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立波 《全国商情》2010,(6):27-28,43
本文根据1996年~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相邻省份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也可能存在空间效应。利用30个省市1999—2008年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析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作用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为分析对象,采用利率的条件方差来度量利率的不确定性,使用GARCH-M模型分别刻画我国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并进一步研究了利率风险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风险对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具有滞后的促进作用;在负利率和零利率的年份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均对利率风险过于敏感,但实际消费并不完全与之相吻合.因此,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规避利率风险,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城镇居民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分阶段实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法律制度以及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成熟,是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是一种重要的趋势外推预测方法,作者以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预测为例,说明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方法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城镇居民住宅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2000-2006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住宅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作者认为,住宅供给结构不合理和住宅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城镇住宅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城镇居民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2000~2006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镇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房地产供给结构不舍理和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城镇住宅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扩展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预测方法和提高预测精度为目标,采用变起点对传统GM(1,1)模型进行改进,改进过程为建立一个预测模型群,改进结果为从预测模型群中挑选精度最高、拟合程度最好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应用的确提高了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较大地增强了预测的可操作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9.
以扩展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预测方法和提高预测精度为目标,采用变起点模型对传统GM(1,1)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建立一个预测模型群,从中挑选精度最高、拟合程度最好的模型作为后续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应用的确提高了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的预测模型的残差进行分类,计算转移概率矩阵,从而得出由区间和概率组成的预测范围,较大的增强了预测的可操作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解放后至2006年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3个不同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利用1992—2006年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价格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市场条件的完善有助于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增长;以2006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全年乳制品消费支出、乳制品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人均奶类消费量5个指标对城镇居民奶类消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划分为4类;最后提出了增加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