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理性投资者的角度看,估值是大小非减持的重要标准。当市场存在较大泡沫,大小非的减持较为集中,而当市场处于估值合理或者低估以后,大小非减持行为减少,减持成为一种个体行为。  相似文献   

2.
"大小非"减持问题,显然是所有市场机构在探讨2009年A股市场走势的决定因素时都要考虑到的.毕竟,7.5万亿的减持市值对于信心不足的当前A股市场来说,永远是一颗"定时炸弹".笔者注意到,在近期的行情中,当熊市反弹遭遇到个股"大小非"大量解禁时,很多市场人士担心的一些"大小非"重点解禁个股的走势,显然是出乎市场的意料.比如中国太保、金风科技、海通证券以及天士力等,这些个股都没有大幅度调整,反而走出了震荡上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老邹 《证券导刊》2009,(27):18-19
大小非的减持会对市场形成压力,因为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大小非对企业的情况比基金更为了解,管理层和大股东的减持和增持实际上代表了产业资本对市场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唐峰 《金融纵横》2009,(3):26-29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市面临着“大小非”解禁所带来的大量流通股在二级市场上集中减持的问题,必然会导致中国股市严重的供过于求。自上证指数从6124点大幅下跌以来,每一次“大小非”解禁都带来一波恐慌的抛售潮,“大小非”已经成为了始终悬于中国股民头上的一把利剑。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找到一个能够真正解决股市供过于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春 《证券导刊》2008,(34):45-46
在目前大小非普遍减持的背景下,厦门钨业第一、第二大股东不但不减持,反而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说明股价已经具备了长期的投资价值,而产业资本亦看好公司未来的前景。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相似文献   

6.
但斌 《证券导刊》2008,(7):95-95
最近不断的有朋友来电话问有关"大小非"减持的问题,他们极其担心。我只能尝试着回答。据说2008年够资格减持的市值约2.7万亿、2009年约8万亿,而现在所有公募基金的规模加起来也就2.7万亿左右。如果有相当一部分"大小非"(限售非流通股)流通的话,那么市场将面临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A股市场由"牛市"转入"熊市"的原因和2008年以来已解禁非流通股减持情况的分析,发现"大小非"解禁后短期内并没有发生"大小非"恶性减持套利的现象,股市的低迷更多的是来自于投资者信心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大小非"解禁安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罕见的下跌走势,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本轮市场大幅度回落的机理上: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结果?有人将其归结于经济减速,这可能是部分原因,却无法说明产生危机的美国为何没有出现同样幅度的下挫,实际上按照现在的估值水平,国内市场已经完全和成熟市场接轨,也有人将其归结于"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他们认为正是"大小非"不计成本的抛售导致了市场极端的弱势格局.  相似文献   

9.
大小非解禁时机选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由于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股市目前估值过高,导致当前市场环境与计算股改对价水平时的假设相违背,如果允许限售股在目前高位减持,将使市场上产生更多的增量泡沫资产。当泡沫破灭后,遭受损失的不仅包含原来的流通股股东,还包含大小非减持时高位接盘的中小投资者,高价减持将使更多的散户被高位套牢,因此非流通股支付对价换取的流通权应该为受限流通权,只有当市场环境与计算对价时的假设相一致时,大小非减持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事件     
《证券导刊》2008,(17):7-7
上证所再处罚一起大小非违规减持事件上海证券交易所再处罚一起"大小非"违规减持事件。违规者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系"万好万家"(600576)的一个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其在交易所的督促下,于13日购回了超额减持的股份。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8,(30):16-17
目前在大小非减持面前,我国券商作为金融中介的主动性得以彰显,他们在既定的框架下通过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为大小非提供包括减持股票在内的各项服务,一方面可以化解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周旭 《证券导刊》2008,(12):71-72
最坏的经济数据可能还没有出现,特别是美国,境外市场再度震荡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悲观的预期已在A股中反映,在对"大小非"减持没有有效政策控制之前,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实质性改变,形成趋势性上升的条件仍未成熟。因此,二季度投资策略上应防御至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资》2009,(2):1-1
投资者报(分析员杨秀红)小非猛于虎。这几乎是市场各方人士在看到中登公司披露的股改“大小非”历年减持数据后,形成的共识。中登公司月报统计数据显示,自股改限售股解禁以来(截至2008年11月底),小非减持占比为44.38%,大非减持占比仅10.56%。  相似文献   

14.
事件     
《证券导刊》2008,(20):7-7
"大小非"5月份重点减持银行股5月份领跌大盘的银行板块,成为"大小非"减持的主战场,共遭遇8笔减持,减持股数总计5668万股。这8笔减持的对象,有7笔为5月16日132.4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的交通银行,另一笔为兴业银行。据统计,5月19日  相似文献   

15.
宏达股份、冠福家用等公司因违规减持"大小非"股票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为了应对"大小非"的减持危机,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正在抓紧研究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于杰 《证券导刊》2008,(15):59-61
4月18日,中石油破发;4月22日,沪综指盘中跌破3000点大关。俗谚云,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句话在A股市场同样适用。在中石油和沪综指"双破"之后,市场终于凭印花税下调的实质性利好,以23和24日两根大阳线"再立"。市场自5522点下跌以来,虽然呼吁救市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但管理层一直三缄其口,市场亦在猜测管理层认可的市场底部究竟何在。4月18日(周五)沪综指大幅跌破前期调整的小平台,直逼3000点,证监会在周末出台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大小非减持进行了规范,意图缓解市场对大小非解禁的畏惧,不料长期下跌之下市场信  相似文献   

17.
吴秀波 《国际融资》2020,(11):45-47
影响科创板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科创板限售股解禁套现;其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其三,科创板政策导向问题,如个人投资者门槛过高、过于倚重机构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等。监管机构应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避免过多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采用窗口指导方式鼓励科创板与创业板错位发展;适时降低个人投资者入市门槛,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保持市场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公司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目的都是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目前投资者担心的问题主要有:大小非因素所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不平衡,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以及海外市场金融危机蔓延。为此,维稳政策应包括:其一,针对大小非解禁减持问题,应该尽快公布包括可交换公司债等金融创新产品的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9.
大小非逆转了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改变了估值体系,一场套现与持有的利益博弈正在看似平静的A股市场中暗流涌动。基于理性的假设,全面厘清大小非减持在未来数年的规模及特点,对价值的研究将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投资者报(分析员杨秀红)小非猛于虎.这几乎是市场各方人士在看到中登公司披露的股改"大小非"历年减持数据后,形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