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行 《粮食经济》2001,(8):33-34
美国粮食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今后十年“世界饲料粮食需求预测”报告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粗粮进口需求最大的国家,因此,中国对今后十年饲料饲料生产的强劲增长势头会造成最大的威胁或是最大可能的威胁。中国在1992-1993年度出口粗粮2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在1994年和1995年,中国曾是主要的粗粮进口国,但是从那以后又变成了净出口国。然而,中国巨大的并且正在不断壮大的中国阶级对肉类和其他高精致面食的需求量可能会超过该国的生产量,因此,中国希望在2007-2008年度进口粗糖多万吨。尽管中国能否实现粗粮自给尚无定论,但是春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不断增加的收入肯定会增加对高质量饮食和更多牲畜与奶制品的需求,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促进更多的粗粮消耗。在1998-2000年间,中国国内饲料粮食消耗已超过其产出,特别是因为人口增长继续产生新的巨大的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2.
受58国政府资助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日前发表了题为《2020年全球粮食展望:趋势、对策和选择》的报告。该报告对今后20年全球16种主要粮食产品的生产、消费和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并且对实施各种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这些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以及在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农业研究、卫生和教育领域增加经费。肉类消费迅猛增长将刺激粮食需求该报告称,在今后20年中,尽管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预计会有所放慢,但是肉类消费的迅猛增长,将会在绝对意义上刺激粮食需求。在过去30年中,一些国家(例如印度)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与人口同步增长;许多国家则越来越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因为国内生产量较少,或者是因为公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从而增加了对食用粮食和饲料粮食的需求。阿根廷、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的粮食出口,近年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随着公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家畜肉类消费量增了一倍,其中鸡肉的消费增长更多;印度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满足了国内粮食需求。在过去20年中,由于供应充足,世界的玉米、稻米和小麦价格下降了50%以上。今后20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需求增长量将占据全球需求增长量的绝大多数,但是增长速度将...  相似文献   

3.
由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世界范围的“绿色革命”,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不但跟上而且超过了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粮食市场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满足市场需求并不意味着能够确保粮食安全。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因为贫困而无力购买粮食,因此世界目前的市场需求并没有体现他们的需要。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93亿,比目前增长50%。世界农业仍将面临能否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的重大挑战。要想掌握世界粮食供求和粮食安全的未来情况,不仅要研究世界粮食市场的短期变化趋势,更要深入研究具有长远影响的推动因素,例如收入增长、人口增长、农业资源、农业技术更新等。深刻了解世界粮食供求现状,深入分析具有长远影响的推动因素,准确预测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粮食供求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正确制定长期的粮食生产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美国饲料委员会近期对世界饲料需求所作的预测,在1993~2003年这十年时间里,世界饲料生产将主要受市场驾驭,饲料消耗将略快于生产。该委员会每年都将发布一次“世界饲料需求预测”,他们对饲料的世界需求和市场情况作出评估后认为,到下世纪世界饲料将增加消耗,饲料贸易将逐步扩大的趋势是颇为“令人乐观’泊9。具体地说,在90年代,世界将更依赖于饲料贸易,只是以放慢而稳步的速度增长。预计占世界饲料贸易大约78%的主要进口商每年将递增进口饲料1.7%,而这一时期的世界饲料总贸易预计将增加ZO%,即从1992-1993年度的8700万…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粮食生产前天今后中国人口将以每年1500万的数量增长,到2030年预计会达到16亿。同时,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改善,吃肉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随之增加。而因人口和经济增长,住房、工...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告称,2002/2003年度,由于天气原因,世界粮食产量将下降,而由于粮食需求增加和库存降低,粮食供应将面临短缺。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大幅度修正了2002年度粮食产量预测,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为18.78亿吨,比上次的预测数下降300万吨。其中,粗粮的产量为9.03亿吨,比去年下降0.3%;小麦的产量为5.78亿吨,比去年下降0.6%。据 FAO 最近的粮食展望报告,今年粮食的减产是1995年以来连续第五次下降。FAO 报告认为,2002/2003年度将是供求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即从供求平衡转为供不应求阶段。FAO 报告指出,因为减产,预计  相似文献   

7.
海外粮情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预测: 2001年世界粮食产量约 18.89亿吨,比上年增长 2%,接近于过去五年粮食的平均产量。其中小麦、大米产量预计与上年持平,粗粮产量增长 4%;全世界人口的粮食总需求为 19.07亿吨,增长 0.3%,其中用于食品消费的粮食达 9.71亿吨,增长 1.1%;供需  相似文献   

8.
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预测报告2008年世界谷物(小麦、粗粮和稻米)产量预计为创记录的21.64亿吨,比2007年增产2.6%。增产大部分来自小麦。2008年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6.47亿吨,比2007年高出6.8%,创下新记录。世界谷物产量如果能够实现预期增长,世界粮食供给形势将有所好转,目前国际市场的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9.
资讯     
未来十年粮价将上涨本刊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公布《2010年到2019年粮食展望》报告说,未来十年世界粮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粮食产量增速虽将放缓但能满足未来长期需求。未来十年粮价将上涨报告说,预计今后十年和1997年至2006年期间相比,小麦和粗粮平均实际价格将上涨15%到40%,蔬菜的平均实际价格将上涨超过40%。畜牧产品方面,报告预计今后十年除猪肉外,其他肉类平均实际  相似文献   

