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服务贸易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中国1985~2004年度的经济数据,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与GDP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协整关系;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与GDP均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文章提出,从长期来看,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对GDP增长的净效应为正,而服务贸易出口是GDP的因;从短期来看,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很小;所以应大力鼓励服务贸易出口,带动GDP及国民收入增加;在采取措施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选择上,应采用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近年来云南省引入FDI和进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了描述,然后运用相关数据,应用VAR模型分析了云南GDP与FDI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但进口、出口以及FDI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用了1978年~2003年四川省GDP和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做了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的GDP逐年增长额和进口,出口,净出口,进出口的相关系数,接着本文用GDP逐年增长数据及GDP对进口,出口,净出口和进出口做简单线性回归,经过协整检验证明只有净出口(NX)和GDP有长期的协整关系。最后本文根据误差纠正模型对四川省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做出经济评价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湖北省1988-2010年的年度数据,利用贡献度和拉动度指标测算了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都能够促进GDP的增长,但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大于进口。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深圳市1983-2004年的数据,对深圳市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根据格兰杰定理建立了三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进口与GDP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GDP是进出口增加的原因,进出口增长不是GDP增长的原因;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出口对GDP的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而进口对GDP的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金融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石家庄地区2004年到2012年的经济状况,分别从GDP与进出口贸易量,进口、出口所占比例,以及产业结构方面分别研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进出口增长能带动GDP的增加,从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多,约达到60%,从而间接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进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20年进口数据、出口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单位根(ADF)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中国进口贸易、中国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短期与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帮助适应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稳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目前国内学者对加工贸易贡献作用的看法不一。通过从一般贸易的出口、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的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四个方面对我国GDP增长做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一般贸易进出口与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进口增长会使GDP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9.
内地与香港贸易,在中国对外 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占整个出口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到1993年,包括转口贸易在内,对香港出口占整个出口的40.03%;内地从香港的进口占全部进口的26%。1994年,不包括转口贸易,内地对港贸易占进出口总量的17.7%(其中,对港出口占全部出口的26.7%,从港进口占全部进口的8.17%)。影响内地与香港贸易持续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中国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香港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独特的地理位置,香港与内地经济之间的互补性,内地、香港、以及与内地和香港贸易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GDP的增长,汇率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0.
首先,本文分析了1978~2009年江苏省的GDP逐年增长额ΔGDP和进口、出口、进出口、净出口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接着,本文用ΔGDP对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经过协整验证只有净出口(NI)和ΔGDP有长期的协整关系。最后,本文根据误差纠正模型对江苏省的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做出经济评价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通过分析进口贸易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肯定了进口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并选择在我国进口贸易中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法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四国作为样本国,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扩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advance-retreat course (ARC) model - a growth model under 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is paper builds a bilater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growth model under environmental pressure. By using the mode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innovation on import and export growth, presents a method for computing the optimal level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derives the limit valu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obtains the limit equilibrium between exports and imports. Finally, a strategy for promoting import and export growth and achieving 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according to the limit equilibrium is designed. The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i) innovation growth will gradually reduce goods import and export, and services import and export will increase, (ii) the U.S. import–export structure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of China, and (iii) there is big room for services import and export growth for China.  相似文献   

13.
进出口贸易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借助Eviews软件对浙江省1986-2005年进出口贸易和GDP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出口贸易每增加1%,浙江省经济将增长0.635851%,得出进口贸易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略小于出口贸易。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5.
尽管外需仍然疲软,但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仍然创下新高,进出口200强的上榜门槛也"水涨船高"。加工贸易企业的不断内迁使得2011年中国外贸版图发生了巨大改变,中西部地区将成为  相似文献   

16.
基于考虑供给因素、结构变化的出口决定模型,采用两方程方法和单方程方法研究了外国GDP、中国GDP、结构变化、汇率与我国17个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给因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供给因素对我国与美、澳、马、巴、新、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结构变化对我国与德、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汇率对中国对15个贸易伙伴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采用出口除进口表示贸易收支做法的单方程方法的研究存在严重错误。经济增长模式对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对改善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国别分布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On June 10, 2010,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s China (GAC) Republic of released the profile of China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in May and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is year. China returned to a trade surplus in April on strong exports growth after posting its first monthly deficit in almost six years in March, and Chinas exports surged by 48.5 percent year on year in May, while the imports climbed 48.3 percent,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GAC) announced.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计量法分析四川省1980~2008年的相关数据,并采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手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出口贸易增长分别对四川经济增长有正向拉动作用,相比之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进口要大。  相似文献   

19.
The United States maintains a broad spectrum of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ranging from export controls to prohibitions on certain imports. Our study finds that, although from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US sanctions have ha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 on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y d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both countries. US economic sanctions have hindered 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and US investment in China. US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from China have caused deadweight losses for the US due to higher domestic production costs for import substitutes and a reduction in consumption. US export controls have hindered US exports to China and contributed to large US trade deficits with China. The export controls have also caused losses of high‐paid job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enefited competitors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addition, US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have had significant third‐party effects. China's diversification of imports to sources other than the United States may have a long‐term effect on US exports to China even after US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are lifted.  相似文献   

20.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和检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利用辽宁省1979年到2004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出口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具有衰减作用,进口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章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还表明,出口与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仅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进口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