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商场现代化》2003,(11):28-28
<正>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国内企业与外商之间的经济贸易交往会更加频繁和密切。实施必要的涉外资信调查,摸清外商的底细,对国内企业来讲非常必要,可以提高涉外经济合同的履约率和涉外经济交往的社会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被外国不法商人欺骗。但很多企业并不了解外商的资本和信用情况进行调查的内容和程序。那么,涉外资信应该查些什么,根据当事人签订涉外合同内容的不同,涉外资信调查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何达先生:我国入世后,国内企业与外商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交往将更加频繁和密切。因此,在对外贸易交往中实施必要的涉外资信调查,有利于提高涉外经济合同的履约率和涉外经济交往的安全性,可以避免被外国不法商人欺骗。资信是资产和信誉的简称。涉外资信调查是指在订立涉外经济合同之前,中方经营者对外国公司、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的签约资格、资本状况、商业信誉、履约能力等,通过行的考察、了解。根据当事人签不同,涉外资信调查一般包括约主体资格的调查。(1)若外方方签约,则需了解该人按其本定的行为能力和相应的民事主达到了订约…  相似文献   

3.
资信是资产和信誉的简称.涉外资信调查是指在订立涉外经济合同之前,中方经营者对外国公司、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的签约资格、资本状况、商业信誉、履约能力等,通过一定手段和途径的考察、了解.根据当事人签订涉外合同内容的不同,涉外资信调查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进出口经营权实行登记制以来,许多企业和自然人均根据国内外市场情况纷纷开展进出口业务。一般来说,凡未进行客户资信调研或凭熟人关系等开展业务的外贸公司,其超期应收帐款或坏帐损失就多。因此,进出口业务中外贸企业对外商资信的调研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外商资信重于市场行情,先于市场行情。那么怎样调研外商资信呢?笔者将多年经验总结如下:一、调研外商资信首先要掌握的信息1.要了解外商的通讯地址、通讯方式、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码、Em ail等基本联络信息。2.要掌握反映外商资信的直接资料。外商资信包括外商的公司…  相似文献   

5.
企业涉外活动频繁,伴随着大量的涉外经济纠纷,涉外经济法制管理成为面临很多外向型企业的一大难题。一方面,企业的涉外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企业的涉外专业人才匮乏。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对我国企业如何加强涉外经济法制管理进行了一定深入的探讨,以期获得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涉外活动频繁,伴随着大量的涉外经济纠纷,涉外经济法制管理成为面临很多外向型企业的一大难题.一方面,企业的涉外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企业的涉外专业人才匮乏.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对我国企业如何加强涉外经济法制管理进行了一定深入的探讨,以期获得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励昉 《国际市场》2006,(10):78-80
外贸公司在开展进出口代理业务时,与国内委托人签订合同一般都较为谨慎,对客户的资质、合同条款、货款的结算等等,都严格把关,有的甚至聘请律师参与业务谈判和合同起草。但是外贸公司对与外商签订的合同却往往放松警惕,在对国内客户和外商的资信状况没有经过必要的调查、对合同条款没有经过必要的研究、审核的情况下,轻易地以自己的名义直接与外商签订外贸合同,由此作为合同的买方或卖方而被外商恶意索赔、诉讼的情况也屡有发生。笔者从实务操作的角度对此问题谈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8.
程斌 《中国海关》2006,(11):36-37
国内企业利用外方技术而迅猛发展的成功例子屡见不鲜,但被虚假的外方技术蒙骗而遭受损失的事例也频频发生。本文通过一则因专利权使用而引起纠纷的案例,来分析在涉外经济合作,尤其是涉外知识产权合作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大了涉外经济立法的力度,只有处理好公平、效率的关系问题,才能使涉外法律起到即能保护中国国内产业又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民待遇原则和涉外税收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财贸经济》1997,(6):36-41,47
国民待遇原则和涉外税收政策杨斌一、正确理解国民待遇原则目前有不少人认为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就是要废除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收待遇上要完全一样。笔者以为这是对国民待遇原则的极大误解。要扩大开放力度,要改革完善涉外税收政策,首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涉外旅游属于对外商务交往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各个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自此英语以及英语文体的使用在商务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市场需求,对涉外旅游中不同商务文体进行分析,使人们在涉外旅游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进行沟通和联系,从而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涉外经贸业务也在不断增加,待别是一大批获得对外经营权的外向型企业,直接与外商打交道、做生意、步入了国际化竞争行列。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国内企业在与外方打交道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国际经  相似文献   

13.
2018年3月,中美两国爆发贸易战,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了中国的涉外经济领域。据此,提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例,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接着,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剖析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原因;最后,对外商投资领域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咨询服务     
一、外商资信调查 您想了解外商的资信等级吗?想了解“对手”的底牌(档案)吗? 本部与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信息机构合作,可接受您的委托,为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资信调查。从接受委托并收到咨询费之日起计算,一般在2—3周内可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调查报告。 一般资信调查报告内容广泛、公正、及时。包括:1、被调查客户概要;2、注册情况、资信等级;3、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正> 强化我国涉外经济管理,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是强化企业涉外经营法制管理。近年来,我们对外经营面不断扩大,并向深度发展,其中涉及到引进装备和技术、知识产权、经济贸易、合资合作等各方面的法律争端问题,唯有强化法制意识,改善法制管理与灵活运用法律、法规,才能推进涉外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对中外企业法制管理研究,探讨我国企业在法制管理上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我们形成高超的用法能力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和碰到大量的商务洽谈及签约中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就涉外经济合同以及有关的法律问题谈点看法。一、法律特征、基本原则、成立要件与条款内容涉外经济合同,就是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与外国企业或个人之间所订立的、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涉外经济合同包括的范围较广,如中外合资企业合同、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和国际货物买卖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涉外经济活动的联系愈来愈紧密,而不同涉外经济活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本文运用1990~2008年期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大,出口贸易次之,而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原《涉外经济合同法》废除之后,所有的涉外经济合同都要全面使用新合同法的规定。而新合同法作为规范所有合同的一部基本法律,不可能针对涉外经济合同的特殊性作出过细的规定。新合同法通过以下途径合理地解决了涉外经济合同的适用问题:一方面针对涉外合同作出了几条专门规定,另一方面,在遵循契约自由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之上,把对涉外经济合同特殊性的考虑留给当事人自己约定或留给其他法律、法规作出限制性规定。具体来讲,在实践中,涉外经济合同适用新合同法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刘伟照 《国际市场》2006,(11):78-79
进出口贸易中.多数贸易商的资信情况较好.守信有度。然而也有少数不法贸易商,不是依靠正道贸易行为和国际贸易规则进行正常交易,而是自交往之初就图谋不轨。他们中有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以后的欺诈埋下伏笔。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他们的手法也花样翻新。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更多企业热衷加入进出口行列.他们涉外经验不足.境外渠道不通.对境外的欺诈和骗术缺少判断力.就连具有几十年进出口经验的老牌外贸企业也难免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20.
最密切联系原则改变了传统冲突规范在法律选择方法上存在的僵硬、呆板、固定化和程式化的弊病,具有灵活性和公正性的优点,现在已经成为涉外合同法律选择领域的一项普遍性指导原则。我国原《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五条和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采纳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并以特征性履行原则对其具体化,同时又辅以例外条款,吸收了世界上国际私法立法的最新成果。但与此同时,上述规定也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由于原《涉外经济合同法》已随着统一《合同法》的生效而被废止,1987年《解答》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使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选择领域产生了真空,本文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完善我国的涉外合同法律选择立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