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符合倒u型假说,即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就全国整体情况而言,金融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剔出了西藏、青海、重庆的全国其他28个地区1985年至2011年的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28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金融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部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经济集中不利于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文章基于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经济集中阻碍金融发展的假说是否适合中国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经济集中阻碍了我国的金融发展;分地区而言,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集中抑制金融发展的假说并没有得到验证,而在中部、西部、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集中度明显阻碍了金融发展,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降低经济集中度,致力于提高经济多样性,并以此促进金融发展和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同时要完善与健全法律制度、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张应良  徐亚东 《改革》2020,(11):135-146
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其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都有显著影响,且受到劳动收入分配的调节影响。基于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两类金融发展均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且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而劳动收入分配的作用则相反;劳动收入分配具有调节效应,劳动收入分配占比越高,正规金融发展的改善效应越弱,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改善效应越强,面板门槛回归表明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两类金融发展之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为此,有必要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破解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为背景,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市、区)共480组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控制金融发展指标和区域创新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对地区金融发展、区域创新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式进行了探析。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具体作用结果有所不同,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碳排放,但是保险业的参与显著地减少了碳排放;区域创新可以有效促进碳减排,作用结果较为稳定;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还需一定的碳排放空间,促进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得到各方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在全球化时代日益深度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国越来越需要通过政府外交手段来保障自身的金融利益和金融安全,于是金融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外交形态逐渐在中国兴起。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外交舞台上的活跃角色。在全球层次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并主张改革既有国际金融体系;在区域层次上,中国大力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以构建东亚区域金融秩序;在双边层次上,中国通过与部分友好国家和关键国家加强双边货币互换和推进本币结算来减少美元依赖、增强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在危机之后,中国的金融外交体现出一些新特点:在目标上,体现出改革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以欧洲和欧元为次中心的既有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抱负;在手段上,主要通过多边和双边的制度化平台来表达中国立场;在对象上,中国金融外交着眼于新兴国家和周边国家;而在执行主体上,中国逐渐加强金融外交的国内制度基础,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金融外交决策体系,从而保障了金融外交的执行。金融外交构成了中国外交过去四年来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基于“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化”理论,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构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以便厘清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加以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三条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国东部地区 11 省市 1990~2008 的平衡面板数据,文章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文章的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收入不平等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 FDI 存量的增加,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 U 型趋势.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回顾了国际上对金融可能性边界概念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研究表明金融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受约束的最佳金融发展水平,它考虑到了影响金融系统深化的结构性国家特征、制度和宏观经济因素,可以用来估计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相对全球其他国家的表现。文章对现有研究框架做了一定改进,通过跨国比较分析了代表性国家及不同金融发展指标间的差异,从全球视角评价了金融发展适度性格局,并针对我国实际给出了相关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以金融发展规模及金融发展效率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利用我国1993~2011年省级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了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否抓住低碳经济以及碳金融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显得非常迫切。本文认为上海要以碳金融的发展为契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并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金融业产值、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改善等方面着重分析碳金融发展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最后从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法律法规等视角对于发展碳金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燕 《上海经济研究》2011,(12):117-129
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金融产品现状和国外的成功经验,认为要改变我国的汽车金融产品滞后的现状,真正发挥推动汽车业发展的作用,必须对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产品实施一些有效的创新,这样才能促使其健康发展。本文对此主题展开了前瞻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与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生产网络不断扩张与深化的背景下,一国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会降低成本,提高本土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生产网络布局。文章在要素禀赋理论的框架下,采用美国制造业数据,考察贸易伙伴国金融发展对中间品离岸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入引力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美国各产业离岸水平的提升,这种促进作用在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产业上更为显著,即企业会将更多的生产环节布局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考虑了不同计量技术、指标并分样本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论文采用了以城乡居民人口比重加权的基尼系数,以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选取了合理的控制变量,基于中部六省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借鉴并扩展了Clark,Xu和Zou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存在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前者的影响弱于后者,金融发展总体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一、第二产业、城镇化都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和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影响不显著。城乡收入差距自身具有较强的、显著的、滞后效应。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晰。本文从金融结构选择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之间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认为,判断金融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标准看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这一点关键取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能否保持稳定和效率之间平衡。本文指出,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所存在的困境都表明,建立一个效率与稳定相平衡的经营与监管体制,这是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基本目标和取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全球9个典型岛屿离岸金融中心巴哈马、中国香港、巴巴多斯、新加坡、塞浦路斯、巴林、毛里求斯和马耳他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跨度为12年的金融发展变量——协调证券资产调查(CPIS)和外部贷款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离岸金融发展对岛屿离岸金融中心的福利效应。文章研究发现:岛屿离岸金融发展对岛屿经济体的人均GDP、财政收入和人均储蓄存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失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离岸金融发展变量对人均GDP和财政收入的影响中,外部贷款的贡献达到CPIS的数倍之多,表明来自于银行体系的直接贷款要比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资产头寸在提升岛屿离岸金融中心的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区分两个层次自主创新活动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与门槛效应分析,研究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基于风险分散、公司外部治理两类金融功能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随着直接融资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金融结构调整通过缓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总体上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开始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进一步细分自主创新层次后发现,金融结构调整通过完善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散功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发明专利导向"层次的自主创新,但尚未通过改善公司外部治理功能有效监督、激励制造业企业积极开展更高层次的"市场导向型"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存在收入分配效应,金融发展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就业效应”和“财富集聚效益”机制,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如何利用金融发展作用于收入分配的机制,以减少金融发展所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城市,其金融业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本文从金融功能演化的视角,对上海金融业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在剖析上海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制约上海金融功能拓展的若干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技术-金融"范式,文章从金融创新动力内核、运行内核、价值内核三个层面构建金融创新质量评价体系,测算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指数,并与典型国家比较得出中国金融创新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动力内核中的企业注册审核执行效率不足;运行内核中法律法规、征信系统存在漏洞且金融服务渠道依赖于银行部门,较为单一;价值内核中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以上分析为解决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