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于1960年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市召开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国营农牧场参加的1959年度供应城市、副食品商品生产竞赛评比会议。参加竞赛的19个国营农牧场牛奶的总产量为8,901.5万市斤,比1958年增长了13.19%;生产商品肥猪14,000头,比1958年增长了11倍还多;供应市场家禽55万只,比1958年增长8.6倍;各种蔬菜1.87亿斤,不但数量品种多,而且保证了淡季不淡,旺季正常。  相似文献   

2.
1959年是河北省国营农牧场工作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继续大跃进的一年,由于贯彻了中央和省委关于把国营农牧场建成为出口南品和大城市付食品供应基地的指示以后,一年来的生产面貌和经营号面貌显著改观,首先是畜牧生产有了大发展。全年养猪达到137,638头,较1958年增长了3.15倍,鸡鸭360,791只,较1958年增长近11倍,其他牛、羊、马等大牲畜也有了很大发展。第二、是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全省25个农牧场共完成各项作物播种789,000亩,较1958年扩大42.14%。其中粮食总产1亿4932万斤,较工1958  相似文献   

3.
今年土半年,全国国营农场的畜牧生产有了很大的跃进。牲畜头数大大增加了。截至七月底止,家禽已达到1200万只,比1958年增长了六倍(其中江苏增加了92倍、河南54倍、合江12倍、密山4倍);猪达到203万头,比1958年增加了6596(其中密山、河南、山东各增长三倍,合江、江苏、安徽、河北、浙江各增长二倍),其他马、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1959年甘肃省国营农牧场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大跃进,农牧场增加到116个、耕地达到155万亩、总产粮食5,422万斤、棉花3,708担、大牲畜达到28,628头、猪羊14万只,平均每人有猪羊两只多。两年大跃进不仅培养了干部,取得了经验,也给我省今后大办国营农牧场奠定了良  相似文献   

5.
我师1958年的畜牧业生产同其他方面的生产一样,是在反右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大大的跃进了一步,主要表现在:牲畜总头数达到14万多只,净增30%左右,其中育成母猪7千2百多口,为今后大量发展养猪业创造了条件。鸡的发展也很快,全师年终保留了4万5千多只,较1957年增加将近十倍。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林厅于二月十九日至二十六日在天津召开了国营农牧场工作会议,出席的有全省国营农牧场场长、负责畜牧干部及中央、省有关部门代表共101人。会议期间,农垦部姜齐贤副部长作了重要指示。大会认真总结了1958年跃进成果和经验。1958年各场粮食总产量达1.2亿斤,比1957年增加2.2倍,畜牧、工副业生产亦成倍地增长。随着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出现,给国营农牧场向前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经过几天的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国营农牧场主要任务是增产更多的猪、牛、羊、鸡、鸭、  相似文献   

7.
全国国营农牧场养猪业的发展是很快的。到1957年底已养猪45万多头,较1953年增加了16倍多,生产了肥猪11万多头,较1953年增加了22倍多,全国已建立了种猪场20多处。几年来各地农场由于普遍的进行了猪的杂交改良工作,因而育肥猪的活重逐年也有提高。1953年全国农牧场出售肥猪的活重平均为66.8公斤,1957年已提高到75.6公斤,新疆生产兵团所属各场目前杂种猪已占805以上,杂种育肥猪10个月活重一股都在100公斤左右。因此几年来国营农牧场提供给国家的肥猪,很多都合乎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地发展了畜牧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种家畜总头数达到742,535头。其中:马34,281匹,牛37,972头,羊598,642只,猪60,827口。从开始饲养牲畜,兵团就指出既要抓数量又要重视培养优良种畜工作。在中央英明的领导下,兵团党委及时确定了以猪、鸡为纲,全面带动畜牧业高速度发展的方针。因而畜牧业生产战线上出现了振奋人心的特大跃进的局面。1959年牲畜总头数达到130万头左右,比1957年增长56.6%。其中:猪增长3.4倍,鸡翻了10番。经过杂  相似文献   

