟谁是真正的"中国国酒"?企业自己说了是不算数的,决定权在市场和消费者茅台酒被围攻几乎成了这段时间白酒行业最热闹的事件。7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站上贴出例行公告,称"国酒茅台"商标申请初步审定已通过,"在3个月公告期内如果没有异议或异议无效",茅台将"转正"为名正言顺的"国酒茅台"。这一公示甫一出台即引起"公愤"。7月31日,川酒阵营的主力军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舍得等多家酒企在成都举行白酒金三角研讨会。据披露,此次闭门会议的主题即是讨论茅台抢注"国酒"商标一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一向低调的茅台集团突然在市场运作上频频发力:联合遵义啤酒厂,兼并习酒公司,收购河北昌黎葡萄酒公司,最近又将仁怀酒厂收入囊中,实现了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战略目标。产品结构也由单一的茅台酒延伸至贵州茅台酒、陈年茅台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茅台啤酒、茅台干红等一系列以“茅台”冠名的酒类家族。这些动作让业界为之瞩目,茅台的市场业绩也随之大幅度提升。2002年,茅台销售收入在同行业内排名全国第二位,利润更是高居榜首,在股市上,茅台也笑傲江湖,跻身前十位蓝筹股之列。  相似文献   

14.
喝酒,就是喝文化。如今的数字传播时代,在酒的品牌传播受到各种挑战时,什么样的营销传播方式能更有效地引起共鸣呢?2013年,很多白酒企业都调低了销售目标,据报道,1月份,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2013年茅台力争实现销售额增长18%,达到416亿元。这与去年7月,茅台高层曾表示"争取2013年集团收入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7,(2):96-96
2006年12月23日.刚刚参加完杭州经销商会议的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乔洪.匆匆忙忙地踏上了去山东济南的航班.准备出席茅台系列酒2006年度山东经销商联谊会暨1000ML茅台迎宾酒的上市推广会。在会上。乔洪总经理说:“贵州茅台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一品为主.多品开发。现在,围绕市场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开发个性化产品是茅台酒股份公司2007年的工作重点。”茅台领导人的讲话带给了参会经销商极大的鼓舞。1000ML茅台迎宾酒作为山东市场第一款单支大容量酒.因卖点独特而备受参会经销商关注。  相似文献   

16.
倘若称茅台是中国酒业拥有最广泛知名度的品牌,恐怕除了有限的一两个竞争对手,其他人是不会有疑议的。的确,作为惟一拥有"国酒"之前缀的茅台,历史悠久,身份特殊,载誉无数,多年来一直是国内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高端茅台酒从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十多年前,贵州茅台集团决定延伸、放大茅台的品牌价值,于是成立了茅台啤酒公司;并于2000年11月斥巨资2.4亿元在贵州遵义建成年产10万千升的生产线,出品系列"茅台啤酒"。  相似文献   

17.
贾海基 《财贸研究》1992,3(5):42-44
<正> 依据国际公约和国际上评选驰名商标的惯例,1991年由广大消费者直接投票产生了“茅台牌”(酒),“凤凰牌”(自行车)等,首批10枚“中国驰名商标”,另有“健力宝”等124枚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提名奖。它们在我国31万多件注册商标中虽属凤毛麟角,然而却如实地体现了消费者的特别钟爱,也标志着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商标管理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同时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18.
花落酒中     
小吴,我曾多次告诫你,你是一个酒店服务小姐,替老板招揽生意,为顾客服好务,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你,幽怨地看着我,你说你懂,只是不太情愿,喝那种酒太出格。我当然晓得,你讲的“那种酒”:什么擦肩而过碰碰杯(碰杯酒),什么见面点头小交杯(小交杯酒),什么一回生二回熟大手大脚抱  相似文献   

19.
蔡丹红 《浙商》2010,(21):96-96
如果孔风春是个像同仁堂那样的药字号品牌,或者像茅台一样是个酒字号品牌,我也许会多几分支持品牌商将它奢侈化。当然只是几分,还必须有其他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 乐华集团空调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翔:低价无损于品牌形象,但它必须是真正的"好酒"茅台"几百元一瓶,消费者喜欢;"二锅头"几块钱一瓶,老百姓同样欢迎。"茅台"是名牌,"二锅头"不也是名牌吗?看来低阶无损于品牌形象,关键看它是不是真正的"好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