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长株潭的现实特征、存在的挑战与隐忧决定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株潭的现实特征,明确了改革的基本思路,然后提出了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环境保护行为成为企业自觉、主动的行为,无疑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环境会计的引入和环境成本、环境绩效的计量以及各市场参与主体环境受托责任的考核和解除,应该成为企业环境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构建过程中环境成本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对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的构建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化助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课题。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长株潭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好两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丰富群众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应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与规划、加强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信息产业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等措施来促进长株潭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环洞庭湖区经济腹地是环洞庭湖区、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崛起的需要。环洞庭湖区资源丰富,能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农产品、生产要素、产业转移、产品市场等多方位的支撑,但受到经济总量小、要素市场不成熟、产业关联度不高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阻碍。应充分发挥环洞庭湖区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科学制定其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并加强规划与统筹,加强资源的自由流动,建立互补互促的产业链,实现产业对接,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环洞庭湖区经济腹地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升长株潭区域竞争力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长株潭地区已经发展作为湖南经济的增长极,然而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其区域竞争力较之其他发达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分析了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长株潭区域竞争力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提高湖南在中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内所具有的资本,以及城市群、区域相互间的关系,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出发,论述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阻力及网络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长株潭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并探讨了长株潭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提出要通过政府主导机制体制创新来推进低碳模式转型。认为地方政府在低碳模式转型中应居于主导地位,并发挥宣传教育、制度强化、立法保障、带头示范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城市群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长株潭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应急能力、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落实行政体制改革、实施科学发展等重要意义。而国外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国内城市应急管理联动发展为其提供了经验借鉴,长株潭城市群专项联动治理的积极探索为其积累了实践经验。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应急联动,构建长株潭应急管理联动组织体系是关键,建设长株潭应急管理联动运行平台是基础,构建长株潭应急管理分级响应机制是难点。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的设立,为长株潭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伴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长株潭地区农业产业集群、工业产业集群、服务业产业集群均得以蓬勃发展,且通过聚集、升级、扩散、辐射带动了区域及周边经济的发展。若加强三个产业集群间的横向整合、互补共进,将会进一步加快长株潭区域经济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