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导报》2005,(2):16-16
和黄旗下TOM集团的独资子公司TOM户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日前计划以2亿港元收购马来西亚3家广告公司,进军该地广告市场。该集团正在跟这3家广告公司洽谈.如果一切顺利。收购计划预计在2005年5月之前落实。TOM户外传媒集团目前的业务遍布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去年营业额高达3亿美元.被喻为“户外巨无霸”.这家广告集团自去年起已定下拓展东南亚市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广告业恢复以来,广告公司一直快速发展着。广告公司的数量、从业人员、广告营业额每年都有增长。到2002年末,广告公司已发展到57434家,从业人员507577人,营业额395.65亿元,与2001年比,广告公司数量增长22.37%,占广告经营单位总数的64.13%:从业人员增长8.27%,占总人数的67.10%;营业额增长6.65%。  相似文献   

3.
当前,作为广告业支柱的广告公司现状如何,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广告界人士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今年开展的广告经营单位年检工作中,专门对广告公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到去年底,湖北省广告公司255家,占全省962家广告经营单位的26.5%;广告公司广告从业人员2697人,占全省广告从业人员8030人的33.6%;广告公司广告营业额2501万元,只占全省广告营业额2.94亿元的8.5%。就湖北省情况来看,广告公司的现状不尽人意,有喜也有忧。  相似文献   

4.
何海明 《广告大观》2004,(12):110-110
2005年央视黄金段位的竞标落下了帷幕,近50家广告公司榜上有名。竞标广告客户的代理额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广告公司营业额的排序,因此,尽管广告主付给广告公司的代理费低下,甚至是零代理,广告公司也还是拿出了为荣誉而战的气概。竞标场面盛大,竞标结果也皆大欢喜。在高营业额的同时,业界同样关注广告公司的收费和利润。  相似文献   

5.
过去华润以香港业务为主,陈新华上任后,华润的口号由“立足香港、背靠祖国”改为“立足香港、面向祖国”。其内地业务的投资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34亿港元增至2006年的339亿港元,累计超过900亿港元。2006年华润集团内地、香港及海外业务营业额所占比例分别为66%、31%和3%,占公司经营盈利的比例分别为78%、20%和2%。  相似文献   

6.
中国专业广告公司的生存现状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评价广告产业发展的诸多指标中,专业广告公司的发展情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它反映该国广告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国专业广告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从公司数量和规模,还是从人员素质和年营业额来看,都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中国专业广告公司长期以来的高度分散与高度弱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跨国广告公司全球扩张和中国广告市场全面开放背景下,如何实现本土广告公司市场竞争力的迅速提升,成为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专业广告公司发展现状与生存危机"1.从专业广告公司年营业额的递增看专业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7.
当前,作为广告业支柱的广告公司现状如何,巳成为人们尤其是我们广告界人士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今年开展的广告经营单位年检工作中,专门对广告公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到去年底,全省广告公司255家,占全省962家广告经营单位的26.5%:广告公司广告从业人员2697人,占全省广告从业人  相似文献   

8.
批发业是香港市场分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销售总额超550亿港元,注册批发商号共11709家,比1984年增加589家或5.3%,从业人员58655人,比1984年增加3.7%,批发从业人员占整个商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0%。按香港统计处的分类,批发业经营商品可分为食品、酒类及烟草;燃料;衣着、鞋类及有关产品,耐用消费品及其它消费品;生产设备;原料及半制成品;一般商品等七类。近年来,香港批发业从整体来看,发展比较稳定。1981年至1983年,批发营业额平均每年增长12.2%,其中1981年增长12.3%,1982年增长10.8%,1983年增长14.4%,1985年又比1984年增长13%。不过,由于经营商品不同,各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其中经营原料、半成品及生产设备的商号因受香港工业生产起伏不定的影响,营业额波动幅度较大。1983年原料及半制成品批发营业额增加49.4%,增加幅度之大处于各行业的领先地位;但1981年这个行业却下跌19.8%。而食品,酒类及烟草业每年增幅不大,显得比较平稳。1983年营业额已占香港批发总额的42.6%,成为香港最主要的批发行业。  相似文献   

