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距离北京、天津最近的省会城市石家庄,不仅仅是人口大市,也是劳动力输出大市。如何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的积极作用,保护派遣者的合法权益,是石家庄市经济发展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本文作者向身边已经工作的同学询问不同的石家庄单位的劳务派遣情况,并在生活中与部分劳动者进行交流沟通,希望可以对石家庄市劳务派遣制度实施情况有所发现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钟燕群日前强调:“对于规范劳务派遣工问题。工会不仅声音要大一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探索如何帮助政府、企业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企业进行制度设计。使劳务派遣用工恢复其应有的本质.使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利益得到最根本的保障。”据悉.上海市总工会在经过对多个行业(产业)工会进行深入调研后,确定了这样的思路:探索建立劳务派遣单位工会与用工单位工会都要积极吸纳劳务工人会的双轨制人会、都要主动维护劳务工合法权益的双向维权机制。同时,他们为这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工作选定了突破口: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从国企做起。上海市副市长姜平日前在市政府召开了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上海力争用2到3年时间逐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业的超前发展及现有法律规制不足,使其在市场准入、同工同酬的适用以及派遣范围、期限等方面规制的实现面临较大的阻碍。劳务派遣行业的泛派遣和滥派遣,难以起到促进就业的实然功能。为避免该状态的持续恶化,须完善劳务派遣单位主体的资格准入规范,强化同工同酬作为平等原则的立法规制理念,引入劳务派遣保障金制度,列举禁止性的劳务派遣规制,明确规范劳务派遣期限。  相似文献   

4.
孙海娟 《企业导报》2013,(2):183-184
劳务派遣在世界范围已经普遍存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已遍及全国。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雇佣形态对企业在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劳务派遣的含义及结构进行研究,详细介绍劳务派遣的特征及三方关系结构;然后主要从企业用工的角度对劳务派遣进行分析,解释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的主要原因,分析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的情况,以及劳务派遣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最后是研究的结论,由于我国劳务派遣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使得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时也将面临一定得风险,因此用人单位在决定采取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时,应该树立风险管理的思想,从而避免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后,输送或派遣劳动者到具体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确立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在理解和分析现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这一制度在中国的长期健全和完善过程,本着有利于保护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和谐发展的目标,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通过将员工派送到用工单位的方式进行的劳务活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涉税问题及劳务派遣行业税收征管现状,对劳务派遣行业税收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旨在使我国劳务派遣行业税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劳务派遣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一种可行的途径。本文依据四川省的177个样本,研究了失地农民劳务派遣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员工流动的组织行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动机在其感知差距和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工作满意度对感知差距影响组织承诺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还为提升失地农民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如下管理建议:加强用工企业、劳务派遣机构和派遣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派遣组织的信用评级;重点进行菜单式、定向式培训;努力搞好以工作动机为中心的沟通管理。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新的用工方式,是劳务派遣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推荐符合用人单位条件的人员并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活动。本文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劳务派遣行为的含义,明确了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劳动合同法>规制劳务派遣制度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其对劳务派遣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最后结合实际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存在问题三方面对<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也称人才派遣或者人才租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劳务派遣可以作为一种用工形式,而对于员工来说,它则是一种就业方式,同样对于派遣机构来说,劳务派遣则被看作是一种经营活动。同劳务派遣一样,劳务外包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何将这种特殊的雇佣关系处理好、做好防范工作是有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立法,以弥补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不足。《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这种就业形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同工不同酬已经成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严重侵犯了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劳务派遣是一把双刃剑,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督促劳务派遣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本文中,通过对劳务派遣工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同工同酬方面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劳务派遣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对策解决劳务派遣工同工报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其因灵活多样,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用工风险低等优势被广大企业认可。然而,当企业在享受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带来便利的同时,在用工过程及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劳务派遣员工整体素质不高、队伍稳定性不强、对用工单位归属感低等。以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制造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更符合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科学管理对策,旨在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对制造企业的积极作用,为解决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相关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劳务派遣用工风险这个话题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关系概述、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风险、企业防范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措施,以期望对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防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颜东岳 《中国就业》2012,(10):58-58
洪梅:我于2012年1月1日与一家劳务派遣中心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一周后,我即被派往到一家公司上班。两个月前,公司得知我已怀孕60天,因担心我此后会影响工作,遂不顾我反对坚持将我退回给劳务派遣中心。而劳务派遣中心既没有为我另行安排工作,也以我没有做事为由一直拒发工资,甚至提出要与我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劳务派遣中心的做法对吗?律师:劳务派遣中心的做法是错误的。一方面,劳务派遣中心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是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用工制度的不断革新,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用工形式和就业方式在我国逐渐兴起,且得到快速发展.最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以来,为实现在2016年3月1日将劳务派遣用工比例降至规定的10%以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本文通过探究新法颁布后劳务派遣制度在实际执行层面遭遇的突出问题,并探求规范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可行性对策,以促进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符合市场需求的特殊用工方式,即满足企业弹性用工的寻求,也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劳务派遣的过程中,农民工作为劳务派遣员工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通过分析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必要性,阐述我国劳务派遣领域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说明《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深圳作为在中国率先兴起的劳务派遣机制,近几年劳务派遣业务的持续发展已经为个劳务派遣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深圳劳务派遣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劳务派遣企业在近年的发展中日益雄大起来,许多小微劳务派遣公司在人力资源行业中快速兴起。本文以深圳某小微型的劳务派公司的营销战略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该公司在劳务派遣方面的营销策略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公司劳务派遣管理模式、完善劳务派遣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公司劳务派遣文化等三个方面对该劳务派遣企业营销策略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而劳务工与企业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事管理管理模式的转变,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成为解决企业用人困难、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虽然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论文立足多年工作实践,阐述了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利弊,进而提出控制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劳动用工的一种全新模式。劳务派遣现象既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它又因引发了劳动用工中的种种问题而饱受争议。本文旨在从中国当代劳务派遣形成的原因和背景、存在的意义、出现的问题等诸多方面出发,对其进行层层推进式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针对性地解决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该制度的意见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