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企业大举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2001年达到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13%。但是,以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为代表的洋品牌,凭借他们长期经营形成的研发、生产及营销优势,仍然占据着中国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国产手机厂商当中,TCL移动通信2001年实现手机销售量130万台,销售额30亿元,利润近3亿元,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手机经营门槛的降低,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部分洋品牌的沉沦,以及部分洋品牌的大举反攻,手机行业充满越来越多的变数,这注定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行业。然而,纵观目前市场上风光无限的一些手机品牌,正似乎在不同程度上的陷入了一个个营销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乐华  李江松 《上海工商》2003,(11):23-25
信息产业部不久前公布的一个数字让国产品牌手机的生产商们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截至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28%.比上年猛升16.21%,从而首次超越了洋品牌,并提前占领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对于国产手机生产商们来说,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与洋品牌平分秋色,而且从此还有了可以与洋品牌对话的资本。  相似文献   

4.
截止到2002年10月份,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从去年的10%左右飙升到了30%,全年甚至有突破40%的可能,而回首3年前,手机市场100%还是洋品牌的天下;3年后的今天,国产手机竟奇迹般地占到了三成的市场份额。 国产手机的蹿升,让洋品牌的手机大佬们始料不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外手机厂商高层人士说,“2年前我们还看着他们蹒跚学步,可一眨眼功夫,他们已经满脸杀气地出现在我们的背后! 以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忽然间产生了某种默契,不约而同地把竞争的矛头指向了国产手机厂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货运量每年以 10%-15%的惊人速度增长,作为生产工具和致富工具的农用车在农村运输业的主力军作用将进一步突出。在一些汽车不可能取代的情况下,农用车市场孕育着汽车需求的潜在市场。 当前,我国农村户数约为2.34亿户,按现有 1500万辆农用车保有量计算,平均近16户才有一辆。按农用车10年来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10%计算,预计2000年四轮农用率在55万辆上下,其中约有 20万辆挂汽车牌子的农用车在各级城市里穿梭。 我国农村依然是低购买力的市场。对运距短的廉价农用客车需求将进一步扩张,…  相似文献   

6.
<正> 据统计,中国手机普及率仅有16.2%,远远低于中国台湾地区96.55%、中国香港84.35%和韩国60.84%。河南移动用户由2000年底的310.03万户猛增到2001年底的503.03万户,2002年底的530.56万户,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无论对洋手机还是国产手机的商家来说,都蕴藏无限商机,各手机厂家竭尽一切机会为己造势,只为分得河南市场一杯羹,多抢占一些市场销售份额,那么其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张汉东 《新商刊》2000,(2):52-53
昔日体现贵族身份的手机如今已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总数突破4000万.我省也超过了100万户.预计今后几年手机用户每年将增加1300——1500万,然而.在我们为国人能够拥有这么庞大的数字而感到欣喜自豪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国产手机在这个数字中占位几何?回答足以让你惊讶:不到8%的份额。  相似文献   

8.
进入二季度以来,国内手机市场连月传出销售持续走低的消息:3月,全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97.8万;4月,新增用户数下降到544.5万;5月,仅为354.9万;6月全国手机市场的销量更是一路下滑。有数字显示,二季度国内手机销量为1580万台,比一季度下降了23%。 有专家认为,中国手机正在受到“内忧”,“外息”的双重夹击,手机生产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今年国内37家手机厂商计划产量累计1.7亿台,而全年国内手机市场需求量仅6900万台,1亿台的剩余手机急需寻找出路,并且国内手机产能的不断扩大与市场容量有限的矛盾,将会使手机“相对过剩”的局面更加突出;同时,今年正式实施的进口手机“零关税”,使“入侵”国内市场的进口手机呈大幅增长势头,对国产手机形成了巨大的“高压”态势。 国产手机出路何在?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手机必须走出国门,到海外找市场!  相似文献   

