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芬  胡汉祥 《经济师》2003,(9):170-170,172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和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揭示出人力资本具有绝对私有性、专用性和异质性等特征 ,这些特征决定了以人力资本为主的企业应具有与传统企业不同的制度安排 :确定人力资本产权、构建强化人力资本作用的治理结构、实行以股票期权制和有限合伙制为主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引入股票期权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晓达 《经济问题》2002,(10):13-14
国企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外盛行的股票期权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好机制。把股票期权制引入国企,可以增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又不增加企业的营运费用,一举数得。经营者获得期权收入,事实上是人力资本的合理报酬。我们应创造条件,重塑企业经营机制,为推动股票期权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央企业和省市重点国企的薪酬激励机制实行股票期权制经济效益好的国企,特别是国企上市公司,可以实行股票期权制。四通集团、联想集团、中国电信、中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关于股票期权制本质的几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点,从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的角度提出了股票期权制本质的新看法,即股票期权制的本质是通过资本市场对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进行计量的一种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实行股票期权制要顺应国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股票期权制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行的激励机制,但在借鉴西方成功的管理经验时,不应忽视我国的现实国情,应冷静地分析我国的市场环境,从而避免好心办坏事。一、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应具备的市场环境所谓经理股票期权是指企业在与经理人签定合同时,授予经理人未来以签定合同时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经理人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可转让,也不能得到股息。要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并真正发挥其作用,首先得具备以下条件。1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必须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股票期权税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领 《经济论坛》2004,(20):88-89
经营者股票期权计划(Executive Stock Option,简称ESOP)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公司激励机制之一。1952年,美国一家叫菲泽尔的公司为了避免公司管理人员的薪金收入大量用于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此后,股票期权便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大行其道,成为现代西方主要的公司激励机制之一,被称之为“金手铐”(Golden Handcuffes)。前500家公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推行的股票期权制,其有效性的发挥是建立在极其完备的假定条件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假定条件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或不足,所以在实践中实行股票期权制可能会带来某种投机性,现在还不能盲目地把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引入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相似文献   

8.
于璐  詹蕾 《当代经济》2006,(22):42-43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推行的股票期权制,其有效性的发挥是建立在极其完备的假定条件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假定条件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或不足,所以在实践中实行股票期权制可能会带来某种投机性,现在还不能盲目地把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引入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相似文献   

9.
张惠忠 《生产力研究》2004,(5):58-59,83
股票期权制 (ESO)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经理人员薪酬激励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 ,我国不少地方开始了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的试点 ,各地做法各异 ,各有特色。本文对此略作胪析 ,希望对我国企业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理股票期权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理股票期权制(ESO)问世至今已有近半年多世纪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其间确实对美国不少企业效率的提高起了促进作用。本分析了股票期权能发挥效用的理论基础之后,列举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企业业债评价体系、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外部市场条件的不完善将会给推行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企业家工作性质的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凯  韩英 《经济纵横》2008,(5):108-110
传统的以年薪制、期股制和股票期权制为代表的企业家薪酬激励机制已不能将企业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企业家薪酬激励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家薪酬激励机制———延期支付式年薪制,并将其与传统的企业家薪酬激励机制做比较,对制定更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家薪酬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艳  陈继超 《当代经济》2006,(15):24-25
20世纪80、90年代,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分配制度的创新,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美国.在我国,2001年3月,财政部选定上市公司"中国联通"和中关村的8家高科技企业作为首批股票期权制试点企业,接着中石化等一些企业也推行了股票期权制度.这一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经理人起到了激励作用,提高了企业绩效,但并没能在我国广泛推广.为什么一种好的分配制度在西方能普遍推广而在我国却不行?结合我国的环境和特殊的国情,一些学者开始思考把可转换债券运用到公司激励机制中去,以解决股票期权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虚拟股票计划是一种假设公司实行股份制,按公认的原则和公式来确定每股收益及估算虚拟的股票价格,以此为基础进行股票期权方案设计。国内创业型公司大多是非上市公司,它们未必可能实施标准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但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现有法规的框架下或框架边缘,更自由地实施各种类型的薪酬方案及股权激励机制。 虚拟股票期权作为人力资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励创业企业家的创业潜能,发挥其人力资本的创造性价值,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利于形成开放式股权结构,不断吸引和稳定优秀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开始使用,在9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为美国经济,尤其是IT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商业周刊》曾载文说,股票期权制曾像魔法一样刺激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因而股票期权也备受推崇,并成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高路 《经济》2000,(11)
记者从10月11日结束的“全国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国家财政部将在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中进行“股票期权制”试点。财政部已经选择了“中国联通”(上市公司)、“联想”、希望等9家企业作为实行“股票期权制”的首批试点单位。下一步,财政部还将在全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中选择一些企业进行试点,选择的标准主要是:企业初始的资本投入较少;资本增值要快,在资本增  相似文献   

16.
虚拟股票期权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太才 《经济师》2002,(6):141-142
股票期权制只适合于股份制企业 ,为了对非股份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 ,文章提出一种被称作为虚拟股票期权制的期权激励制 ,阐述了虚拟股票期权制的基础工作和总体构想 ,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股票期权的实践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理股票期权是市场发达国家推行经理持股计划的普遍方式。股票期权计划与其他持股计划共同构成经理层的长期激励机制,其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核心雇员,推动企业业绩提高等方面都显示出独特高效的优势,因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得以广泛推行,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有效的激励方式。近来在我国,此方式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朱总理在刚刚幕的九届人大四会议上,明确提出国有上市企业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可以试行股票期权制,这为我国大规模推行股票期权打下了决定性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企业激励模式的选择与股票激励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这种人力资本的潜能,是每个公司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来说,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从力资本问题将会越来虎成为制约一个公司滚动式,超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了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的创新,从一个企业的长远角度出发,结合国内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操作实践,我认为,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股票激励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期权制不仅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激励制度 ,更主要的是对经营者人力资本作为要素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进一步认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醒我们今后设计期权制时考虑到解放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这些实质性因素 ,而不是只从期权制的表面上和形式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张静华 《时代经贸》2013,(2):125-125
股权激励主要着眼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在我国,股权激励尚处于起步阶段,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本文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明晰了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之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必然性,并得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有效途径这个结论,由此认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仍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