9.
2002年度广告公司广告营业额前20名排序表盛世长城广告有限公司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上海李奥贝纳广告有限公司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智威汤遏,中乔广告有限公司北京未来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集团)上海博报堂广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广告公司发展概况根据2005年度广告公司营业额排名前20名的大型广告公司情况调查表,我国的外商投资广告公司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国际品牌在华广告业务,而国内的广告公司只占很少的份额,可以说微不足道。与此同时,我国本土的一些品牌以及一些广告大户也在广告公司的选择上发生了变化,外资广告公司代理其广告业务成为他们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承揽额10家负成长’93年台湾地区综合广告代理商,受到不景气的冲击,承揽额有10家负成长,8家成长率低于10%;虽然仍然有大幅成长的公司,但大部份都是规模较小的广告公司,毛收入部份,9家广告公司呈现负成长;9家成长率不到10%。’93年承揽额超过新台币1亿元以上的广告公司有41家,比’92年的34家,多了7家。新增的7家广告公司分别是成吉思汗、乔商、运筹、浩尔生、百帝、东急及普  相似文献   

12.
姜红 《中国广告》2008,(1):74-75
相关链接:2002年度全国广告公司营业额100强、列广东省广告公司前十五位2004年度、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广告公司100强  相似文献   

13.
小木 《经贸世界》2001,(2):50-55
《纽约时报》一天近1个亿人民币的广告额,几乎等于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一年的广告收入:全美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共拥有90家日报,33家周报,1家周刊和8家电视台,16家广播电台,年营业额高达28亿美元;美国时代华纳电视产业的年营业额是中国中央电流台年营业额的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经营》2014,(11):68-69
中海第3季度溢利同比降近5成 截至9月底,中海及其附属公司经营业务营业额为611.8亿港元,同比增长12.6%;经营溢利为221.4亿港元,同比增长13.4%。然而,中海系第三季度营业额为116.1亿港元,经营溢利为3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3.5亿港元下降47%,近5成。  相似文献   

15.
策略     
所谓策略,指在一定时期内,指导与规范广告运动方向的基本思路。可以说,它是广告背后的灵魂。然而,即使到今天,这个重要的广告要素在广告公司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说,作为中国广告公司楷模的国际4A广告公司,70%以上的公司没有设立策略部门,绝大部分公司对客户的高层面服务集中在创意表现方面。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有着深远的历史与时代背景。在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之一。到1992年9月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共306家,其分行网络遍布全港各个角落。来自27个国家的161家海外注册银行中,大部分属于全球最大的500家银行。据1992年6月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显示,香港银行业总资产额为56160亿港元,存款额为14440亿港元,银行同业拆放总额迭27680亿港元,其中79%以上业内交易是与海外银行进行的。由此可见,香港与全球银行体系皆有紧密的联系,拥有一个对外资银行较为开放的市场,对居民在本地与外  相似文献   

17.
刚刚度过"二周岁"诞辰的福建广播电视广告总公司(简称福建电广)1994年的广告营业额达一亿零一百多万元。占福建省1994年广告营业额近四分之一。刚成立二年的广告公司能取得如此的经济效果,其取胜关键何在,笔者专门采访了福建电广。思考与对策福建电广是由福建人民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8.
广告公司的喜与忧──来自广告年检工作的报告刘艺当前,广告公司状况如何,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广告界人士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今年开展的广告经营单位年检工作中,专门对湖北省广告公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到去年底,湖北省广告公司共有255家,占全省962家广告...  相似文献   

19.
曰十几年前,广告宣传在中国还是个新鲜名词。但今天,人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迎面而来的是形形色色的广告。企业宣传产品离不开广告,媒体生存下去要依靠广告。广告公司把二者的需求联系起来,构成广告市场最主要的三方力量。广告公司为企业制做出广告作品在上媒体上发布,自身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创意、精美的制作和鲜明的画面创造了一笔文化财产。中国广告业年均增长达到48%中国广告业的市场增长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近20年来,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长率达到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03年底,福建全省广告经营单位从26家发展至2700家,增加104倍;从业人员从260人发展到2.7万人,增加103倍;广告营业额从180万元上升到28亿元,增长156倍,年平均增长67.6%以上;广告占国民生产总值0.6%,广告总量跃居全国第10位,人均广告费支出排名全国第4位。目前,全省有专业广告公司2300余家、电视台61家(频道)、报社54家、电台20家、杂志30余家。全省沿海沿线的高速、国道设立高立柱广告牌300多座,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左右,年产值近5千万元。至此,福建省广告业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服务门类、媒介种类较为齐全的知识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产业,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