9.
截止到2002年10月份,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从去年的10%左右飙升到了30%,全年甚至有突破40%的可能。而回首3年前,手机市场100%还是洋品牌的天下;3年后的今天,国产手机竟奇迹般地占到了三成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国产手机阵营领头羊的波导公布第一季度报告.公司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519亿元,净利润2300万元,成功扭亏。这个消息迅速带动了波导股市表现,也让前段因巨额亏损而阴云笼罩的国产手机阵营看到了新的曙光。波导第一季度销售触底反弹宣告了这个自主高科技品牌在市场开拓的长征路上再次踏上征途,同时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字前沿     
国产手机在洋品牌垄断中国市场之初,几乎无一例外的把市场定位于中低档产品。即便这样,真正想以价格优势从洋品牌手中夺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仍异常艰难。洋品牌具有规模效应,高居不下的价位让他们赚饱了利润。此后连续降价,其中仍保留了较大的利润空间,而且极大地冲击了国产品牌。因此,洋品牌对国产手机可谓是高端与低端两路包抄,使得国产手机欲“上”不能,欲“下”也难。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22号,我进入了PMC广分(熊猫移动广东分公司)销售部。2004这年中国手机市场已经形成了洋品牌加速调低中低端手机价格,大规模反扑二三级市场的大势,所有国产手机厂商普遍感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难做了。普遍的手机厂家销售部频繁换人,招聘新人进来似乎已经成为推卸责任和惟一的救急稻草,所以一周的封闭式培训后,我甚至还没来得及熟悉熊猫公司整个的销售流程,就立马被调至肇庆和云浮区域办事处。  相似文献   

13.
数字产品     
曾几何时,国内手机市场还是洋品牌一统江湖。随着市场的成熟与国内手机厂商的跃进,现在国内手机市场已经进人了一个战国纷争的时代,国产手机厂商演绎成不可刁诚的力童。波导、TCL,科建等已经取得了客观的市场占有率,大唐、海信等其他国内手机厂商也正迅猛发展。那么,是什么样的市场策略,使他们如此迅速发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活力呢?  相似文献   

14.
《三联竞争力》2009,(8):56-56
在倒下之前,夏新是看起来最争气的国产手机商,但争气没赶上好时候,却偏偏赶上了难产的3G. 直到2009年6月,厦新还在挣扎自救,公司与深圳一通讯公司达成协议,将手机品牌和运营外包,总算把包袱嫁了出去。在此之前,厦新手机已经连亏3年,整个集团都因负债高达约27亿元而面临退市风险。其中手机部分就亏损达7.5亿元。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消息,波导手机今年1-6月份就卖出了130万部手机,超越飞利浦、阿尔卡特、松下等洋品牌而位居中国市场第四位,前3位分别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西门子。一个国产品牌在进入市场短短两年之后,就战败了诸多强劲对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国产手机发展时间短,这是客观事实,但不能成为落后的理由。波导认识到,国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国内手机行业,很多媒体经常用"围城"来形容,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不可否认国产手机行业的确承受着一些困难,一些国产手机品牌也渐渐销声匿迹地远去了,一些洋品牌同样从中国市场败退。这都不能说明国产手机就没有力量在竞争中承受考验,这本就是市场规律的问题,能者生存,各行各业都一样,关键取决于怎么走,走什么样的路。在困境中的企业想退出,而雄心勃勃的企业想进来,这正体现市场生机勃勃。如果有一天没有企业愿意再进中国  相似文献   

17.
理事会资讯     
《华商》2010,(1):70-70
金立联手开心网试水SNS 在洋品牌手机巨头纷纷展开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同时,国产手机悄悄加快了跟随的步伐。近日,金立推出一款内置开心网的新品“N98开心手机”,成为首个试水SNS社交网站的国产手机品牌。2009年下半年,金立连续发布了“实用又好用”的全新品牌主张和“让3G实用又好用”的3G战略,其在关注消费者应用体验方面的投入和用心受到了相当多消费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大禹&#183;TCL     
《广告大观》2003,(11):80-81
21世纪初,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为首的“洋品牌”占据着80%以上的中国手机市场。新生的TCL移动通信同其它国产手机一样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的限制而步履维艰,是进口组装、贴牌生产、低声下气做代工(OEM),还是自主研发生产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手机?是在不到20%的井底空间偏安一隅,与低档手机国内厂商“窝里斗”还是奋起挑战实力强盛的跨国巨头引领中国手机抢滩登陆中高档品牌“诺曼底”?TCL面临着艰难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9.
趋势     
<正> 国产手机外面世界更精彩 最近三年多来,我国手机出口取得了显著成就。1998年手机出口为零,1999年为732万部,2000年为2310万部,2001年达到:3968万部。手机出口金额也逐年增长,2000年26亿  相似文献   

20.
海外报业     
《中国报业》2009,(12):4-5
美国未来5年手机广告市场将处于培育阶段艾瑞咨询整理eMarketer对美国未来5年手机广告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发现,美国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在2009-2013年间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手机广告市场规模为3.2亿美元.2009年预计达4.2亿美元,预期增长率为31.3%。2013年,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2010-2013年复合增长率为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