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彦宏消失了。从2006年2月份,他几乎没有在媒体面前露过面,即便是百度深陷裁员风波时,他也没有出来做过任何解释。李彦宏去了哪里?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李突然出现在了媒体的聚光灯下。在这寒冷的冬天,他不仅为媒体讲述了他2006年的行程,更带来了他2007年的狂妄规划:进军日本搜索市场,与Google及雅虎等巨头在海外展开竞争。他告诉媒体,虽然进军日本的时间表还在制定之中,尽管公司还没有开发出适合日本市场的产品,但已开始聘用日本员工,驻东京分部也在筹建中。这一战略预想的提出,可以说是百度中文搜索王者从本土向海外市场扩张,从中文搜索…  相似文献   

2.
高清敏 《新前程》2006,(9):79-81
这位全日本惟一连续20多年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的人,曾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秘书,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院议员。弃政从商后,他的财富剧增,被媒体称为“具有在日本泡沫经济中仍然保持财富高额增值的魔法”。  相似文献   

3.
唐骏这件事,在美国,他要辞职,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因为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英才》2005,(12)
一个是日本现在首富,一个是日本的首富。—个来自政界,日本前首相中曾根的秘书、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惟一连续近20年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的日本人……这些光环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他的名字叫糸山英太郎。一个出身豪门,他曾掌控1650亿美元的庞大家族产业,远远超过今天的比尔·盖茨,是松下公司的10倍,洛克菲勒集团的4倍;他的西武集团成为控制日本饭店、铁路、百货、游乐等行业的巨头。他曾于1987 -1990年连续4年位列《福布斯》财富排行榜首位。他就是堤义明。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命运轨迹对今天的中国企业家也有  相似文献   

5.
从最近日本国内的舆论来看,日本人开始大谈“国家利益”,投入这场宣传之战的有知名作家、媒体人士,甚至还有设计师和艺术家。在过去的日子里,日本人一直回避“国家利益”这个说法,他们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小国”。日本备受尊敬的作家五木宽之的文章《衰退时代:日本应有的“觉悟”》,呼吁日本人做好心理准备迎接衰退时代,坦然地做一个能够受世界尊重的小国。这  相似文献   

6.
心胸有多宽广,舞台就有多宽大。对一个人而言,心胸的宽广度往往会影响到他学习和进步的潜力,从而影响到他的竞争力。 由于中国的历史,导致我以前对日本人一直很讨厌,几乎没有好感,对日本企业也有很强烈的排斥感,但在34岁以后,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那时我经历了一个特殊的阶段,我在一家做精密马达的公司工作,公司的技术指导都是日本人。由于日本人当时有世界最先进的精密马达的生产技术和  相似文献   

7.
日本1月31日几乎所有媒体都大篇幅报道所谓食用中国生产的速冻饺子造成中毒的事件。日本媒体众口一词怪罪“中国毒饺子”,使日本市场出现了一股“中国食品恐惧症”。日媒体热炒“毒饺子”1月30日,日本最大电视台NHK报道称,从去年12月28日至今,千叶县和兵库县先后出现3起食用中国产速冻饺子后呕吐、腹泻的中毒事件,涉及3个家庭的10人,其中一个5岁女童一度病情危急。目前,这些出现中毒症状的民众已经基本康复。  相似文献   

8.
森稔式冒险     
陈伟 《东方企业家》2008,(10):35-39
尽管众多外国媒体评价森稔不像一个传统的日本企业家,因为他热衷于制造概念。因为他极富想象力,也因为他敢于冒险。中规中矩、按部就班都似乎和这个人没有关系。但是,当我们向这个74岁的老人提出到位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0层、距地面474米处的“观光天阁”拍摄一张一览众山小的照片的时候,老人羞涩地摇了摇头,推说身体不好,难以承受悬空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英才》2003,(4)
没有人敢说他不是一个倔强的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与华特·迪士尼集团有些瓜葛的人,包括媒体、分析家、投资者等,似乎都厌倦了这张老面孔,轰他下课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过。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沉着的个性,这位名叫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siner)的首席执行官不可能在这个神秘的媒体帝国里混到了第20个年头。要知道,已经有不少于一个人向他吆喝:"滚回你的老家去!"  相似文献   

10.
“大前研一的研究之所以重要,在于他向热切想了解日本的西方人,揭示日本策略制订方法的真面目。”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日本的成功之处是在于其战略思想的特点: 有创造性、富于直觉、合于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威廉·爱德华·戴明在管理大师的行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是一个教会日本人关于质量控制并创造日本经济奇迹的美国人,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称他“对日本和美国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2.
“赢在中国”的娱乐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到明星,媒体每年都作为造星工厂打造出几个,但这都是演艺界的明星,当电视用密集的播出方式推出一个人,不管是什么人,他(她)都能成为明星.近两年,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可以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摇身变为一个家喻户晓,可以呼风唤雨的大明星,这就是电视媒体放大的结果.去年,一位出镜率超过任何一位演艺界明星的易中天,我们称他为学者明星,在全民陷入娱乐之时,他的出现可以说广大公众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中国现有的传播渠道中,电视媒体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对质量的认识,与欧美完全不同。”王明舰教授指出,日本人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是精益求精的。据日本神钢集团人力资源株式会社社长增田和朗先生介绍,在日本神钢,质量管理是深入到每一个员工血液中的事情。对于质量的管理,是每一个员工必要的责任。如果一个员工发现任何一个工序上出现了任何一个问题,他都会努力向相关人员指出,直到问题真正解决为止。  相似文献   

14.
杨柳 《英才》2008,(9):40-48
一个低调到极少直面媒体的人,在最近一年间却一直充当重磅新闻的焦点人物。他就是杨国强——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  相似文献   

15.
张建国何许人也?现任中华英才网总裁也。这是一个比媒体上描写、比照片上显示更为年轻的人,他的外表显示出独特的谦和与彬彬有礼。这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人,他的内心有着狼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杰逊 《英才》2003,(4):37-40
没有人敢说他不是一个倔强的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与华特&;#183;迪士尼集团有些瓜葛的人,包括媒体、分析家、投资者等,似乎都厌倦了这张老面孔,轰他下课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过。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沉着的个性,这位名叫迈克尔&;#183;艾斯纳(Michael Esiner)的首席执行官不可能在这个神秘的媒体帝国里混到了第20个年头。要知道,已经有不少于一个人向他吆喝:“滚回你的老家去!”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企业的生命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4岁的横井幸夫先生几年前刚刚从日本东丽工程株式会社退休,跟许多受惠于终身雇佣制的日本雇员一样,他24岁大学毕业进入这家综合性的工程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公司,一直做到退休. 横井幸夫是一个对美国式的彻底的自由主义和竞争主义深恶痛绝的人,他的观点因为颇不同于多数日本人认为的"美国帮助了日本经济的成长"而显得另类甚至偏激.在他看来,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对美国完全自由竞争的引入,导致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两大日本企业的经营支柱的动摇,也破坏了过去的那种日本企业内在关系,这让他觉得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没什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仰融从来都是一个擅于制造梦想的人。尽管他现在还不得不"滞留"在美国,隔洋相望中国这边的风景。 近日,仰融在国内媒体大肆宣讲 他的“新造车梦”,高调得十分突兀。  相似文献   

19.
泽田真治郎,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同时也是日本最大商事企业之一的三井物产驻中国总代表,他于6月18日向媒体公布了2014年版《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白皮书》。  相似文献   

20.
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史上,熊小伟是进入园区创业的第一人。 近年来,在众多的媒体报道中,熊小伟一直是媒体关注的人物: 他,是中国第一个拿到“马可尼勋章”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