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合同中的诚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聚团 《经济师》2004,2(5):69-70
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是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准则。合同法通过确立、提倡和维护社会信用来维护交易安全 ,协调当事人之间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自由原则起到引导和矫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房地产居间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居间合同是居间合同的一种,既有居间合同的基本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实中房地产居间合同的操作实践存在诸多需要规范之处。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居间业务成为涉及普通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要在房地产居间业务纠纷中厘清各种关系,明确权利义务,预防纠纷的发生,保护委托人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则必须从房地产居间合同的基本理论入手,深入分析,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马颖 《经济论坛》2006,(9):132-133
合同漏洞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于合同条款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现象。如果在缔约时已经知道而故意不予规定,尤其是已经在合同中规定了填补漏洞的方法,则不能视为合同漏洞。合同漏洞的出现必然使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难以明确,进而阻碍了交易的顺利完成。为了解决合同纠纷,两大法系国家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形成一些填补漏洞的做法,这对于我国完善相关理论及规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外国合同漏洞填补的规则1.大陆法系国家合同漏洞填补的规则。合同漏洞的填补理论最早可追溯至罗马法时期,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简单的合同制度亦…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科技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签订行政合同已成为科技行政管理权行使的一种重要方式。伴随着科技行政合同的广泛运用,合同纠纷亦日益增多,为了客观、公正、合理地裁判科技行政合同纠纷,就必须对科技行政合同进行科学、准确的解释。因此,对科技行政合同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既有必要性,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肃 《当代经济》2006,(14):68-70
本文分析了对于何谓不完全合同经济与法律二者之间传统的分野,把不完全合同的表现形态划分为静态性不完全与动态性不完全,并以不同标准对这两种形态进行了细分.循此思路,本文提出对于合同不完全性的解决法律是不可或缺的,但应与当事人自行协商制度、不完全合同的自我履行机制以及合同范本制度、当事人拟订的格式合同制度相互配合.基于私法自治或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对于合同的不完全性的解决,应以当事人的内在生成机制为主,法律的预设规定予以辅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对于何谓不完全合同经济与法律二者之间传统的分野,把不完全合同的表现形态划分为静态性不完全与动态性不完全,并以不同标准对这两种形态进行了细分。循此思路,本文提出对于合同不完全性的解决法律是不可或缺的,但应与当事人自行协商制度、不完全合同的自我履行机制以及合同范本制度、当事人拟订的格式合同制度相互配合。基于私法自治或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对于合同的不完全性的解决,应以当事人的内在生成机制为主,法律的预设规定予以辅助。  相似文献   

7.
论不完全合同与模糊产权存在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   总被引:104,自引:2,他引:104  
合同和企业理论的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十分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对近期国际学术界在合同和企业理论的研究动态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并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希望这一工作能够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严舒 《经济师》2011,(8):278-278
在工程项目签订施工合同后,如何根据施工合同价和合同工期、质量、安全要求,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是施工企业经营的根本。文章对后合同评估的作用原则、依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何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0):116-118
我国合同立法经过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番曲折,将合同的核心定位在当事人民事利益交换这一点上,由此,带来了我国合同立法观念的新的突破,即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诚实信用的立法表现主要包括:对其进行一般性规定和总则性规定、对合同订立的形式要件的改革、缔约过失与合同无效的限制,尤其是对合同义务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扩张。我国第一次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在合同法中,对于培育中国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关注高校组织内部的合同特征,分析了高校组织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由于高校教师行动与结果间关系的不确定性、科研教学成果量化和质量确认困难、多种工作任务的加总、教师目标的多重性、科研与教学的团队合作等问题,都会造成高校内部合同关系的不完备。依托于不完全合同理论框架,越是不完全的合同,就越应采取低强度的激励机制。在高校组织内部,相对于晋升制和聘任制,西方终身教职制度是一种弱激励的制度安排,因此,可以将终身教职制度作为未来高校教职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公有产权改革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一个特殊视角是在不完全合同框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相关模型(LT模型、Schm idt模型、H SV模型及BG模型等)以简单的模型方式进行简述,并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和适用范围进行评述,对今后公有产权改革研究的一些相关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法律漏洞的现实存在使法官在适用法律过程中行使自由裁量权成为必需。作者在阐述自由裁量权在填补法律漏洞的同时,也对如何规制自由裁量权提出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4.
郝丽 《经济论坛》2005,(10):106-108
诚实信用原则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债法(尤其是合同法)中最基本的原则。保险合同作为民商事合同的一个重要形式,自然也受该原则的指引和约束,并且由于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它同时也被称为“最大诚信合同”。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合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财产保险合同投保人在保险标的风险增加时的通知义务、避免和减轻损害的义务等。其中,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合同中最典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张莉莉 《经济论坛》2006,(11):127-129
合同关系并非是一个静态关系,它有一个从订立、履行、变更到终止的动态发展过程。现代民法从动态的合同关系中,扩张了法律所调整的合同义务关系,形成了债之关系发展上的义务群。在现代合同法中,在合同履行中,当事人所负担的并不以给付义务为限;在合同成立前及终止后,当事人亦负有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义务,即后合同义务。一、后合同义务的涵义与性质后合同义务在理论上又称作后契约义务。关于后合同义务的涵义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我国《合同法》第92条以及有关的民事立法,我认为后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关系终止后,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根据…  相似文献   

16.
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新视角——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凯南 《经济研究》2012,(2):133-145
长期以来,主流不完全合同理论一直没有在理论逻辑上圆满解答"合同为什么不完全",其理论基础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导致其研究范式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与冲突,大量有关不完全合同的研究本质上却是关注完全合同。本文尝试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完全合同理论,强调必须从知识不完全性的视角来阐释合同的不完全性,认为个体的有限认知是合同不完全性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探讨了不完全合同的功能、生成及其演变,并重新考察了权威在不完全合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雇佣合同和承揽合同作为两种常见的又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事合同,在具体适用范围和适用标准方面存在一些模糊的地带,导致二者在一定情况下仅凭社会经验和初步的分析不能明确区分,从而导致合同双方的责任认定不清,关系中受损方的权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由于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二者的辨明研究对于减少社会纠纷,节约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蒋士成  费方域 《经济研究》2008,43(8):145-156
通过对不完全合同经典理论模型的组成要素的梳理和分类,本文首次将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模型分为四种类型:行动事前不可缔约而事后可缔约的事前效率问题模型,行动事前和事后都不可缔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事前部分可缔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收益事后不可证实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这些不同的理论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表述。传统的产权理论具有一些缺陷,而事后不可缔约的模型更适合研究权威、授权、科层等问题。相对于关于投资激励的事前效率问题,事后效率问题的来源要多得多。对事前与事后缔约性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事后效率问题的研究是丰富不完全合同理论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崔佳宁  史燕平 《技术经济》2020,39(5):149-155
本文通过不完全合同与演化博弈理论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以及当前的不稳定状态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从长期看,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源于参与方的不断变动;而从短期看,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业的不稳定源于竞争结构与交易方式的不合理。因此在政策层面上,统一监管与出台《融资租赁法》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合同自愿原则与合同自由原则的区别 ,阐述了在我国合同法中明确规定合同自由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