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出让方式、地价与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3~2008年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数据,考察了土地出让方式对地价和房价的影响。描述性分析发现,地价房价比不高,均值为10.23%;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均值为62.49%,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协议出让面积占比最高,其次是挂牌出让和行政划拨,最小是拍卖和招标,土地出让存在明显的"双轨制"。实证发现,房价主要是由供求决定的,而非地价和土地出让方式决定的。因此,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主要是调节房地产供求关系,而非一味地降低地价乃至否定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实证还发现,地价主要是由房价决定的,而非土地出让方式决定的。这表明,"招拍挂"制度并未导致地价的快速上涨,高房价是"地王"出现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从供给视角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两难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解释我国房地产市场两难困境的内在机制,提出各参与主体的博弈行为与房地产泡沫的制度逻辑: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和开发商的垄断造成房价过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又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中央政府面临两者之间的权衡。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的利益是地价和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开发商垄断是高地价和高房价的直接原因。我们认为,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并发展高端房市场是解决房地产市场两难处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郑竑 《福建金融》2013,(7):31-36
房地产调控总体上遏制了房价过快增长势头,避免出现全局性房地产泡沫破裂;但仍存在房价高于城镇居民承受能力、地价对房价助推作用较明显、相关调控工具缺乏有效性和区域差异显著的情况。调控效应影响因素主要有:住房政策的保障性功能严重缺失;地方财政压力和政策不合理诱发投机导致地价快速上涨;人口结构、家庭小型化等因素使购房需求严重缺乏弹性,税制不合理和供需两旺使税收调节助推房价上涨等。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要做到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革土地出让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和改进政策性金融。  相似文献   

4.
林彬 《青海金融》2023,(8):27-34
1998年住房商品化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房价不断提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房价的高涨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是造成房价高涨的原因之一,地方财政不平衡使得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了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成本的上涨,最终传递到房地产价格。本文将地方财政、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成本与房地产价格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利用2004~2020年期间30个省份相关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调控房价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潇  景芃超  谭娅 《武汉金融》2023,(10):80-88
本文旨在研究土地财政、地方债务对房价的影响,并探讨土地财政对房价的作用机制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扩大对于新房楼盘房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土地财政和地方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地方债的规模扩张增强了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增加财政收入的动机,强化了土地财政对新房楼盘房价的推动作用;土地财政对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不同物业类型的新房楼盘房价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以及推动房地产市场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水平呈现正向相关的理论机制,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5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对两者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涨显著地促进房价水平增长,而房价水平的上涨反过来又会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一方面,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上升导致地价持续上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增加,更容易通过土地抵押举债,导致债务规模的升高;另一方面,伴随着住房需求的增加,地方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推高了房价。这为中央政府相关房价调控政策、债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两大重要挑战,征收存量房房产税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两大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本文对存量房房产税的初步估算显示,存量房房产税将导致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下跌,也能对地方财政起到一定补充作用,但1%水平的税率设定不足以令存量房房产税替代现有房地产相关税收和土地出让金,大部分城市可能面临财政缺口。DSGE模型分析显示,存量房房产税在调控房价的同时,还会对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削弱产出、消费、房价、地价等地方政府的征税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为切人点来探索转型时期中国城镇房价持续高涨背后的制度性因素。在对经验事实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本文将财政不平衡、土地财政和房价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基本面、人口结构、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和地区间竞争等潜在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是引致其积极追求土地财政的制度性因素;土地财政规模与房价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反馈效应;进一步分析财政不平衡对房价的影响机制,系统GMM的估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对于城镇房价的持续上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土地财政规模是连结两者的中间变量。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为了抑制房价快速持续上涨,理顺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分配关系、落实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以及完善地方融资渠道等制度建设等方面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勇 《时代金融》2014,(5):34+39
房价上涨受供给需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业的过快增长使得住宅用地规模扩大,压缩了商服用地空间,造成区域土地功能冲突。从用地规划角度,解决土地财政及保证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控制住宅用地规模,增加商服用地供给规模。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点评:金融政策宏观上要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主购买,严格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机性住房。土地政策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平衡,导致出让收入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在经济目标考核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工业和商业混合发展模式,工业上采取协议方式低价出让土地与商业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土地,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房价和地区市场开放度也影响土地出让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一、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产生基础 所谓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市场基础价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高,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可以说,地价的升值特性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时下,地价的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也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在对持续上涨的房价的一片喊杀声中,一些开发商不断公开宣称,实行土地“招拍挂”等土地政策导致地价飚升,在土地取得成本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房价上涨不可避免,因而是土地“招拍挂”和地价上涨造成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4.
