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交易费用的视角研究铁路运价管制的制度成本.分析表明,在铁路运价率根据铁路运输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定价时,相比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价增加了消费者剩余,但这部分消费者剩余在旅客排队等待购买或者通过车票倒卖者购买时被抵消,存在租值消散,而排队等候时间所耗散的租值是运价管制下的最小值.最后提出,运输主管部门应重视对运输需求曲线及运输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研究,适时采取边际成本定价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合理性、均衡性、效率性3个方面阐述美国铁路运价管制理念。美国铁路运价管制初期十分注重平衡运价公平合理与运输企业的合理利润,中期则更加注重协调产业的均衡发展与灵活制定运价。随着运输市场供给力量的增加,铁路运输企业收益不充足性凸显,后期更多地允许运用差别定价法以提高运输效率。美国铁路运价管制理念发展历程对我国铁路运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阶段我国旅客运输应维持较低的统一定价标准以保持公平,而货物运输则应放松运价管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铁路大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对“十一五”及其以后建成投入运营的、规范组建为股份制企业的铁路运输企业(包括铁路客运专线公司、专业运输公司以及客货混营的铁路公司),应该实行在略高于或高于现行统一运价水平的基准运价基础上的上下限运价管制的体制。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推进,都需要铁路运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协调配合。而运价制度的改革需要得到政府、社会和广大民众的理解,更要依靠国家物价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依靠国务院的最终决策。 相似文献
6.
7.
关于铁路运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铁路分局几年来客货换算周转算,货物发送量,运输进款等指标不断增长,但年终财务结算为运营亏损,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究其原因,除对成本控制,管理,考核措施不够外,铁路运价偏低及内部清算单价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以社会平均奖金利润率为基础确定铁路运价,采取细分货物品类,体现价与值的对应,建立多种价格形式,提高行包,邮运运费和货车延时使用费,建立养路基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铁路现行货物运价体系存在的弊端,分析铁路货物运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采取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多轨并存,统一运价和特殊运价并存的运价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运运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现行《铁路法》中铁路客运运价由国务院铁路主要部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的规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不利于铁路事业的发展。为扭转铁路客运亏损局面,经国务院批准,多次调整铁路客运运价,并可根据客流情况进行上下浮动。改革现有铁路运价体制,是实现铁路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做到公开性和透明性,以便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铁路建设是典型的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收益不高的项目。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铁路一直秉承国家投资、国家建设的原则。由于融资模式单一、投资金额不足,铁路建设进度较为缓慢。自1991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我国宪法,“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中国铁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当时的广州铁路局开中国铁路改革之先河,率先在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化改革,如引进外资和社会资本建立合资公司、上市融资等,获得了一定的运价定价自主权,有力支持了辖区内的铁路建设。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票价定价过高,铁路的公益性和商业性较难平衡,铁路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等。 相似文献
13.
铁路货物运价的沿革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建国后铁路货物运价进行的改革及运价水平的变化,分析了目前铁路货物运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根据铁道部党组提出的“网运分离”改革思路,构想网运分离模式下货物运价的管理模式,并提出在向网运分离过渡时期货物运价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我国铁路运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铁路运价长期以来实行统一运价,且水平偏低、形式单一,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现状,提出改革铁路运价管理体制,形成多元化的运价运行机制和运价与物价联动机制,以及实行国家定价、政府指导价、浮动运价、区域运价、协议运价和优惠运价等灵活多样的运价体系,以增强铁路运输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铁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关于铁路货物运价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铁路货物运价管理缺乏灵活性、计费繁杂及货物品类规定过细等问题,提出铁路货物运价进行改革的设想,主要是完善国家定价范围;扩大铁道部的定价权限;给予铁路企业法人一定的运价浮动权等,并建立健全铁路运价的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铁路运价改革,应建立在认真研究和正确运用价值规律和运价理论的基础之上,同时要彻底改革“高,大,半”和“政企合一”的铁路管理体制。遵循运输业是基础结构和公共企业的特点;遵循廉价运输的原则;明确运输业产品是“位置效用”,而不是“吨公里”和“人公里”,从而避免对运价改革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