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大小非"减持问题,显然是所有市场机构在探讨2009年A股市场走势的决定因素时都要考虑到的.毕竟,7.5万亿的减持市值对于信心不足的当前A股市场来说,永远是一颗"定时炸弹".笔者注意到,在近期的行情中,当熊市反弹遭遇到个股"大小非"大量解禁时,很多市场人士担心的一些"大小非"重点解禁个股的走势,显然是出乎市场的意料.比如中国太保、金风科技、海通证券以及天士力等,这些个股都没有大幅度调整,反而走出了震荡上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证券导刊》2012,(30):34-34
底部或在8月底 华泰证券 近期基本面及资金层面的3个积极因素为:新兴市场资金流入企稳,全球股票配置资金12周首次净流入中国;上周产业资本增持公告数继续超过净减持公告数,7月以来净增持行业数亦超过净减持行业数;中国花旗经济意外指数为负但略有上行,显示经济弱于预期的程度在逐步收窄。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减持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由于国有股减持中减持价格不合理,减持主体不规范及相关各方地位不平等问题的存在,使国有股减持引起市场的动荡。因此,国有股减持必须精心设计,合理确定减持价格,采用多种减持方式,合理确定减持节奏,在一个统一的市场规则下公平、有序、透明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易阳 《浙江金融》2002,(1):34-34
国有股减持问题成为证券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2001年6月12日出台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股减持作出了"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的规定,在二级市场中增发新股的同时,对国有股进行存量减持,即按同样的价格、10%的比例减持,过高的定价使市场信心受挫,沪深出现大跌.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在中国证监会果断停止"按第五条减持办法减持国有股"后,必须抓住时机,出台新的减持方法,否则,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动摇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至2009年间1212家高管增减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管增持或减持过程中是否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市场能否识别高管增持或减持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高管增持时会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而高管减持时会进行向上的盈余操纵;市场对高管增持进行的盈余管理给予正面的反应,而对高管减持进行的盈余管理给予负面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朱茶芬  陈俊  郑柳 《会计研究》2021,(6):104-118
如何有效规制大股东股份减持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2016年1月,证监会发布"减持规定",强制大股东披露减持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内部人交易"预披露"的重大创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计划具有显著信息含量,其市场反应是减持公告市场反应的4倍.减持计划新规全面降低了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能力,不过对控股股东的影响仅限于削弱了事先高位减持能力,事后的长短期获利能力并无显著改变.该规定也诱发了大股东更为偏爱预披露后的紧急减持以实现高位套利目标.本研究填补了"交易预披露"理论构想的实证空白,为政策效果评价进而完善我国大股东减持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全球市场加强内幕交易监管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8.
均衡发展是资本市场运行的最佳状态,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份比重过大且不能流通却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到资本市场资金、股票的供求平衡,影响到股价的波动,最张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国外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很重视资本市场上各市场关系的均衡。我们有必要在国有股减持的程序高度、减持步骤及价格的确定等方面体现市场均衡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限售股减持的相关税务法规,分析了资本市场实务中限售股减持税收筹划的多种方法和案例,最终总结当前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的限售股减持税收筹划的实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理性投资者的角度看,估值是大小非减持的重要标准。当市场存在较大泡沫,大小非的减持较为集中,而当市场处于估值合理或者低估以后,大小非减持行为减少,减持成为一种个体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诞生四年多以来,高管减持现象频繁出现。高管减持对创业板市场的影响逐渐成为投资者非常关注的话题。到底什么是导致高管选择减持的原因,市场又如何解读公司高管减持这一信号,本文从理论和文献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有股减持定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股减持对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而减持价格如何确定是市场各方分歧的焦点。本文对现有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价格确定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证券导刊》2008,(11):68-69
经历持续调整之后,目前A股市场已经处于估值的阶段性合理区域,A股市场的基础也依然稳固——至少在08年9月份限售股另一个减持高峰来临以前,我们认为市场中短期仍存在较大的活跃机会。但如果限售股减持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市场阶段反弹后的进一步表现依然难以乐观。  相似文献   

14.
减持新规首次对减持通过定向增发获得股份的行为提出限制,该规定对定增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次减持新规对定增市场的影响主要有:约束上市公司,使其进行合理再融资,优化其再融资结构;促使参与定增市场的投资者理念向价值投资转变;规范了定增基金市场。  相似文献   

15.
在股票交易中,经常有大宗交易的出现。这个交易往往具备数量大、金额多、附带折价率等特点,其动向往往会影响到整个股票的价格。近日,主营服装的搜于特公司吸引了市场关注,在蹭上“口罩概念”后股价一路爆炒,3月9日触及股价顶峰,该日第二大股东广州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原持股10%)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总股本的1.94%。查该上市公司公告,在减持的15个交易日之前,并无该股东减持预披露信息。市场质疑这属于先减持再公告,涉嫌违规。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减持,不论是逢高减持、公司业绩差减持,还是因公司巨额担保或债务到期等造成的资金短缺减持,无一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据统计,沪深两市A股,2011年大股东及高管们减持成交高达5163笔,涉及金额近1000亿元;2012年相关数据分别为3948笔、660亿元,减持之潮一直方兴未艾。尽管减持都经过了合法的程序,但在大股东的疯狂减持行动中,囿于知情权、参与权及话语权的缺失,中小股东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保护,最终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碧生源,一家从媒体变脸到港股变脸一直备受非议的家族企业,多次被爆广告违规、夸大功效,2013年年初,在遭遇大股东连续3日的减持后,股价下跌,市值严重缩水。本文以碧生源为例,通过分析其大股东减持的原因,并探讨大股东减持给公司和中小股东造成的影响以及公司未来的走向等,最后得出启示,提出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可资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逐步扩容,投资者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的卖空交易成为市场消化负面信息的重要机制。本文以高管减持事件窗口期的超额融券量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我国企业高管减持所任职公司股票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估计期,高管减持窗口期超额融券量显著增长,并且减持比例越高或者减持金额越大,超额融券量越高,表明高管减持显著降低了外部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价值预期。进一步研究显示,良好的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降低高管减持对超额融券量的正向影响。本文用超额融券量直观地度量投资者预期变化,丰富和发展了高管减持经济后果的研究,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行为及监管部门完善相关监管规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8,(30):16-17
目前在大小非减持面前,我国券商作为金融中介的主动性得以彰显,他们在既定的框架下通过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为大小非提供包括减持股票在内的各项服务,一方面可以化解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正>在今年4月8日召开的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作了重要讲话。对于市场关注的大股东减持问题,刘士余表示,一些公司一旦上市就超比例减持,大股东清仓走人或者留很少一点比例股权不要了。对于这类公司,刘士余说如果把公司搞坏了,超比例减持你走了,一定会秋后算账。大股东减持问题确实是一个需要市场各方正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限售股解禁数量的增多,大股东减持高潮迭起,不仅进行大股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选取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与高管减持交易行为为样本,依据陆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提供的实验平台,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陆港通能够有效抑制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机制分析发现,陆港通通过吸引更多分析师关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股价同步性,降低了高管减持的超额回报,从而抑制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陆港通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治理效应在公司前期盈余管理为负时更显著。本研究为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类似陆港通交易机制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经验证据,为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监管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