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理界定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提高企业产品成本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应对反倾销。文章按企业应对一般商品倾销、生态倾销和社会倾销分析了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产品成本构成要素,建议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实施多方多维的成本要素协同管理来有效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2.
零星抵抗:中国彩电全军覆没 1988年欧共体一份有关中国彩电倾销的调查问卷摆在了中国七家彩电企业的案头,在尚未弄懂“倾销”为何物的中国企业面前,欧盟委员会最终对中国彩电征收了44.6%的高额关税。为夺回企业自身权益,中国企业从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应诉反倾销之战。但单枪匹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我国第一个制止低价倾销的综合性法规《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日前正式实施.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此项规定将8种行为视为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同时指出有两种行为不视为低价倾销行为.八种视为低价倾销的不正当价格行为是:1、生产企业销售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低于本企业生产成本的,经销企业的销售价格低于本企业进货成本的.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中的成本举证是赢得反倾销成功的关键,企业对产品成本的计算直接影响判断被调查产品是否存在着倾销.文章选取反倾销法中正常价值确定这一关键点,研究正常价值确定中的成本费用计算方法,同时比较了国际反倾销会计和我国新会计准则在成本核算上的差异,指出了应对反倾销在成本方面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提到,"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15年内,企业在受到反倾销调查时必须提供证据证明有关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在中国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否则就按非市场经济对待,以第三国作为替代国裁定是否构成倾销以及倾销幅度大小".  相似文献   

6.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如何应对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起诉上,而对于外国是否在中国有倾销行为,如何对外国的倾销予以抵制却似乎关心不够。认清国外对我国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已成为我国企业拓宽国外市场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现状,明确了其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价格到资本,从成本到渠道,从关税到反倾销,跨国公司在与中国企业的竞速角力中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知识产权被看成是最具杀伤力的升级版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胜华 《企业经济》2002,(12):223-224
国外产品在我国的倾销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来华倾销产品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倾销产品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有关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到人民生活必需品,从高科技产业到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粗加工业,无处不在.倾销产品的销售地区也从最初的沿海一带发展到内陆城市,甚至到了广大的农村.倾销方式也多样化,除采用传统的出口方式向我国倾销外,外国企业还通过直接在华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者与中方企业合资经营方式.大量的外国廉价商品抢滩中国市场,给我国的民族企业带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以来,许多来自中国的产品被欧盟反倾销法判为倾销。即使这些中国企业对欧盟市场索取的出口价高于国内市场价。但在欧盟反倾销法下,他们不仅被判倾销,而且经常被施加高额的反倾销税。本文试图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尽管跨国公司降价此起彼伏,对于处于中低端的中国企业来说是种冲击,“但是中国企业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白诗莉(LydiaPrice)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跨国企业还没有完全接近中国企业成本前,中国企业唯一的出路是尽快创新,推出能带来增值的差异化。”降价或是长期趋势与中国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的倾销型价格战的短期行为相比,跨国公司降价有着明显的不同。“跨国企业降价是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并且降低后价格仍在边际成本之上。”研究跨国公司竞争策略的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2003级博士研究生董说。例如宝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受国际反倾销影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第一起反倾销案至今,我国企业被反倾销投诉已达380多起,涉及商品4000多种,同时,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国外企业又在我国市场上大搞倾销,如今,我国企业既面临着国外企业反倾销问题,也面临着对 国有企业在中国的倾销行为进行反倾销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处理理反倾销问题,否则将会失去在国内外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周晔 《河北企业》2004,(12):24-25
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由于申诉方所采信的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本或价格水平通常比我国高,中国企业很容易得到倾销或倾销幅度被人为夸大的裁决,从而导致失去出口市场。要摆脱这种不公平待遇,其前提是中国涉案企业必须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3.
《英才》2011,(4):57
建议不受理DDGS反倾销调查《英才》:既然DDGS(玉米酒精糟)能够降低饲料成本,为什么还会出现反垄断调查?刘永好:美国的一些DDGS企业低价销售原料卖给中国,冲击了国内市场,导致一些做玉米深加工的企业,向国家提出反垄断调查申请,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但是国内玉米深加工的酒精企业很少,国内的玉米酒精糟产量也不多。国外的便宜,是因为国外  相似文献   

14.
有效防止国外企业倾销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国外垄断企业对我国企业实行倾销的内在原因,同时通过博弈论的有关原理得出当国外垄断企业预期我国企业反倾销的概率小于博弈均衡概率时,国外垄断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对我国企业实行倾销,反之,对我国企业不实行倾销.而由于体制不完善的缘故,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倾销实行的反倾销的概率很低.最后得出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互相联系的反倾销体系来提高我国对国外的倾销实行反倾销的概率,从而有效地抵制国外企业对我国实行的疯狂倾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外贸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销与反倾销历来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对矛盾。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 ,是指出口国根据不同的市场 ,以低于有关商品在出口国的市场价格对同一商品进行差价销售。反倾销是国际上通行的进口国政府对进口的倾销产品依法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的一种法律制度。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 ,反倾销是抵制不公平竞争、避免给进口国的经济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 ,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这是由内外两个因素造成的。外因方面 :第一、中国威胁论 ,故意放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于我…  相似文献   

16.
应对美国反倾销调查的成本会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美国反倾销案例调查,发现确认倾销的基础是成本会计。由此我国的出口企业为了应对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应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会计框架体系,只有基于这一框架才能迅速有效地提供反倾销所需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欧盟反倾销法的不完善给欧盟委员会的反倾销调查留下了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自由裁量权主要体现在正常价值的确定、欧共体产业的界定、类似产品的界定、损害的认定、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欧共体利益的界定、是否接受出口商的价格承诺等方面,这是值得中国出口企业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贸易纷争中,我国企业常常受到出口倾销的指控,个中原因除了贸易壁垒和新保护主义等,技术层面上则主要是成本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修订后的存货准则在存货成本范围、结转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等问题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具有的应对反倾销诉讼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必须正确面对反倾销,积极应诉,真正地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往来。面对反倾销,企业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决不可消极等待,坐以待毙。积极或消极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会对企业的命运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我国企业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遏制,以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从内部控制透视我国企业反倾销败诉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中国首次遭遇反倾销调查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如何有效地应对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在应诉反倾销时,调查问卷的填写是至关重要的,反倾销调查的问卷调查和现场核查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产品的成本构成,这要求企业必须有规范的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如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存在问题的话,容易导致出口企业被判倾销成立。然而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问题,大大降低了调查问卷中所填信息的可信度;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