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上海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当前较多采用的几种代表性的物质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讨论了基年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当年投资以及折旧等物质资本存量估算四个基本变量的指标选取和计算.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统计数据,采用不同方法具体估算和比较了上海改革开放开放30年间的总体物质资本存量及分三大产业的资本存量,发现上海总体资本存量、三大产业资本积累及资本-产出比的变动趋势,说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苏方林  宋帮英 《山东经济》2010,26(3):153-159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一直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设定模型,采用五种物质资本存量和三种人力资本存量,回归估计资本产出弹性系数,进一步运用索罗余值法测算了不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组合下科技进步贡献率,发现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出相似的演化模式,最后探讨TFP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在考核经济绩效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早期的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Stulz理论、Harris&Raviv理论、Israel理论)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并购浪潮,利用负债进行控制权安排的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Stulz理论仅研究负债对控制权的影响,Harris&Raviv进一步研究了控制权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Israel研究了负债影响现金流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三理论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考虑不完全契约因素。Aghion&Bolton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引进了契约不完备,考虑了债权人利益和债务的公司治理功能,Hart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进一步构建了控制权相机转移的最优负债融资规模。国外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对中国的启示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五大资本的分析框架,作者利用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五大资本不同程度的提高导致总资本大幅度跃升,在世界大国之中变动最快,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明显上升。中国总资本积累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世界上总资本积累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主要是依靠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来支撑。中国五大资本构成的突出问题是物质资本投资率过高,人力资本投资率过低。中国进一步发展需要优化配置五大资本,改善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率,大幅度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安全场域"对一个国家的安全认知与战略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逐步实现了时代观与安全观的重大历史转型,也面临着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安全威胁的挑战。非传统安全凸显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和"全球安全"的意义,也促成安全范式的全面转型。中国在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中完成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非战略高度到战略高度、从零散到系统、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中国需要加快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建设,有效应对未来重大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持股计划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将管理层利益与股东财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持续增加股东财富的治理目标。在中国,鉴于国有公司治理自身存在的诸多先天不足,实施管理层持股计划被赋予了更加积极的意义。本文探讨在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状态下,管理层持股比例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管理层持股比例的设计及其变化是管理层持股计划的关键环节,对公司资本成本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决定着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变化;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权资本成本均呈倒U形关系;同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对于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变化比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加敏感。这表明,只有基于资本成本的变化来设计管理层的持股比例,才能够保证管理层持股计划的有效性,实现其正向效应。本文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物质资本存量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指标。虽然大量研究已经对我国的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但是针对分行业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研究仍十分罕见。本研究在对官方数据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采用永续盘存法对1980-2018年分19个行业的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的估算。相对于现有研究,本研究在时间跨度和行业分类方面均进行了拓展,此外还利用投入产出表信息对官方投资数据的潜在高估问题进行了调整。本文的估算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资本存量整体上增长较快,并且在不同的改革阶段表现出了明显的行业差异。此外,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建筑、金融和房地产以及公共部门的资本产出比快速攀升,是造成我国整体经济的资本产出比出现快速上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志勇 《山东经济》2007,23(6):31-35
物质资本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目现实的经济增长是实行粗放还是集约方式的问题。因此,对物质资本的配置,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认清其各自的利弊,对于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高效地利用紧缺的物质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实现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际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变量,会直接影响一国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随着我国资本流动规模和波动性的不断增大,其对实际汇率造成的冲击越来越显著。文章通过将资本流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基于边界协整(Bound Test)方法分析了其对实际汇率造成的结构性冲击。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实际汇率的冲击存在显著区别:经常项目下的投资收益和经常转移净流入造成实际汇率升值;而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净流入造成实际汇率贬值,证券投资净流入造成实际汇率升值;热钱净流入造成实际汇率大幅升值。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各自的冲击传导机制,并提出了完善资本流动监管体系以维持外部均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经济已经逐渐由"工业化"转向"信息化",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使得ICT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围绕着内涵界定、存量度量和增长效应三个方面介绍并梳理了ICT产业的分类标准和研究文献,总结并对比了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论,最后对ICT产业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基于知识资本及其与制度质量交互作用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知识资本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知识资本及其与制度质量交互项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较好地验证了理论假设。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人口红利及资源环境等传统竞争优势日渐消失的背景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应注重提升知识资本创造和积累能力,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下推动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吸收能力理论补充了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吸收环节,构建了一个技术溢出和吸收能力内生化技术进步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IV)证实了技术溢出和吸收能力对我国省际技术进步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进一步分析指出,人力资本对FDI渠道溢出的技术吸收效应比对进口渠道显著,而R&D存量对进口渠道溢出的技术吸收效应比对FDI渠道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注意,但是研究中国近代资本市场却具有难以忽视的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稀缺资源,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可以发现,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相当疏离,其原因何在?中国近代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资金筹集渠道有什么特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又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应该去认真研究中国近代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以境外人民币存量测算作为研究的核心,拟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采用缺口估计法,以1994-2004年季度数据为基础建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间接测算出2005年至201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境外存量,在此基础上对比及借鉴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境外存量,并就如何扩大境外人民币规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国内金融市场深度、金融市场流动性和多样性、对外投资规模、宏观经济稳健性和外汇储备充足程度6个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资本市场应该坚持有限和定向的开放。这是因为虽然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基本稳定,但利率尚未市场化且汇率政策弹性仍旧不足,所以资本账户还未到全面开放的时间,但是未来几年中国应该抓住上海自贸区带来的难得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更快与发达国家接轨。资本账户有限开放是指放松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以及对资本市场开放设投资方资格要求。定向开放是指我国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需要与未来战略伙伴国家签订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双边投资协定,将中国金融市场准入的资格作为我国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支撑理论一直是有待突破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从经济发展阶段着手,结合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多元现实特征,试图构建推进自主创新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多维路径体系及协调促进机制,使得我国技术进步既能反映现阶段的资源禀赋条件,又能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这无疑是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制造业技术差距,并对技术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测算结果表明,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在1995~1998年期间出现短暂缩小,但1999~2009年期间技术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分行业看,中国的资源、能源等垄断性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同美国的技术差距较大,而消费品制造业同美国的技术差距较小。利用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信息通信技术和制度环境,特别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制度改革并未有效促进信息技术进步进而缩小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在中国加入WTO后显著缩小了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并未有效缩小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而且,随着人均GDP的上升,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并未呈现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9.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经济中扮演着核心产业的角色。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上海市软件产业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基于DEA距离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上海市软件产业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测度和年际分析,同时,本文分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区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市软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表现较好。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微弱;从地域上来看,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要明显好于近郊区,而带来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益。最后,总结了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比较晚,所以资本运营也是近20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然而,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东北地区为了适应产品升级与效率提高要求而进行的资产重组和进行兼并、破产、改制、收购的企业资本运营势在必行。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城市哈尔滨为例进行相关研究,以此说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资本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现实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