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顶层设计上建构了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目前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教育认知、培养方式、实践体验和成果反馈四个短板,高校专业社团作为学生兴趣团体与高校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课赛融通”“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和“就业创业”四种方式,实现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达到“教劳融合”“劳技结合”“劳有所为”和“劳有所获”的成效,补齐高校教育劳动教育短板。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是未来技术工人的主力军,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利于高职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在劳动中深化对劳动光荣的认识,对奉献精神的熏陶,对坚强性格的培养,这是在未来工作中发挥创造力和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要采用多种模式进行。通过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增加劳动实训周、在技能大赛中渗透、在社会实践中引入等形式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并创新劳动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加大对学生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教育力度。但由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德育、轻视劳育的现象,再加上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的长期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普遍淡薄,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探究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缺失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基本实践,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提升劳动者的效率,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劳动教育,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基于劳动教育推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和择业观。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文章从构建“1234”课程教学方案,教育反馈机制和课程保障体系三方面阐述两者融合的路径探索,发挥全员在大学生培养全程当中的重要性,既嵌合了学生成长规律,又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逐步提升,技能人才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高职院校承担着传承技能技术、促进创新创业的社会责任,应从四个维度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劳动教育困境,从增强劳动教育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同、创建立体多元劳动教育课堂、建设劳育校园文化、推动产教融合、建立完整科学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入手,探索劳动育人的综合功能,践行新型劳动价值观,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许伟 《中国报业》2022,(24):87-89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学校向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将劳动价值观内化为目的的教育。高职院校本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构建全新和全面的劳动教育传播路径有着时代必然性。本文以劳动价值观内化为目标,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分层次的劳动教育融入模式,以期为高职院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机融合,既是加强立德育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维意义。但高校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二者结合仍然存在现实挑战。高校可以从提高思想认识,优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融合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及劳动教育实践多元化入手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新兴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改变着劳动的内容与方式,也使劳动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加强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功能对其中收录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重点研究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主要问题、体系构建路径。数字技术革新了劳动教育的观念、主体、内容、方式,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技能水平,也为高职院校今后开展数字劳动教育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范围内高职教育正处在较快的发展时期,然而在重视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存在欠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并不高.但同时,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实践方面略有优势,但在人文素质方面比较欠缺,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职教育的这种纯“工具意识”倾向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在举国上下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大环境中,高职院校协同思政育人和劳动教育是担负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新使命的重要举措,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劳动教育目标,以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劳动人才,让劳动教育发展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在分析高职劳动教育缺陷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思路,希望给高职相关教育工...  相似文献   

12.
现今,多数大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意识薄弱,学校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导致部分学生不会劳动,不懂得劳动的价值。本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为高校农林专业学生提供劳动教育革新模式,即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创新理论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旨在让劳动教育课程化,实现劳动育人,让学生能够建立起劳动观念,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院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仍然有许多薄弱环节。从实践育人视域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实践活动和生活场景四个维度,探讨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提出一定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碧娟 《品牌》2014,(11):251-251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劳动观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内涵,提高劳动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环境,发展健全的个性品质特征,促进自身全方位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体力劳动意识缺失的想象和原因,并尝试提出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加强工科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困境,并从健全课程体系、建立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工科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课程具有深刻的逻辑意蕴。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落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思政课中融入劳动教育成为题中之意。因此,我们需要完善思政课劳动教育理论教学体系,扩展思政课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有机融合高校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等以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17.
谢愉铭 《新晋商》2020,(3):0195-0196
高职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劳动教育在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通 过对学生个人、家庭及学校等方面探讨了劳动教育的现状,并通过劳动课程创设、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活动、劳动基地建设、规范评 价体系等四个维度探讨了劳动价值观养成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中探索高职办学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院4年来,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了四次高职教育大讨论,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初步解决了“为什么办高职”、“怎么办高职”、“办什么样的高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高职教育的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学生情商和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形成了23个创新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某校五年制师范生的调查显示,当前师范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存在认知不到位、教育缺位、行为不当等现状。结合到师范生职业的特殊性,从学科教育、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层面,对如何提升师范生环保意识和能力,进行恰当的环保教育提出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殷娟  张悦 《现代商业》2014,(15):284-285
高职院校是培养服务意识的主要机构之一。本文通过考察日本旅游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与学生对服务的认知,分析日本高职院校在服务意识培养上的特点,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高职院校开设服务研讨、礼仪教育等具体课程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在课程设置上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彻底的应用型和实务型教育。同时师生均强调并肯定教师行业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及言传身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