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地质概要石峡地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约80公里处,行政区属延庆县西拨子公社。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的东南和新华夏构造及东西向纬向构造的复合部位。从局部构造范围来看位于中生代岔道火山断陷型陆相盆地之西南边缘。其西邻中生代辛坊火山断陷型陆相盆地。工作区内出露的主要是一套侏罗系中上统中酸性火山岩系地层,其下伏地层为震旦系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现代火成岩岩石学的概念为出发点,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了现代火成岩岩石学的某些前沿课题。对岩浆作用的全面认识,不仅要研究其化学过程,还必须从物理过程去探索;地幔—岩浆—C—H一O系统的研究是深部地质研究的一个侧面,深部地质过程是地表及浅部地质现象的动力来源;超地幔热柱是板块运动和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起因,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板块运动是超地幔热柱在地表或地壳浅部的直接表现;开放的岩浆体系的提出,丰富了现代火成岩岩石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安齐火山岩带中玄武岩呈NE向断续带状分布于哈图断裂带与安齐断裂带之间的广大地区,岩石由橄榄拉斑玄武岩和石英拉斑玄武岩组成,均属亚碱性系列、钠质和普通质亚系列岩石。从对它们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玄武岩类为地幔橄榄岩15%-25%部分熔融产物。玄武岩类共存“过渡的”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两种特点,前者表明玄武岩形成于张应力较强的构造环境中,后者则进一步说明玄武岩形成于岛弧内的张应力较强的构造部位,即以洋壳为底的弧后海盆中,故其产物为大洋岛弧拉斑玄武岩范畴。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37个硫同位素及20个铅同位素数据,结合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利用各种环境中同位素参数类比,讨论了内蒙占东升庙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矿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中部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分布颇广,但研究程度还很不够。本文就该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和侵入期次、各期次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以及深源暗色包体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花岗岩的成因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由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早、晚两期组成。两期分别以田洋、青铜洋火山岩和湖光岩、乌石岭等地为代表。岩性以石英拉斑玄武岩、橄榄拉斑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为主,而碱性橄榄玄武岩仅在田洋、青铜洋破火山口附近发现。岩石化学成分从早期到晚期有碱度降低,酸度增加的趋势,即使同一期岩石也具有这种变化规律。与中国东部玄武岩平均成分相比,该区玄武岩酸度偏高,而碱度偏低,这与一般认为由大陆边缘向大陆内部碱度变大,酸度变小的结论是一致的。微量元素总含量较低,分离程度较差,与夏威夷拉斑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配型式相似。从玄武岩岩石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具有大陆玄武岩特征,可能形成于较稳定的构造基楚上,以断裂为主的构造活动期,应与岛弧中部的构造性质类似。超镁铁岩包体为饱满型包体,与理想地幔橄榄岩成分相近,表明其熔融程度较低。用Mercier(1976)方法估算超美铁岩包体的平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00~1200℃,15~20kbar,表明包体来自上地慢,深度为50~70km,以此可推测含包体玄武岩岩浆的来源深度.  相似文献   

7.
本大讨论了格陵兰东部Sulugssut过碱性杂岩体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矿物成分特征,并与其它地区过碱性岩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杂岩体的物质成分及产出特征比较特殊,与成分类似的过碱性岩有一定差别.认为其形成可能是由来自地慢深处的独立碱性岩浆结晶形成,而不是碱性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在对大庄科花岗杂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工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为解决该杂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岩浆演化、花岗岩成因类型,以及钼矿化角砾岩在岩浆演化中的位置等岩石学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并依此对上述岩石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青海亚曲硫化物铜镍矿床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祁连山地槽南部隆起的东南边缘,北临祁连山加里东地槽札赖——大通山地向斜,东南钦接秦岭地槽海西——印支地向斜,西南为昆仑山海西地槽,呈一由青海湖经日月山、拉脊山向东南延伸的长条隆起地带。构造线方向北西西,局部向北偏转。由于处于三个构造单元的交接处,故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相当复杂。分布最广者为一系列基性——超基性杂岩。该杂岩普遍含镍较高,与本区硫化物铜镍矿床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东升庙中元古代层状铅锌(铜)硫化物矿床是一特大型矿床。笔者根据大量野外和室内镜下观察后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岩中同生断裂有关,由于热卤水的下渗溶解深部金属元素又以喷气或循环回流的方式返回沉积盆地中沉积而成,即东升庙铅锌(铜)硫化物矿床是沉积成岩时就形成了矿床,而成岩后生的变质改造主要以变形—重结晶作用为主,使早形成的金属硫化物出现晶粒变大、变形、定向拉长、碎裂等现象,而变质热液对铜矿体的富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杏树台矿区层状硫化物矿床产于太古代变质岩系中,变质程度达绿帘角闪岩相,含矿岩系原岩为玄武岩及中基性火山成分的杂砂岩。通过变质岩构造分析,确定了含矿岩系层序及三期叠加褶皱。硫化物矿床产于块状斜长角闪岩与含铁硅质岩层的薄层互层带之间的固定层位内,矿石具与火山沉积同生和受变形变质的构造结构,变质热液对矿床的改造比较明显.富碱质流体伴随构造变形的出现是变质热液成矿作用的有利因素.硫化物矿床与含铁建造有明显的共生及过渡关系.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矿石的分带可能是在沉积形成的基础上,受变质热液局部改造的结果,铜矿体的形成主要是变质热液作用的产物。本区硫化物矿床与近火山相的加拿大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构造环境、矿体类型、金属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