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十一黄金周又快到了,这是非典过后的第一个长假,无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在期待。今年可谓是一个多事之秋,非典、121号文件、《解释》等都给楼市带来不小的震荡。面对即将到来长假,广州房地产市场将会在营销策略上作出何种改变、推出什么样的产品来吸引市场?“五一”期间被非典憋在广州的消费者还是否愿意留守?楼市又能否重温往日红火的旧梦呢?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沉寂后,各大商业银行再次向房地产企业频频抛出“橄榄枝”、 无论是中信银行REITs“微观”实验、夹层融资,还是建设银行的“个人房贷证券化”、农业银行的“接力房贷”,抑或中国银行的“直客式房贷”、招商银行的“个人循环授信业务”、深发展银行的“双周供贷款”……个中无不渗透出一个信号:房地产信贷再次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抢的肥肉。 各大银行的垂青能否令笼罩在地产商头上的黯淡色彩逐渐消退?地产“钱途”会否柳暗花明? 《房地产导刊》近日联手中信银行,并邀请了银行界、地产界重量级人物,从不同角度,详细剖解各大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房屋按揭贷款、融资平台等方面的多元化创新之举,破解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之困局。 在实务操作者与专家的谈锋中,不难发现,银行高高筑起的融资门槛正在悄悄下降,而“嫌贫爱富”的银行将更钟情于优质资信企业,那些发展能力强、开发业绩好、有一定品牌优势、经营规范、信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更将“钱景”辉煌!  相似文献   

3.
“取消强制个人住房贷款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免律师见证费、购买第二套住房可以办理按揭、商铺按揭细则列入议事日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可享受九折优惠”等有关个人住房贷款的利好消息相继从各大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口中传出。一时间,个人住房贷款开始松绑的消息传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往年的“黄金周”似乎成了开发商的蜜月期,无论是别墅豪宅还是普通住宅,无论是商铺还是酒店公寓均呈旺销之势。令大小开发商赚个盘满钵溢,在梦里都偷着乐。然而,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夕,广州楼市却透着一丝黎明前的安静。与往年楼市广告满天飞的场景不同,今年楼市广告出奇的平淡,广州楼市的“缺货”成了开发商和中介代理商挂在嘴边最多的词,这更让消费者对楼市愈发的看不懂。房价是“跌”还是“涨”,这个房地产市场永恒的话题,如今不仅刺痛着开发商的神经,更是让消费者揪着心。究其原因,在于今年的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房贷利率调整、房地产税将要开征、国务院稳定房价的“八条意见”都在刺激着“虚火在烧”、居高不下的房价。一时间,未来房价是上行还是下落的争论多了起来,市场上的声音也不像去年那么一致,高唱持续走高者有之,浅吟平稳者有之,立论缓慢下跌者亦有之。虽说政策年年有,影响面也不可小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关系成为主导市场的主因。土地供应不足导致出货量少的逻辑,似乎注定了今年的广州房价只有往上涨这“华山一条路”可走了?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房地产发展“是否存在泡沫”之争已持续了段时间.不论最终的结论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争论及市场各参与主体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多少会对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影响。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地位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在武汉这个特大中部城市.楼市价格或许有不健康的因素.但还远没达到泡沫的阶段。受“泡沫之争”的影响.相对2004年武汉楼市令同行振奋的较大涨幅,  相似文献   

6.
最近五年来,伴随着我国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6亿元上升到2003年底的1.2万亿元。尽管国内商业银行的房贷坏账大都控制在0.1%到0.2%之间,但是由于基数大,拖欠贷款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催款成本越来越高。据某机构2003年11月不完全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  相似文献   

7.
新政以来,政府重拳出击楼市,楼市下行趋势渐渐显山露水,而以房地产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放贷风险也随之升高。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房贷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扩张,至今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楼市波动周期的考验,因:此,增强对房贷风险的判断和防控被提上银行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为“房贷新政策”)对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七大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贷款条件。综合来看,央行“房贷新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从2001年底以来,在经济学界、房地产界以及政府决策部门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二是2002年底,央行对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进行了大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因此,央行“房贷新政策”的推出,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明确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9.
《湖南房地产》2003,(7):26-28
央行6月1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开发商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七大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几乎囊括了一个房地产项目人建到销的各个环节。央行的信贷紧缩政策一经发布,便在房地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房地产开发商们普遍感到资金的压力。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开放,目前看来尚待时日,但新政策引发出的业界震动,透露出房地产企业对国内多渠道融资的渴望,政府及银行系统是否会有新的跟进措施,几乎成了目前业界及房地产企业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进入三月以来.全国楼市出现了销量回升的”回暖”景象,深圳、广州、上海尤为明显。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同时.随着这些城市房地产销量的回升,一些开发商又悄然收回打折优惠,甚至迫不及待地变相涨价。这又令人忧心不已。究竟怎样认识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销量的回升?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这轮周期下行是否已见“底”,走出了下行通道?  相似文献   

