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在其文本世界里再现了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压迫与思想上的侵蚀,重新书写了被白人垄断话语歪曲、抹煞的黑人历史,恢复了黑人在多元共存的当代美国社会中应当拥有的地位和话语权.她在回归黑人文化传统的同时又以博大的视野超越了种族关怀,使其小说充满了同情、希望和力量.她对黑人文化传统的探索与再创造,本身就是对黑人文化本位的顽强坚持,她的最大贡献在于重新建构了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
师本对话指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师本深层次对话是商务阅读教学成功的保证。较之于传统备课,师本对话能让文本更具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从读者、编者、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教师深度与文本对话,既可以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和《殿堂》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相关,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小说里却使用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美国黑人乡村口语和规范美国语。这种跨文本的语言策略客观地映射出黑人英语和黑人文学的发展轨迹,隐喻黑人和白人、边远群体和主流社会最终的融合、团结与平等,张扬出妇女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作家渴求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艾丽丝·沃克通过文学创作为一直被忽视的美国黑人妇女代言,从而赋予了她们现身和立言的权利.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对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从文本和语境二元对立的关系中阐释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和历史,揭示出黑人群众是如何在社会进步中实现精神成长的.同时,也揭示出作者对黑人运动的团结问题的期待和向往.  相似文献   

5.
艾丽斯·沃克的文学创造与大多数黑人作家、女性主义作家存在着许多的异同,以爱与救赎为灵魂的妇女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在文本的写作技巧上摒弃传统叙事手法的诸多特色,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和创新,运用多元的、碎片化的结构框架,更为有效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并在女性主义叙事学意义上有所建树.沃克所的“妇女主义”是一种跨越种族藩篱和性别的美好世界,进而颠覆了黑人的文化史.  相似文献   

6.
翻译包涵着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对抗、对话与融合。译者应发挥主体性作用,既要传达原文本的文字意义,更应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物,兼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已成为当今文化研究领域的焦点。它能够体现文本与文本之间相互关联的异质特性,构建不同文本之间凌驾于意识形态和社会语境之上的思维对话。在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由于互文性既不存在意义的中心,也不存在一个超然的观察点,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从单一视角或纬度去孤立地对待文学文本,任何试图分析或解释文本的人,都必须参与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双译本的人物对话语言翻译,就是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分析原著中对话者使用的词章及所在语境进行话语解读,并同译文本相对照以分析译文本的意义,并判断其是否深入接近文本,展示文本深层潜质。在研究中,我们对原文本和译本的双重视野进行融合和比较,反过来有可能借助译者的力量去唤醒文本中沉睡的或被忽略的意义,发掘和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多重阐释。  相似文献   

9.
以托妮·莫里森为典型代表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依托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凭借女性敏锐的文学感悟,书写着黑人妇女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实现梦想、寻求自我的心路历程。《最蓝的眼睛》中渴望拥有一双蓝眼睛的黑人女孩是文化殖民语境下少数族裔审美异化和灵魂扭曲的缩影。黑人的自我憎恨、否定和对民族文化的叛离,使他们沦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托妮·莫里森突破了黑人女性无以言说的境地,呼唤黑人民族的精神警醒,以强烈的自决意志,去探寻"非边缘化"和"重建中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春天的心》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林庚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试图运用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分析了这个看似简单的文本所蕴含着的对立、张力、反讽等,揭示了现代人与现实人生的紧张对话关系,以及精神世界的孤独感与荒芜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公文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写作活动,而且隐含着一个社会文化制度和社会阶层之间对话方式的公务行为。文本规范与语言通约的程度,反映了公文作者对这一制度和方式的理解和遵从程度。在目前大众写作正处于私语化趋势,社会交往语言正呈现出失衡状态的情况下,提高公文写作的文本规范与语言通约程度,不仅可以降低私语化的影响,消除公文文本语言的混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还会有助于健康的写作风气与合理的社会交往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Fairclough的话语观的观照下,从文本向度入手,对几段医疗对话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指出了语言在建构社会关系和“自我”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当代最为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很多都涉及了黑人女性主义。因此,论文将围绕托妮·莫里森作品中所涉及的黑人女性主义展开讨论。具体来说,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满了黑人的智慧,主要描述了黑人女性在社会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她们所做出的悲壮抗争,并根据科林斯和格里芬关于黑人女性安全空间的理论基础,有创见性地提出了要构建属于黑人女性的安全空间,以此来解决黑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倡导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的教学。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缺乏对对话教学理论的科学认识等原因,使对话教学理论在走向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阻碍了对话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推进。因而,通过创设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设置有效的对话话题,在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秀拉》是托尼·莫里森优秀代表的作品。小说塑造以黑人为中心的“底层”世界里的黑人生存的现状,特别是黑人女性的艰难处境。本文通过秀拉、奈尔和夏德拉克的行为揭露黑人悲惨的生活遭遇和黑人本身所具有的厚重的黑人文化来寻找一条黑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日用家当》(Everyday Use)是公认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文章的细节描写寓意深刻。本文以文中的细节描写为切入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的象征意义。"百衲被"是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记忆、凝聚、传承、超越,进而逐步取代了"大熔炉"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母亲从一个最为普通的、最为朴素的妇女劳动者发展成了一个对不纯粹的肤浅黑人文化运动的摒弃者,一个黑人伤痛文化的主动接受者与捍卫者,象征着黑人民族文化记忆的彻底顿悟与觉醒。大女儿Dee是一个"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的激进者和盲目追随者"的典型代表,而Maggie则是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最佳继承人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17.
契诃夫戏剧《樱桃园》中群体形象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每个人都沉浸于自己的话语世界,拒绝与他人展开对话,使得群体之间言语颇为滑稽;他人不合时宜的突然插话,使"对话"变成闹剧,令人啼笑皆非;群体间偶尔的混乱对话,给读者以荒诞之感。"拒绝对话""偶尔插话"和"混乱对话"的表征,是《樱桃园》创作的特殊表达,呈现了群体间的"非对话性"特征,折射出契诃夫对生活样态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8.
非洲的历史大多是宗主国所书写的,种族隔离时期的审查制度使非洲的历史书写更加陷入失语状态。《我儿子的故事》中戈迪默改变传统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让一位黑人青年作为主要叙述者,并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加入不同肤色人物的自由间接引语,消解帝国历史书写的霸权,同时以艾拉和贝比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推翻了第三世界女性父权化和殖民化的命运,书写了非洲女性的历史。帝国大写历史的消解和黑人女性主体地位的建构在解构白人中心主义的同时达到了反写南非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对话理论(Dialogue Theory)是一种哲学理论,也是一种文艺理论,在西方理论界享有盛誉.将其引入教育领域,有助于深入理解对话教学本质和对话教学的必要性,并可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作为哲学理论,它聚焦于自我与他人关系,而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存在意义、自我主体建构离不开他人视角,离不开与他人对话交流,对话是人类生活实质,在人类一切行为中都存在对话.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建构,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要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在教育对话中,他们的智力潜质才能得到开发,他们的人格才能外显并得到教育资源的关照.作为文艺理论,它仍然体现着哲学思想,但文艺的固有元素还拓宽了对话的视域,在探讨对话教学时也增加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艾丽斯·沃克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妇女主义理论主张建立姐妹情谊和女性联盟,并团结黑人男性.因此,她的作品不仅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恢复和重建身份意识和自我价值,而且成功塑造了寻找灵魂回归和获得心灵救赎的黑人男性形象.同时,她对于黑人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也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