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毋庸置疑。然而,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金融是什么?金融为什么会出现?金融到底为谁服务?是越来越成为精英阶层攫取财富的工具,抑或是国家二次分配的手段,还是应该在缩小贫富差距、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金融活动公平性的伦理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华 《经济经纬》2007,(2):148-150
在世界金融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公平性已经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金融活动的公平问题亦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对中国金融公平性的关注,不只是对金融活动的伦理关注,也是对金融活动自身完善性的表现。在中国现代金融建设中,如何体现金融活动的公平性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新公平/效率观——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结果;公平产生效率,效率反映公平;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公平是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市场经济产生效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国家竞争的首要内容是制度竞争,不可改变的竞争趋势是制度趋同,国家竞争力差异和国富国贫悬殊主要归咎于制度优劣和效能的不同,制度效能与发展质态之间具有高强的可通约性。任何一个能够促进长期和谐繁荣的优好制度,必定是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绝非社会各界所长期普遍认为的相互排斥;这一理性解读具有核心意义和普适价值,从而成为所有优好制度的重大标识。国家制度优劣能够对所有重大发展现象提供令人心悦诚服的深度解释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竞争时代,没有比制度现代化更加重要的事情。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由劣坏向优好的制度转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文明演进的卓越转型,从而跳出发展陷阱并完成发展革命。  相似文献   

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提出政策建议的价值判断基础。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有重大缺陷的、甚至错误的观点。这种观点主导的政策建议对现实中产生的许多不公平现象负有很大的责任,甚至给实践中某些毫不顾及公正的不良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借口。这种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它对“公平”的狭隘的、不恰当的理解,进而赋予效率以一种完全优先于任何其他社会经济目标的追求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是调整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时候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要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思考,就是要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各市场主体呼吁社会公平观,本文从公平原则的各个方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分配与平等分配的区别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只有构建出合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钟坚 《经济前沿》2005,1(2):7-11
公平与效率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稳定性参数和发展性参数,我们的改革与发展目标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建立和完善社会竞争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和社会调节机制,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一个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研究总结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农村非正规金融持续存在的成因,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功能和效率,以及如何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回顾,对有些现点作出简要评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社会信任水平,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凭借“普”“惠”的特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缩小收入差距(经济公平)、释放发展机会(机会公平)促进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居民及农村地区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男性、学历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居民在使用数字普惠金融过程中受益更多。因此,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提升当前普遍较低的社会信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普惠金融的视角来看,消费金融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显得尤为突出,不仅区域发展失衡,而且出现了农村地区消费金融的荒漠化以及面向贫困群体的服务"空洞"。消费金融公平的缺失源于资源配置的经济逻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存在以及转型社会的特点与矛盾。在中共十八大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可以从经济法的社会功能、多维消费金融制度以及金融法制的完善等方面探索消费金融公平发展的法律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金融消费者的公平金融服务获得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民为代表的低收入个人主体和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主体等大量消费者被排斥于主流金融服务之外,背离了公平正义,影响了社会和谐,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发达国家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不同,我国当前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当着力于相对基础一些的公平金融服务获得权,它是化解金融机构相对垄断与金融消费者对其高度依赖之间的矛盾所必需,也是金融机构应当履行更多社会责任的体现。实现金融消费者的公平金融服务获得权,政府的外部干预、立法的健全和完善、工作的重点突出、各项措施的整体推进等都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制度正义的背后是制度由什么样的“人”建立的问题,是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问题。因此,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看,经济体制改革背后应是“人”的力量。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发现市场改革中存在四大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各自对改革有不同态度,构成不同的改革动力和利益目标。指出改革深化所能依靠的是正义力量,阻碍改革的是落后力量、非正义力量。当前改革最大的困难不是效率而是公平,改革的继续深化必须依赖于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絮矩之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新的发展观肩负着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诸多方面的使命,要求公平与效率纳入到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框架之内,从而构成了整个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张力。但事实上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原因在于:环境和资源产权和价格界定不清、可持续发展制度变迁的困难、可持续发展主体的缺失、可持续发展中科技发展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与效率从其一般性考察 ,二者的关系表现为辩证统一。但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期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嬗变 ,对传统公平效率观进行反思与批判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社会发展才能步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主要内容,其实施原则主要以公平优先,同时注重效率.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救助的公平和效率损失也经常是同时发生的,公平和效率的损失造成了社会救助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对受助者不利.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社会政策的调整都是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平衡过程,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首先要研究判断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标准,从而进一步把握两者的动态关系。法治本身具有公平和效率的价值,法治能够以理性的态度,构架社会公平与正义价值观;法治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法治确立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标准,平衡和统一两者关系,才是治理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李辉 《时代经贸》2008,6(1):66-67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已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提出在注重提高效率的同时要加大社会公平的分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姜波 《经济》2006,(10):32-34
近一段时间,关于效率与公平争议不断持续升温。在党中央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要求以后,有人基于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认为这是对实行了十多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的矫正,甚至对一些改革措施也提出质疑。还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范畴,一个是经济政策目标,一个是社会政策目标;一个是初次分配,一个是再次分配;一个是企业的事情,要提高投入产出率,一个政府的事情,要维护社会穗定,等等。  相似文献   

20.
王静 《财经科学》2015,(3):56-65
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传统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而金融功能的提供恰恰是互联网企业能够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扩展传统金融边界的过程中,逐步与商业银行形成负债端快速分流、资产端错位竞争、支付端分庭抗争的局面.随着消费者金融行为的变迁,商业银行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