9.
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推动下,广东省国营农场的畜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发展了生猪的饲养头数。1958年9月底统计,结存生猪171,320头,比1957年全年增加一倍以上,到年底约结存生猪20万头,全年饲养生猪共24万头,等于过去四年饲养头数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1959年,十团农场坚定不移的执行了“高速发展各种牲畜数量、普遍进行畜种改良、实行农牧结合”的方针后,畜牧业生产出现了一个崭新局面,家畜头数由31,387头增长到51,000头,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了62.5%,特别是猪的生产翻了三番,实现了“万猪场、千猪连”。超额完成了出口任务,主要经验有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11.
家垦部最近召开的全国国营农牧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会议,是一个充满了革命干劲的生产跃进会。根据参加这次会议的四百多位代表所提出的指标,今年农垦系统的国营农牧场要开荒1,500万亩(比原计划700万亩跃进了一倍多: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荒的总和还多100万亩),生产粮食30亿斤、棉花100万担、大豆4.5亿斤,出售肥猪40万头,以及其它农畜产品,生产总值要达到10亿元以上(也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计划利润也从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开放以来,宜春市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前景看好,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大产业。去年全市畜牧业产值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0%以上,在大农业中畜牧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生猪出栏72万头,比上年增长0.5%;牛存栏14.3万头,比上年增长1.42%;羊存栏7万只,增长16.7%,家禽饲养量600万羽,增长8.49%;鲜蛋总产量0.63万吨,增长5.26%;肉类总产量6.24万吨,增长0.96%;农民畜牧业人均增收48.96元。畜产品保持平稳,市场供应充足。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生猪生产逐步由普杂型向瘦肉型方向发展,规模猪场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场在中央农垦部和农垦局党委正确的领导下,全体职工鼓足干劲,各项工作取得很大跃进。1958年,是我场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一年,耕地面积扩大到366,383亩,水稻平均亩产546斤,此1957年提高97%;大豆亩产213斤,比1957年提高100%;玉米亩产334斤,比1957年提高47%;谷子亩产298斤,比1957年提高36%。畜牧生产上,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 ,务川县畜牧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 ,1999年全县仅畜牧系统就完成屠宰税及畜牧三费158万元 ,比上年增长114 % ,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 :屠宰税完成73 2万元 ,比上年增长152 % ;牛、羊、猪、禽存栏数分别为11 6万头、14 3万只、25 4万头、108万只 ,分别比上年增长5 9 %、1 3 %、1 7 %、9 6 % ;牛、羊、猪、禽出栏分别为1 9万头、9 8万只、15 9万头、72万只 ,分别比上年增长4 5 %、13 6 %、0 5 %、5 6 %。科技兴畜取得明显成效 ,1999年全县推广饲养良种猪11 2万头 ,…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两年来,甘肃省农垦事业有了飞跃发展。1958年是我省农垦工作大跃进的一年,新建场由1957年的25个突增到74个,为解放后八年新建农牧场总数的三倍。职工2.6万人,耕地94.3万亩,生产总值1,300万元,盈利160万元。1959年又取得了继续跃进的成就,国营农牧场达到116个,拥有拖拉机710标准台,康拜因42台,汽车81辆,  相似文献   

16.
1959年,全国国营农牧场养禽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家禽饲养由1958年的234万只增加到1,170万只,共生产禽肉7,750吨,禽蛋7,342吨,并培训了一万多名技术工人和干部。给今年养禽业继续跃进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实现今年养禽业的继续跃进,必须抓紧春季孵化和育雏工作,各场应立即开展一个以春孵为主的群众性养禽运动,今年的养禽业能否高速度发展起来,下半年能否生产大量的蛋品和禽肉,关键在于春孵的多少。作  相似文献   

17.
广西西江农场自1956年起开始大量养猪,1956年共饲养15,000头,1957年22,000头,1958年22,000头,今年计划养猪30,000头、牛1,200头、羊450头、马骡60匹、家禽15,000只。由于牲畜数量的逐年增加,所需饲料数量是很大的,1959年预算需要青粗饲料5,950多万斤。1958年以前,由于农牧业的协作不够,没有做到计划生产,饲料大部依靠外购,就是自种一部分,也因季节安排不好,发生过剩与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农牧场的养猪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最近19个省市农牧场的报告,今年上半年养猪头数已达到161,000头,共繁殖了仔猪114,000多头,出售了18,690多头肥猪。仅华南农垦总局所属各场今年上半年就养了67,000多头,出售肥猪9,000多头。吉林省所属国营农埸也在积极扩大猪群,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母猪头数比1956年也增加了一倍多,还计划选留1,000头小母猪,准备再扩大繁殖。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的国营农牧场今年上半年养猪头数也比今年年初有很大的增加。各地农牧场发展养猪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大部份农场都为发展养猪业生产了足够的饲料,修建了大量的猪舍。  相似文献   

19.
三早育雏法     
我场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1959年,在养鸡生产上实行了“三早”育雏法,结合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因而使养鸡生产获得了雏鸡成活多、增长快、产蛋早的显著效果。雏鸡成活率达94.2%,比1958年提高了3.1%。全场鸡只达到22,000只,比1958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1986年的畜牧业生产预计表明:牲畜存栏头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期末大牲畜存栏头数为207.24万头,比1985年增长3.7%,其中牛的存栏头数增长2.1%,良种及改良种奶牛增长6.5%,猪的存栏头数基本持平,为354.57万头;期末羊存栏只数775.78万只,比1985年增长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