在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的背景下,房价调控能否使资本流向非房地产部门?房价调控如果触发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宏观政策应如何应对?本文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事实,引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将房价变动与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联系起来。研究表明,由于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和土地抵押贷款筹集收入,房价管控导致的地价下降会带来地方政府收入的下降,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如果地方政府债务不出现违约,那么房价管控带来的地价下降会降低地方政府从金融部门获得的抵押融资额,使非基建部门的融资成本下降,非基建部门投资和产出上升。而如果调控房价带来的地价下降导致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金融部门资产受损,使金融中介减少贷款和提高贷款成本,带来整个社会的信贷紧缩,经济中各个部门的产出大幅下降。进一步的政策分析表明,有必要在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同时,使用财政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等多种方式稳定金融中介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将房价调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引起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争论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经济萧条的担忧。人们纷纷剖析日本房地产泡沫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总结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实在近代上海房地产市场也曾上演过一场悲喜剧,这场房地产市场泡沫发生于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背景之下,当西方大部分国家在经济萧条中挣扎时,上海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幅繁荣景象,而当西方国家走出困难时,上海房地产市场却走向萧条。一、30年代初上海房地产从疯狂到破灭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近代上海房地产从疯狂到破灭从1929年至1933年当世界经济爆发时上海房地产价格日益高涨。根据租界官方估价1927年上海公共租界内每亩估价18652两,1930年涨至26909两,1933年更涨至33877两。这还只是政府的估价,实际市场价格比此还要高出20%-25%。中心地区地价涨幅更大。南京路每亩地价1927年约为7.75万两,1934年时已达到50万两,六七年间上涨约6倍之多。上海成为全国房地产价格最高的城市。当时广州、天津的最高地价仅相当于上海最高地价的40%和17%。在房价地价上涨同时,上海地产交易额也不断攀高。1930年地产交易总额约8445万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泡沫存在与否的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产生基础所谓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市场基础价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高,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可以说,地价的升值特性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土地价格是由土地自然资源价格和土地资本价格构成的。土地自然资源的价格是土地所有者凭借所有权的垄断向土地使用者收取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等于地租与利率之比。另一方面,已经开发的土地含有一定的土地资本,土地资本价值是人类投入土地的物化劳动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中国的房价快速飙升以及市场巨大的投机风潮,引起社会各界对房地产行业泡沫的高度关注和担忧。针对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地价不断上涨、投机性购房活跃情况,中央接连出台了许多房地产行业新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现象,各方对此反映强烈。为密切关注县域房地产供需关系,价格变化信息及房地产信贷投向问题,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跟踪、判断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我们对郴州市的县域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势头,特别是从03年开始,房价进入快速上涨阶段。2003年到2009年,我国商品房价格年均增长率高达15.21%,远超同期GDP的增长率。针对我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大都认为我国房价增长过快,房价过高,存在相当程度的泡沫。本文从将房地产作为长期资产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我国当前房价高速增长及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房价上涨自然是多方面原因,比如地方政府希望拍卖地价越来越高,房地产建筑材料、环保、劳动力、信贷等成本都在大幅提高,成本和房屋售价的上涨同时又推高了政府收费,这些成本恶性循环般的小断上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一直支撑着世界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然而,房价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持久地飙升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到法国、西班牙和荷兰,房市过热的情况比比皆是。既然是泡沫,终归就有破灭的一天。对此,经济学家们已经不再有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