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发展模式并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 文章就互联网金融为研究主体,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依照互联网金融在市场经济的实际数据和采取的不同监管策略为主,以此达到促进宏观经济与互联网金融相互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都进行了信息化的变革,经济领域也实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进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依托互联网技术,使人们在进行金融操作时更加的方便快捷,但同时也给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一些影响,包括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结构的影响,起到的正面促进作用和负面作用,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带来,改变了人们的金融交流方式,在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动与融合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也为此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动与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秦昕 《商业文化》2020,(8):47-49
在20世纪70年代,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之后,对于金融周期的理论研究就逐渐减少了,以至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理论还是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都忽略了金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有关金融周期研究越来越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股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互联网进行简单阐述,说明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讨论宏观经济条件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应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互联网金融的改革以及宏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经济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就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薄涛 《市场周刊》2020,(14):0124-012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金融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如扩宽了金融发展的渠道,提高了人们对资金使用的效率,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等。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网络诈骗较多、金融交易的潜在问题频发等,这些问题都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以此为背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探讨,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时期中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快速崛起,互联网金融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以及金融业发展融合下的产物。在如今金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争取到更优质的利润来源,良性竞争发生了变质,金融市场开始出现混乱,不仅是给国家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较大的风险,还给全国消费者的利益带来了威胁,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同。因此,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入手,来谈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冲击,受到威胁的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向互联网金融转型以寻求出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趋于融合。笔者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金融发展需以传统金融为基础,以互联网金融为先导,同时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战略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拓宽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思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商业银行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金融优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灵活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势在必行。文章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依据,从创新发展、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其本质上是由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环境以及格局三要素构成的一个平衡系统。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三要素即主体、环境以及格局详细评述了当前苏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指出只有树立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科学生态系统观才能实现互联网金融与苏州地方经济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陈金鑫 《中国市场》2015,(3):131-132
网络金融今年来发展迅猛,其发展给中国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不长,我们要借鉴先进的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寻求安全稳定的网络金融发展之路,网络金融发展不仅是传统金融产品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延伸,更是不断创新奖金融理念与网络科技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是指把以往的金融单位和互联网公司相融合,借助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促进资本的融通、支付与投资的一种新兴金融项目模式。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关键竞争力的经济学,因此有着显著的现实作用。以期通过文章的详细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许多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伴生着经济风险,而且很难真正追究其责任,加强风险管控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速度在近些年得到迅速提升,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也有着改变,从而就形成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其自身的发展特征也比较突出。本文主要就互联网金融和宏观经济的关系以及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互联网金融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为互联网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环境营造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互联网金融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投资理财的方式。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企业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业务合作与拓展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作为推动国际金融与经济合作的重要工具,其发展与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和全球化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由于还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仍然面临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政策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基于此,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柳明 《商》2014,(18):105+102-10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不止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同时对传统银行业也有着不小的影响。例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功能、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差别、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探究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模式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股大浪潮不可避免的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然,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间不只是竞争打压,相互融合才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建议措施,以期对商业银行经营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已经成为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内部的经济运行情况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从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下行的风险是显著的,而导致我国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的因素中,外部经济以及金融不确定性是不可忽视的两方面因素,把握外部经济以及金融不确定性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的影响,才能有效探索我国新时期进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对策,促进我国更好地应对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速国内经济的复苏。本文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进行分析,说明外部经济对于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风险,并对金融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探究金融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围绕外部经济以及金融不确定性,探索我国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应对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融合,通信、信息、管理等技术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给金融类新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些有利条件的铺设最终迎来了以网络融资贷款、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成长与发展。互联网金融大环境的变化虽然会影响滞留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商业银行,但这也为其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契机。通过对文献的整合与梳理,发现现代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主要是源于市场需求,即客户需求的变化。因此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其内涵进行一定的阐述,随后分析与讨论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哪些挑战及其背后的原因,最后针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并希望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嫁入现代金融技术,能够实现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