10.
亚洲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地区。二次大战以后.亚洲各国在发展民族经济过程中都把发展农业、解决人民吃饬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许多国家与松区几乎都经历了农业辉煌发展的年代。70年代彻与战前相比,日本的粮食几乎增长了四倍,台湾增长三倍,韩国增长两培。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些都属于“低十平的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处提高,对粮食(包括饲料)需求随之提高,粮食供求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矛盾。196年韩国粮食自给率为94.5ie.到1989年只有40We。日本在1972年时,大米还能格到全部自给.但目前日木良品的自给率仅为46We。粮法…  相似文献   

11.
亚洲曾是世界上农业最大达地区。二次大战以后,亚洲各国以发展民族经济过程中都把发展农业、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许多国家与地区战前相比,日本的粮食几乎增长了四倍,台湾增长三倍,韩国增长两倍。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些都属于“低水平的平衡”。随着\口增加人民生活的提高.对粮食(包括饲料)需求随之提高,粮食供求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矛。1960年韩国粮食自给率为94.5%.到1989年只有40%。日本在1972年时,大米还能做到全部自给.一但目前日本食品的自给率仅为46/。粮食供求关系的新矛与各国政府的政策有很大关系。泰…  相似文献   

12.
1999年6月,国际粮食委员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50次年会,与会人士就当前的世界粮食形势及世界粮食市场展望充分发表了意见。一、当前的世界粮食形势当前脆弱的全球经济、创记录的粮食生产以及坚挺的美元共同酿成了自80年代中期以来最糟的农业危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面临着在今后3年内高达400亿美元,或占世界总出口量15%的农业贸易衰退。粮食价格将在今后两年内保持在目前的低水准上,且不可能在2001年或2002年前出现转机。此期间正在从金融危机中康复的“老虎”经济体的需求不断增长,日益繁荣的印度与中国以及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农产品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ARMEM)基础上,本文分别利用两种方案,对2010年全国及不同区域大米、小麦、玉米的生产和消费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更加开放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可以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发展。正如世界银行(2003)的预计,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作用,将导致中国粮食生产进入长期的恢复性增长阶段。预计2010年,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总产量将由2002年的3.86亿吨增长到4.2亿多吨。但由于需求的增长,2010年的粮食自给率只能达到92%,明显低于中国政府的目标,相应的粮食供需缺口为3500万吨,而在拥有大量库存的2002年,供需缺口为3850万吨。根据预测,粮食缺口的3/5是小麦。中国还将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区域研究结果表明,东南地区的粮食缺口将进一步增加;东北、华北地区,得益于玉米生产快速增长的带动,粮食生产整体上也将实现较快增长;中南地区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将超过消费量的增长;西南和西北地区则继续维持现有的供需缺口。本文在最后还讨论了这一结果对于中国未来粮食政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一、引 言 布朗在书中的观点很明确:中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食物消费的增长,尤其是畜产品的增长,而畜产品的增长必须建立在谷物产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谷物产量增长的潜力却很小,事实上还可能会下降。布朗预言,中国大陆会重演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历史——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几乎所有对小麦和粗粮需求的增长。因此,中国在今后会大量进口粮食,进口量将大大地超出其余国家净出口总量。其结果是粮食短缺,粮价全面上涨,从而导致一部分穷困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特别是低收入粮食进口国的需求将会由于高价而被挤出国际市场。布  相似文献   

15.
微天下     
联合国【粮食安全】粮农组织最新一期《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季度报告指出,今年世界谷物产量预计比2012年增长8%,主要原因是粗粮产量有望提高11%,增长大部分来自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预计其玉米收成将比去年高出27%;2013/2014年度国际谷物贸易量预计比前一年度提高1.6%。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需求用途结构和品种结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从合理营养标准的视角确定人均食物需求,预测了2020年中国主要粮食用途和品种的需求数量。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需求总量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约6.1亿吨;需求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饲料用粮预计达到2.98亿吨,将取代口粮在中国粮食用途中排第一位;玉米需求量预计达到2.3亿吨,将超过稻谷成为未来中国粮食消费的最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但是,城乡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耕地不断减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粮食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越来越显得非常迫切,它是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民族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等制约,粮食基地建设步履缓慢,已成为困扰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地研究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计划实…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经济》2010,(7):37-38
<正>产量:2010年世界谷物产量可能略微有所增长粮农组织对2010年世界谷物产量的首次预测为22.86亿吨,仅略微高于2009年的水平。预计今年小麦减产,粗粮和稻米将增产。  相似文献   

19.
预计2004/05年度全球粗粮产量增加4%,由于欧盟以及前苏联国家粗粮产量提高、美国、南非以及中国玉米增产、加拿大大麦产量提高。预计供应量小幅下降,由于产量增加被期初库存量下降所抵消。期初库存量是自从1975/76年度以来最低。预计全球粗粮消耗量下降,由于饲料小麦供应量增加。由于欧洲出口供应量更加充足,并且北非、中东以及中国进口需求增强,全球粗粮贸易量将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数字粮食     
《中国粮食经济》2004,(6):42-42
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4年世界谷物产量预计增长到创纪录的水平,主要是由于欧洲和前苏联的谷物产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小麦产量预计也将出现6年来的首次增长,粗粮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水平,大米产量也预计出现增长,不过由于人口增长,加上养殖业扩张,谷物消费将继续稳定增长,并且再次超过产量增长的步伐。 2004-05年度世界谷物期末库存预计连续第五年下降,世界谷物库存将会下降一半左右,中国占到其中的大部分降幅,而其他国家小麦和粗粮期末库存实际上年比略有增长。 中国谷物供应持续紧张将对2004-05年度世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预计中国将9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