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璐 《进出口经理人》2007,(6):I0008-I0009
广交会作为“中国第一展”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平台,承载着众多参展企业的贸易梦想。继设立品牌馆之后,第101届广交会又添“进口”元素,广交会的内涵正在逐渐延伸。广交会期间,参展企业同台竞技,纷纷拿出浑身解数,吸引到会采购商;到场观众也抓住良机,分享广交会的信息大餐,几天下来,资源、客户一并收获,不亦乐乎。记者特别选取了几个片断,细数广交会引发的一些新看点。  相似文献   

2.
晓月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5):F0002-F0002
四月羊城,商客云集。为了更好地抓住广交会首届进口展带给我国对外贸易合作的契机,以及应对未来出现的挑战,我校邀请国内外著名外贸专家及企业界精英,于2007年4月28日在新落成的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了“广交会进口展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从第101届起,广交会使用了50年的名字“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新名字比原名多了一个“进”字。一字之增,意味着广交会在以往出口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进口功能,洋货将与“中国制造”在广交会上同台竞技。作为中国第一展会之称的“广交会”,在规  相似文献   

4.
世界500强企业扎堆广交会,希望在中国开拓市场寻找机会在广交会上,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进口展区。在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进口展区,一位已经参加过10届广交会的采购商发出这样的感慨。与以往不同,第110届广交会进口展区的规模空前,大批国际知名企业参展,希望在中国开拓市场、寻找机会。在这些国际参展商的眼中,中国不再仅是世界工厂,更加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巨大市场。  相似文献   

5.
孙晓琴 《大经贸》2007,(8):82-84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持续顺差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在国外的出口企业的眼中,是什么制约了中国扩大进口? 本人借第101届广交会首次设立进口展之机,在2007年4月15日至20日期间向此次进口展参展商发出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9份,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禾日 《大经贸》2006,(11):5
从第101届开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时间赢得掌声雷动。 新名只比原名多了一个“进”字。一字之增,意味着广交会将在以往出口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进口功能,从单一的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届时洋货也将与“中国制造”在广交会上同台竞技。  相似文献   

7.
会展要闻     
《进出口经理人》2007,(5):I0003-I0003
从第101届广交会开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专家指出,此次更名显示出国家更注重贸易双向投资,从实际需求出发,为中外企业提供双向贸易平台所做的努力。更名后的广交会首次设置进口展区,进口商展馆面积达10400平方米,展览面积达5661平方米,有标准展位629个。值得关注的是往届难以迈进广交会门槛的中小企业成规模参会,作为“驻会商务机构”的中国供应商向万家中小企业派发参展券,使这些企业能获得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客商进行对话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四月,花城广州美得让人陶醉,她迎来了第99届广交会,也恰逢广交会举办50周年。我们再次聚焦在“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上。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的 1/5订单由广交会产生,每年的成交额都呈现上升趋势。国内的企业都可以从中挖掘到丰富的商业资源。同时,广交会也为众多的出口企业提供了品牌推广、品牌发布的平台。新一届的广交会有了新气象、新举措,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聚焦能够给予参展企业以回颐、以前瞻、以资讯、以提示,希望能够帮助我们中国外贸人在广交会这个舞台上谱写美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9.
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则享有中国第一展的美誉,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作为中国乃至亚太最成功的地标性展会,每年为广州带来无以计数的经济利益及提供大量的招商引资的机会,所以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广交会成功的经验将对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通过调查,可以确切的了解广交会的筹办、运作及效益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借此可以把该展作为模板来研究学习,同时,我们认为完成一份广交会现状的调研报告也是极具现实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交会增加进口功能的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为改善贸易平衡的诚意。温家宝总理在第100届广交会上宣布,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承载百届辉煌,  相似文献   

11.
广交会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简称,始于1957年春,迄今为止已有近60年历史。它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平台,亦被称作“华夏第一展”。广交会的每一个变化,都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和晴雨表,它的成交情况成为分析判断中国外贸走势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交会历经50余载,开创百届辉煌,被誉为“中国第一展”。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历史性地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其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艾薇 《大经贸》2009,(10):82-83
广交会作为“中国第一展”,对经济的巨大拉动有目共睹。商界人士感叹:“广交会已自成一个产业!”那么它对广州的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和中山大学合作的“广交会区域经济拉动效益研究项目”,于10月14日召开的第106届广交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详尽答案。  相似文献   

14.
正本期网络专题的主题是"大幕启兮展飞扬"。在这期专题中,我们对第115届广交会进行了回顾。我们梳理了本届广交会的创新思路,从制定创新概念的发展规划到举办推介活动,再到组织现场服务,从与往届规模和交易额同比变化不大的枯燥数字中发现亮点,逐步使其办展理念上的关键动作变得清晰。外贸压力下的逆水行舟第115届广交会第三期于5月5日结束,这场具有强烈的中国外贸走势指标意义的专业展会终于落下帷幕。从本届广交会中三期展会的交易  相似文献   

15.
卢小平 《大经贸》2007,(6):36-38
大约50年前,有人曾提出过中国经济20年超英赶美,结果可想而知.50年后的今天,中国外贸超德赶美却有可能成为现实--本刊记者从4月28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广交会进口展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研讨会"上获悉,根据研究,预计今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能够达到2.1万亿美元,增速在2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相似文献   

16.
10月,“中国第一展”——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迎来100届华诞,在这金秋时节,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外贸人在品味着收获的喜悦。五十年的匆匆岁月里,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蓬勃发展的每一个足印,也在与外贸人如影随形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如今,参加广交会已经成为中国外贸企业无法割舍的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5日,2021年第129届"线上"广交会正式开播。广交会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潍柴雷沃重工已连续参加了三十多届广交会。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127届广交会开始采取了线上办展的模式,潍柴雷沃重工也都积极参与,并认真筹备第129届线上广交会。在本次广交会上,潍柴雷沃重工提前准备了包括农业装备、工程机械等多款新产品。其中,  相似文献   

18.
10月15日晚上,美丽的羊城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式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宣布,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扩大进口,增加出口,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欢迎更多的各国工商界人士和其他各界朋友们前来参加.至此,过去数月在外经贸界的传言终于得到证实.广交会更名引起国内外经贸界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广交会将从单一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口和出口双向交易平台.从此,广交会在第二个百届中将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卢小平 《大经贸》2006,(11):72-73
10月15日晚上,美丽的羊城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式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宣布,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扩大进口,增加出口,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欢迎更多的各国工商界人士和其他各界朋友们前来参加。至此,过去数月在外经贸界的传言终于得到证实。广交会更名引起国内外经贸界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广交会将从单一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口和出口双向交易平台。从此,广交会在第二个百届中将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15日,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中国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吴仪等出席开幕式。温家宝宣布:“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扩大进口,增加出口,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