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率:没有走出衰退困境。1992年西欧经济没有取得预期的回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只有1%,仅比1991年高出半个百分点。其中英国、瑞典和芬兰继续衰退,经济增长率仍为负数(分别是-0.75%,-1.5%和-1.5%)。形势较好的国家是法国、奥地利和挪威,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达到2%。其余大多数国家都回升乏力,经济增长率在0.5%至1.5%之间。其中德国、西班牙。  相似文献   

2.
3.
<正> 美国《商业周报》把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2年底建立单一市场称为“20世纪贸易史上最强大的经济地震”。如今,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将于1993年建立欧洲经济区,这场最强大的“经济地震”将会上升为“超级经济地震”。本文仅就欧洲经济区的建立对亚洲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之思考作些评论。一、欧洲经济区的形成欧洲经济区的设想早在1984年便提出来了。当时,两大集团在卢森堡举行部长会议,发表了卢森堡宣言,表示两个组织同意在工业品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双边合作,最终建成一个由18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区。到1989年底、1990年  相似文献   

4.
5.
<正> 德国的统一标志着其经济实力将更加雄厚,国际政治地位将大大提高。德国将在欧洲扮演什么角色,对欧洲的格局和经济将有何影响,这是世人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粗浅探讨。第一,德国统一后,经济实力将会增强,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联邦德国原是西方经济三强之一,为西欧之最。东德原是东欧经济最发达国家。东西德经济虽有差距,但两个德国统一之后,意味着将东西方两个经济强国合而为一,其经济实力自然增强,确实足以令欧洲国家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安。按1988年统计数,东、西德国民生产总值相加约为2.4万亿马克,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3987美元,亦可名列世界前茅;贸易出口达3541亿美元,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贸易顺差为739亿美元,仅次于日本的775亿美元。若以综合国力比较观察,以美国为100,1989年联邦德国为37.7,1990年德  相似文献   

6.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历经衰退、危机和滞胀的困挠,但总的来说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发展。为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简单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或限于生产关系的概念的探讨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从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分析其在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下笔谈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而进行的一种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2年度,欧洲最为引人瞩目的重大事情莫过于欧盟东扩.此次扩大,不仅因为入盟国家多,更因其突破了原来冷战时期的东西欧分界,给冷战后欧洲政治格局带来新的景观而备受世人关注;在东扩列车启程的汽笛声中,我们看到一个新欧洲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8.
9.
<正> 1989年2月1日,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聚会纽约,专门讨论了“欧洲1992”问题。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欧共体在1992年建立统一大市场的计划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说是挑战,是因为国家间边界的阀门一旦打开,企业间的跨国竞争将更趋激烈,说是机遇,是由于大市场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使参加竞争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一句话,1992年大市场是一次对企业生存能力的大检阅: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从1985年提出大市场计划到现在,大市场建设进程已过半。大市场是繁重复杂的系统工程,欧共体和各成员国给予极大的关注,采取了许许多多的措施和法令。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一体化历程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上,回顾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示。对于欧洲一体化历程的经验总结可以粗略地归结为以下几点:合作理念的确定、轴心国家的确立、利益切合点的适时选择、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以及有效的制度约束。针对东亚经济合作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模式,我们不难看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瓶颈在于中日韩的合作和地区利益分配中竞争和互补关系的有效协调。总之,从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看东亚经济一体化,更应该注重确立合作的理念,捐弃前嫌。同时,东亚经济一体化也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用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机制去巩固每一个一体化的成果。对东亚各国而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体化需要的是妥协﹐而不是对立。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一体化的经验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欧洲一体化的经验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许多启示.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应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逐步培养东亚意识、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和经济领域的合作为重点、以中日合作为关键,还要坚持地区开放主义,争取美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欧盟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已经扩大到25个,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区域经济组织.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也面临着国家利益与欧共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欧共体内部与外部政策协调的矛盾;高失业率的矛盾;集体安全问题等的挑战.总的说来其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3.
14.
欧洲的一体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一体化决定政治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是建立在经济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对经济一体化具有反作用。这一关系可以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所印证。因此,结合欧盟目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可以对现阶段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方向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郭磊 《辽宁经济》2005,(9):14-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各国纷纷组成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集团或贸易集团来取代以前以政治军事联盟为基础的经济贸易联盟,并在合作层次上不断升级,在合作规模上积极对外扩展,国际贸易重心也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的单一重心格局,国际贸易集团化发展格局已基本确立。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与变化的典型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EFTA和EU的关系为例,探讨经济一体化组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借助大量的数据和历史资料说明欧洲主流经济一体化对非主流经济一体化的深远影响;同时在评述非主流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基础上,预测非主流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战后的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从一个中心向多中心演变的过程。冷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多中心发展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特点。这些特点目前还在进一步发展。美欧日国际竞争能力的消长出现了有利于美的变化,但其中又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值得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任金秀 《山东经济》2005,21(1):117-119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二者之间是一种互补、互动的关系。中国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游离干地区经济一体化之外,这种状况对中国是极为不利的。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中国应顺应这一形势,抓住机遇,积极签署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9.
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中期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出现新的互动现象,相互依赖理论发现,新型的国家间关系已使相互之间的存在“不能缺少对方”,这对国际关系的权力分配和行为体能力的发挥具有新的意义。东亚地区的现行格局是特定时代国际斗争或权力争夺的产物。9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兴起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但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正在悄悄地发生作用。东亚国际关系和格局正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相互依赖日趋紧密背景下发生着潜在变化。东亚格局中各行为体及其各自内部,在多边互动中为确保自己利益而发掘拓展行动的能力。东亚国际格局处于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必须“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这方面,虽然目前各级各方都在下功夫、求实效,但系统性、有序性还显得不够;理论界往往研究桌一方面和现存问题的多,研究整体和深层次问题的少。该文从国情、省情、市情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对此问题进行了纵深层次和有操作性的思考,提出要着力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即:用“整合”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创造一体化的承载条件;用“互动”的理念,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创造一体化的物质基础;用“并轨”的理念,统筹城乡要素市场,创造一体化的创业空间;用“共享”的理念,统筹城乡利益关系,创造一体化的公共服务;用“平等”的理念,统筹城乡社会建设,创造一体化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