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安全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永林  陈晓靓 《商业时代》2006,(7):47-48,54
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对人的行为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诸多因素中,作为基本需要的消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造成消费者不安全心理成因的研究,探讨消费决策过程中不安全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为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以及为企业消除消费者心理不安全的顾虑、赢得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白居易有句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如能巧妙地加入“情感”这一剂良方,必将赢得广大顾客的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都十分渴望情感的回归,表现在消费上,就是需求日趋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人们更加重视个性满足者所购买的情感商品。日本著名营销专家小村敏峰说:“现在如果我们不用情感来观察分析,市场根本就无从理解。”确实如此。 1.情感商品 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特有的心理,从中找到某种替代性的象征事物给产品赋予某种气氛、情感、思想等,以此来打动消费者。时下市场上流行“情侣消费”,如情侣手表、情侣衫、情侣茶座等,无不都是抓住了恋人追求浪漫和体现恋人情感的心理需求。有些商场把衣服、鞋子标榜为“男性情感”、“女性情感”、“沉稳感”等,就是把无生命的商品赋于情感,让不同的消费者达到不同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彭伟力 《大经贸》2002,(12):86-87
世界著名市场学家菲利浦·考特勒把消费分成三个阶段:量的消费、质的消费和情感消费。由于现今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商品供应极其丰富,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熟悉而体己的商家去购买商品。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心理,成功的营销方式更多地诉诸人的情感心理需求的满足。企业只有谙熟消费者的心理,通过消费者"显在需求"获悉其"潜在需求",从心理和情感上赢得顾客,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则广告只有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想消费者之所想,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先得征服消费者;欲要征服消费者,必先征服消费者的心。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怎样使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为消费行为呢?在商品所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以及商品品牌相差无几时,究竟是什么令广告“说服”了顾客?本文试图通过顾客心理特征及其范例的分析,阐述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机制及原理。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的心理有多种,其表现也多样。本文仅就最普遍、最典型的几种进行论述,以期为营销人员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顺利开展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与方法的依据。一、求美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人在消费过程中更是体现了这一心理需求。求美心理是以注重商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消费心理。其核心是讲求“装饰”和“美观”。这种心理促使人们在选购商品时,特别注重商品本身的“造型美”、“色彩美”和“艺术美”,重视商品对人体的美化作用或对环境的装饰作用。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的购买,既满足了使用的要求,又得到了艺…  相似文献   

6.
我国消费者生态购买行为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的生态购买行为是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生态购买意愿相对不足,已有文献也缺乏基于中国情境的生态购买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首次在中国情境下对消费者生态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生态购买行为主要受到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消费者的生态购买意愿取决于生态态度以及生态知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情感等因素的交互作用。消费者的生态知识及生态情感能够直接驱动生态购买意愿与行为。因此,为提升我国生态消费水平、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应加强生态教育,提高消费者生态知识水平;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构建生态消费价值观;促进生态体验,培育消费者的生态情感;建立全方位制度环境,强化消费者生态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基于商品价格的消费者心理反应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海波 《商业时代》2006,(8):39-39,47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它影响消费者心理感知和判断,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购买数量的重要因素。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有个人、专家、商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五个因素。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基本模式有三种:价值评估模式、意识比拟模式和平衡协调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工商企业的实际定价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于互联网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巨大,人们普遍在网上进行购物,在线评论、商品种类以及节假日的各种打折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网络购物中,尤其是价格折扣促销是最为常见的手段,商家借用商品有限的折扣期来诱导人们进行不必要的消费。当消费者错失了折扣期,是否还会去购买此商品?本文分析了消费者对实用型商品和享乐型商品打折的心理影响,深入分析了促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化妆品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这说明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是可以被诱导和激发的。厂商可以针对化妆品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来制定针对性的行销策略组合,有效的刺激消费者产生化妆品心理需求欲望,从而推动最终冲动性消费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面子问题是研究国人消费心理和行为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针对以往面子消费研究中出现的矛盾,通过借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面子分为“想挣面子”和“怕丢面子”两个维度,分别探讨和检验了面子的这两个维度对冲动性购买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面子的这两个维度对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影响路径和方向不一样。其中,想挣面子维度主要通过独立导向的自我建构对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产生促进作用,而怕丢面子维度主要通过关联导向的自我建构对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解释国内消费者面子观对冲动性购买的作用机制,指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和商家促销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天成 《中国广告》2005,(5):180-181
消费者购买家具时,价格、材质、耐用性等理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通过广告强力传播品牌文化,灌输消费者更多的情感因素,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让文化、情感、个性等感性因素来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消费心理及其对营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是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作用下产生的。而购买动机产生于某种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生理方面的需要,又包括心理方面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心理方面的需要较之生理方面的需要,对购买动机及其购买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消费者的需求观念已不再停留于仅仅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以及获得产品本身;相反,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商品象征意义的考虑,也就是说,如今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更加重视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消费者的生存需要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而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却明显上升。所以现在商品中所蕴含的心理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充分研究和分析新时代的消费心理,对营销者来说是现今营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摸清了消费者群的心理,才会达到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中,商品的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消费者购买商品过程中非常敏感的一个因素。在购买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消费者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和商品的价格有着相当大的联系,因此商品的定价也成为了商业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竞争因素。如何把握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制定出相应有效的价格策略是企业营销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相应的调查,主要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对其中的一种定价策略-尾数定价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证明,并对其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信息获取能力,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模式发生了变化,线上平台评论系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线上平台的负面网络评论尤其被消费者所关注.本文以图书产品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负面网络评论进行分析,主要从出版方运营角度分析导致负面评论的主要构成因素,理清消费者对于图书产品不满意消费的关键要素,对主...  相似文献   

15.
黄静  彭艳 《现代商业》2007,(16):39-41
老百姓购买商品,经常是货比三家,寻求物美价廉的商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上,顾客消费比较的不仅仅是“货”本身,更是在消费过程中一切细节化的因素。商品铺进终端后,只解决了为消费者消费提供方便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卖得动、卖得快的问题,即消费者乐得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消费者风险态度在风险感知和消费意愿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三份量表对292名大学生消费者进行问卷测量。结果表明,在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风险态度、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风险态度在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单次消费决策研究在消费者决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消费者多次选择和决策的动态过程,这种过程可能发生于前后两次购买的产品属于相同类别或者满足相似目标,也可能发生在两次购买的产品在品类或目标上没有必然联系的情况下。本文对消费者连续决策的情境进行划分,结合目标系统理论,对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出连续决策的影响因素,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许多商品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消费上,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人们的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已经从最初对商品基本功能的要求,转而向商品附加值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情感营销"应运而生。所谓情感营销,是指营销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附着,就是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核心,借助情感设计、情感促销、  相似文献   

19.
安全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目前,随着消费者购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消费安全作为消费者的基本需要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通过对导致消费者产生不安全心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不安全心理对消费者购买习惯、购买态度、购买渠道等的影响以及企业在面对消费者不安全心理时应采取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客户服务管理策略,最终赢得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情感,情感在审美活动中最为重要。评价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依据是品牌对消费者心理和情感的影响效果。品牌的塑造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与情感特征,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因此,本文认为现代品牌诉求的目标应该从产品转向消费者,通过情感打动消费者,把人类共通的情感注入到商品之中,使公众在情感的体验、想象、享受中自觉地接受商品;利用消费者情绪和情感活动规律,通过诉求心理需求的情感内容,进而达到诱导购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