11.
央行房贷新政策引发“地震” 看过中国电影《大腕》的人们一定还记得,片中疯人院里一个地产商说:“开发房地产,一个字儿——贵”,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就这一个“贵”字,演绎了中国人多少的喜怒哀乐。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颁布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  相似文献   

12.
台湾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目前价位仅为10年前的一半。为促进房地产交易,减轻购房者负担,台湾当局采取了若干购房优惠贷款措施。 (一)推出多种优惠房贷 台湾当局于2000年8月推出了两项优惠房贷——“2000亿元优惠购屋专案贷款”和“1200亿元青年优惠房屋贷款”(注:按汇率换算,4.1元新台币合1元人民币)。该两项贷款均依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导刊》2005,(18):42-43
今年可谓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年,“拐点”、“分水岭”,这是各家媒体或专家对新政下广州楼市预测用得最多的词之一,也反映新政对楼市影响之大。因此6月楼市,业界小心翼翼,不像以前一样没拿到预售证也统统入市,加上新政策更是一个接一个,市场也有一定的观望之风,所以楼市提前进入了休整期,但随着广州楼市楼价平稳上升,发展商终于放下心头大石。 从7月份广州楼市淡季开始,纷纷推出新盘新货,例如雅居乐南湖半岛别墅、祈福新村活力花园的二期、荷塘月色二期、历德雅舍新一期单位、盈彩美居全新一期”菁品”、朗晴居“朗晴·大学印象”等新货都会在7月推出,珠江地产马赛国际也在7月份正式发售。而且富力天河华庭等楼盘也在8月份开始做推广,广州楼市迎来盛夏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楼市拐点情景下,房地产市场的营销策略需要哪些变化或者调整?”“当前的房地产营销环境,充斥着‘拿来主义’的抄袭之风,而原创广告的现状如何,出路又何在?”  相似文献   

15.
《东南置业》2007,(9):38-38
次级房贷危机让“提高房贷首付”的声音再一次响彻楼市,近日各媒体纷纷援引银监会高层关于提高房贷首付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提高房贷首付”真的是杀手锏吗?一旦提高首付将对楼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房地产价格持续迅猛上涨,央行多次提高房贷利率,借款人的偿付压力增大。与此同时,面对房价上涨压力,许多本应在几年后购房的人纷纷加入购房者一族。普通居民为保值增值投资购房的也越来越多。虚高的楼市泡沫,不但让广大购房者背负了沉重的还贷包袱,也让银行系统的按揭贷款危机暗流涌动。不断的加息,已经让普通购房者处境每况愈下,如果楼市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势必导致大规模的“断供潮”,房贷危机其实离中国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7.
失速的房贷     
易宪容 《英才》2008,(7):33-33
当前房地产市场争论最多的,是所谓“百日剧变论”。其理由在于,由于今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少开发商将面对资金链断裂的可能。年初,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就称,如果不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那么就会有不少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但实际上,半年过去了,尽管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破产”的预言似乎并未应验。  相似文献   

18.
“6月份以后,对房地产商的委托贷款利率已经达到15%,现在则摸高到18%,与地下钱庄的借贷利率相差无几。”上海一位参加多起房地产委托贷款业务操作的投资公司老总摇摇头说。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开发商资金链普遍吃紧,包括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也不得不寻求这种数倍于正常利率的贷款。 俗话说“一文钱逼死英雄汉”,中国房地产业因为连年透支式的畸形发展,终于尝到了资金匮乏的苦果。  相似文献   

19.
任何金融业务的核心问题都是风险问题,个人住房贷款也不例外。在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应当全面检讨住房按揭贷款质量及风险,可以说,如不全面检讨中国的银行体系按揭贷款,不打破目前国内的银行体系中“住房按揭贷款为优质资产”的神话,那么中国金融体系将可能面临类似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危机。由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一旦房地产抵押贷款潜在风险集中暴露,将对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近期中国楼市的信息,又如雾里看花:一些主要被房地产广告养着的地方媒体,特别是房地产专业媒体,一直在炒作“楼市回暖”、“房价回升,持续上涨”、“楼市进入黄金期”等等;而一些全国性媒体经调查后却发现,一、二线城市房市经过春节前后短暂“小阳春”后又已走疲,量价下滑,5月份北京楼市成交量骤降14%。到底谁讲的可信?笔者综合多方信息认为:“楼市回升”、“房价持续上涨”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开发商、经纪公司、地方政府的房地产部门和房地产媒体为核心的房地产利益集团的人为做市虚炒,企图诱使人们去买涨炒房。这种虚炒的“升势”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