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标志,而且也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领域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借鉴西方技术经济文明的经验,继承居优势地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精神。西方现代化过程是以技术经济文明为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传统突出技术理性,以商品生产为依托,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念,由此造就了独特的现代化模式——西方模式。西方技术经济文化传统的具体特征及其对现代化的贡献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崇尚理性和科学技术,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文化传统发端于古希…  相似文献   

2.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正经历着空前剧烈的社会与文化转型,而作为前现代思想资料的儒学和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决不能成为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毅 《开放时代》2000,(9):26-34
百年来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标志着人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几个重要难题的理解方式。作者从四个方面对义和团运动作出评价: 1.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恃强凌弱与西方现代制度的关系; 2.如何看待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与对外观念变革之间的必然联系; 3.如何评价中国国民的非理性信仰方式和信仰传统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4.如何评价皇权社会中以蒙昧主义信仰为基础的"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 ,它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 ,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形成“有中国特色”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曲玉波 《财经问题研究》2000,(8):79-80,F0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它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形成“有中国特色”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还具有生存的力量?当西方的文明强烈地震撼了古老的中原大地时,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否以其本来的面目走向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无疑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旅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时下我国正奉行对外开放政策,西方文化如潮涌至,文化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怎样使祖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文明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文化的现代化,显然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从哲学辩证法角度分析,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遇到的是文化发展连续性和中断性的关系问题,而使中国文化由单纯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7.
中国被迫进入近代以后,现代化进程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路径.到了民国时期,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兴起以及在中国的传播,推进了中国在微观层面企业现代化.在这个传播的过程,穆藕初和杨杏佛等留学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中国在民国时期的现代化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8.
中国被迫进入近代以后,现代化进程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路径。到了民国时期,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兴起以及在中国的传播,推进了中国在微观层面企业现代化。在这个传播的过程,穆藕初和杨杏佛等留学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中国在民国时期的现代化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当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面对传统文化需要向现代文化转型的问题,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亦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既要吸收和借鉴传统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中对现代化建设有益的内容,也要超越传统的制约,探索一条符合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