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雪松 《活力》2011,(6):262-262
作为诸多新闻品种的一种,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再现当时的景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作一名记者,不能没有新闻敏感,但新闻敏感又不会凭空而来,往往又与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有密切关系.没有新闻敏感,就会把有价值的新闻漏掉,没有社会责任感,即使抓住了新闻,写出来的东西也缺少分量.记者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抢发、早发、连发,除了新闻敏感外,就是社会责任感.一个事件发生了,记者总是要注意挖掘它的社会意义,力图给人以启发.社会意义挖掘出来了,人们从中得到了启发,有所收获,记者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闻发言人,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本文主要针对"新闻发言人如何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思考,主要从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位、新闻发言人必须遵循的原则以及新闻发言人发言时应讲究的语言艺术这三个方面做了分析阐述,愿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4.
刘春生 《活力》2011,(3):130-130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与新闻事件或重大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电视专用技术设备直接从新闻事件现场传播出来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是一个基于环境、事件、人物,利用视音频技术来采集、合成、传输电视信号的庞大综合系统。一个电视现场直播是否成功,能否取得更加良好的传播效果。记者尤为重要。新闻现场直播对记者有几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亮亮 《活力》2012,(10):209-209
现代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存在新闻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虚假新闻具体指未能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真实,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新时代背景下,虚假新闻表现逐渐多元化。 一、假新闻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新闻人受利益的驱使,编造新闻。曾经轰动一时的“华南虎照事件”,表象是个别记者受利益驱使,虚构出野生华南虎存在的“新闻”,其实质则是当地对巨大的旅游经济的期望使然,是经济利益催生了假新闻。  相似文献   

6.
高春喜 《活力》2011,(12):177-177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他们不喜欢长篇大论,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最新、最好、最快的信息,所以现场短新闻以独具魅力的传播方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与新闻事件或重大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电视专用技术设备直接从新闻事件现场传播出来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是一个基于环境、事件、人物,利用视音频技术来采集、合成、传输电视信号的庞大综合系统.一个电视现场直播是否成功,能否取得更加良好的传播效果,记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左楠 《活力》2009,(13)
深度报道作为报纸的一种新闻写作形式,因其详细报道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对同一事件社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全景式深层次的披露,而备受读者关注.在深度报道中,新闻性、调查性、解释性和分析性都需要通过记者的视角体现出来,因此,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剖析力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金伟群 《活力》2012,(23):84-84
一提到"无冕之王"、"党的喉舌",大家立即就会想到记者,是的,记者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产物,前期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不同媒体的记者在获取关于新闻事件信息时都要进行采访,相对于广播、报纸,电视新闻采访有着画面、声音、场景的配合特点,现场感强.这就要求,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的记者要具备一些特别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渠波 《活力》2012,(19):124-124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为了深刻理解生活,通过自己亲身所经历、所体验某一行业的工作或某一具体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报道的采访方式.目前,因体验式采访对事件地挖掘有深度,更鲜活,更直接,由此写出的报道内容新颖,生动活泼,更具可读性,更具贴近性,而被新闻从业者广泛采用.但在进行体验式采访中,记者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同时作为新闻信息的传递者,应当在采访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莹  张金鸣 《活力》2011,(13):70-70
公民记者,又叫“民间记者”,为主流媒体以外的人,或自身为主流媒体的记者,但以独立身份发声的人,所做出的报导和评论。信息全球化,网络普及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在新闻事件传播中涌现,且作用不容小觑,互联网见证了公民意识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沈德新 《活力》2011,(12):230-230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3.
李艳丽  魏绪东 《活力》2006,(3):188-188
古人云:“力贵齐,智贵捷。”一个优秀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灵敏的新闻嗅觉,从而及时、敏锐地认知新闻信息。这种嗅觉就是所谓的新闻敏感,即新闻记者能迅速地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能力,亦是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或者说,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的能力。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相似文献   

14.
杨平 《活力》2013,(6):72-72
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不仅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两者相融,相得益彰。新闻节目大致分为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一般来说,民生新闻是最受百姓关注的新闻。民生新闻当中出镜记者责任重大。可从非语言表达、有声语言表达两方面来阐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出镜记者得体的非语言表达是帮助新闻信息传递的技巧之一。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的作用除了将新闻现场的信息有技巧的传达给受众之外,还要链接新闻背景,点评新闻事件,因此,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片形式中的一分子仅仅是出镜记者作用的一部分。非语言和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加上记者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的要素。  相似文献   

15.
宁祥和 《活力》2010,(6):199-199
何谓新闻:新闻是指正在发生的事情。新闻需要评论吗?当然。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无论是现场的目击者、当事的采访者还是看电视读报纸的受众者,对新闻事件本身肯定有自己的相应的看法。观后感、读后感,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发生后所引发的评论。如果一条新闻播发后,受众没有任何的看法想法,毫无疑问,这肯定不会是一条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的接受信息的来源多样丰富。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电视事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电视荧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大批热爱电视事业的新闻及个类节目主持人成为电视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新闻出镜记者,每一次出现在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都能够准确、及时、真实的把现场情况进行传达,使受众接收到了良好的视听信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谷小娟  颜雪梅 《活力》2011,(6):243-243
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后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在发生之前大多没有先兆、不可预测或难以预测,而且发生后场面转瞬即逝。在事发时间、地点、性质无法提前得知的情况下,要搞好突发性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马志 《活力》2012,(9):54-54
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拍摄中,要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掌握现场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新闻事实,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新闻敏感度,善于在现场及时抓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的现场气氛,用充满活力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相似文献   

19.
"活动营销"又称事件营销.是指企业在真实且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苏海丽  薛飞 《活力》2005,(7):228-228
现场采访是指记者置身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在现场采访中,记者的表情与观众的感受是同步的,情绪随着事件现场的时空变化而起伏跌宕。记者的言行举止影响着观众,调动着观众的情绪。那么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新闻事件圆满地报道给观众呢?这就需要记者的心、眼、情的全方位投入,即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要做到对新闻事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