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波 《亚太经济》2017,(4):125-134
构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对中国地区产业增长的双重差分非线性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显著促进中国地区产业增长,尤其促进对东盟贸易依存度较高产业的增长,体现了贸易便利化合作和产业优化配置的作用。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政策调整需结合各国与中国各地区自身的贸易便利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先天禀赋优势决定的仅是潜在比较优势,而后天还需要通过有效行动将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比较优势后,丰裕资源才能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切实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检验相关行动有效性的命题,并利用2002-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稳健地表明,近年资源富集区的行动特别是人力资本培育和提升市场化水平的相关行动更为有效。同时本文也指出,潜在比较优势向实际比较优势的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资源富集区近年的表现不意味着这些地区就永远地避免了资源优势陷阱,相关行动还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雷小华 《亚太经济》2013,(3):112-117
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构建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SWOT组合矩阵,提出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CAFTA的建设又将农业定为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利用ECA指数分析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情况,以此提出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和贸易特化系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增长的源泉及其物质基础、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及其变化,证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贸易互补性,进而从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贸易互补关系,构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在近十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双方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贸易产品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本文比较了双方在这十年间的贸易产品结构及其变化,发现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产品结构在此期间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升级,而中国的调整速度看起未要快于东盟。随后,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一东盟贸易结构的措施:扩大产业内贸易、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与大国经济发展战略雍志强,张晓艳,傅广军自李嘉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已成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块基石,其基本结论是:一个开放经济的绩效优于封闭经济,是因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它能够利用自已的比较优势、避免自己的比较劣势,而且,国际贸易是...  相似文献   

8.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灵活运用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的同时,针对中国的经济现状,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议题,指出应同时发挥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更进一步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提出提升金砖国家间经济合作质量,各国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包容性地可持续增长。文章从显示性与互补性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归纳金砖五国的贸易特点,探究贸易合作创新的基础,提出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合作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合作越来越多,中国和东盟成功地组建了自由贸易区,经贸往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保持高速增长。文章主要论述如何消除贸易往来中的不利因素,以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巧施大国平衡战略,通过签署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领导地位。但美国力推的TPP使东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东盟推出RCEP予以应对,试图重构以东盟为轴心的东亚经济合作网络,制衡大国势力,维护东盟在本地区的话语权。虽然RCEP谈判将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其实现也是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13.
王卉 《亚太经济》2014,(5):55-59
加入WTO十余年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和一系列的研究指标,从规模、结构和地域方面,比较分析了2004到201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将近30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了21年。在此期间,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就两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结构调整偏向对比较优势变迁及其共同作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我国1982~2014年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结构调整持续朝偏向于技术方向发展,存在结构调整技术资本偏向。同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结构调整偏向和比较优势存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效应,综合效应更多反映纯结构调整偏向效应,而且不同地区呈现分化趋势,这说明结构调整方向与比较优势变迁相匹配才能有效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白清 《科技和产业》2023,23(18):33-39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2021年正式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者双边贸易的发展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这些潜力受到的影响可以通过双边贸易总量、地理位置来进行大概测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多诸如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我国外贸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深化双边产业交流与合作等机遇。结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经验,研究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未来的潜力,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更好的发展,还可以对我国未来自身及对外经贸的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凡 《亚太经济》2012,(2):9-12
欧盟与东盟FTA谈判的意图是奉行开放的区域经贸合作政策,抵消贸易转移效应,增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中国应该密切跟踪研究欧盟介入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动向,必要时可以主动提出与欧盟进行FTA谈判,使区域一体化进程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遏制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跨境经济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产业合作是跨境经济合作的根本。然而,产业选择是决定能否实现合作"双赢"的关键。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云南)与邻国的产业关联性、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各经济体的贸易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且综合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云南)与这些国家进行跨境经济合作的产业选择应放在农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采掘业、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等关联度较高且贸易互补性强的产业上。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周文帅 《亚太经济》2012,(6):112-117
中国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规模最大和增幅最快的国家,但在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指数中却逊色于菲律宾;中国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规模上,而菲律宾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效率上;与爱尔兰、印度等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强国相比,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得益于全球服务外包,中国政府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支持,中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危机持续的大背景下,2012年东南亚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比全球平均水平的3.3%高出2个百分点。推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外投资增多、消费需求扩张、经济转型加速。展望2013年,东南亚经济增长动力未有大的改变,仍会保持稳中微升趋势。中国对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渐增大,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创下新高,投资合作增加。双方合作互利共赢,合作的潜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