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资产证券化把传统意义上的信贷体系和证券市场连接起来,通过证券化的形式,使得原本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流动性,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方面尚不完善,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因此,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对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可以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改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资本的充足率。但是,作为一种从国外借鉴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国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立法工作存在滞后。本文就此探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并对专门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26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中国华融)与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财产信托合同》和《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中国华融将132.5亿元的不良资产组成一个资产包,设立财产信托,中国华融取得全部信托受益权,其中优先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中国华融此次以信托方 相似文献
5.
尽管资产证券化业已起航,但其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等疑虑未去;更重要的是,即使其在试点期间与现行法律的冲突尚不明显,随着范围的扩大,冲突也很可能将会显性化。因此,修订法律甚至专门立法势在必行。根据笔者研究,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6.
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风险防控的法律分析.主要指对证券本金及投资收益到期按时、足额支付可靠性的判断.在遵循防控基本的风险水平基础上扩大企业资产证券化规模。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可以扩展基础资产的规模和类型.完善各方利益主体的法律权责体系.实现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融资租赁及资产证券化作为两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航运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本文主要从国内法角度,分析船舶融资租赁下信托模式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交易结构应是如何,同时分析在该交易结构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交易结构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相似文献
12.
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市场规模中的份额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在中国债券类金融产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渐重要。利用所构建的信息不对称性衡量指标,以2011—2020年中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为样本,研究信息不对称性对相关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性对中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定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原始资产分散程度低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信息不对称性对其产品发行定价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溢价发行的资产证券相比,信息不对称性对折价发行的证券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相对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资产证券化的效率角度论述了资产证券化趋势与商业银行相对地位下降间的关系。资产证券化下资金融通方式的变革、风险管理方式的转变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带来直接融资地位的上升与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日渐上升和商业银行相对地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国商业银行与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一道难题。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失为一种成功有效的做法。但美国近来爆发并逐渐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创新中,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将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是解决基础设施融资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参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比较成功的模式和基础设施证券化成功案例对基础设施证券化融资模式进行大胆的设计,提出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三种融资模式,并根据其特点进行选择分析,提出了基础设施证券化可操作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有效提高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确保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文章认为,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应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科学理念,建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防范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严格、科学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及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