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龙"号船长袁绍宏袁绍宏是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船长。他先后10余次驾驶我国惟一的极地破冰船"雪龙"号驰骋南北两极区域,安全航行20多万海里,在南极找到了以"馒头山"命名的锚地,开辟了我国至北极考察的航线,创造了我国极地冰区航行的新奇迹。  相似文献   

2.
南极科考队     
《中国西部》2008,(1):14-14
2007年11月12日,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启程,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经过长达29天、7890海里的航行,科考队于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12月22日,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正式启程,向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区域挺进。这是我国科考队员继2005年1月18日成功实现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冰穹A之后,再一次奔赴南极“冰盖之巅”。此行将历时70天左右,从海拔200多米的冰盖边缘登上冰穹A区域,开展一系列科学考察活动,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选址做前期准备,同时执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核心计划熊猫计划。  相似文献   

3.
韩海燕 《走向世界》2014,(25):64-65
人物:茅云翔,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副院长、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国家海洋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2014年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 地点: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如果按照这个坐标寻找,就会找到一个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地方--中国南极长城站。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常年性科考站。它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科学考察站分布最密集的区域。相对于南极大陆而言,这里被称作南极洲的“热带”,但气候同样十分严酷,常年大风不断,平均温度是零下25摄氏度,最低为零下89.02摄氏度。即使是夏季,这里的气温依然在零度以下。在这样的条件下,每年都有一批南极科考队驻扎在这里,为极地科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4,(7):80-89
<正>一百多年前,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带领着4位探险队员,驾驶着由18条爱斯基摩狗牵引的3个雪橇,到达了南极点,在这片万年冰雪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在今年年头,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在南极上演了冰上大救援,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这片白色大陆的关注。对于在南极科考"三十而立"的中国来说,只是和南极见上了面,这远远还不够。南极,95%以上的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平均厚度2000米,常年有你想象不到的酷寒烈风,最低气温可以到零下89℃,出口成冰,最刃的钢也能脆得像玻璃。因全年降水量极少,它被称为"白色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达约30天、8855海里的航行,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近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科考队于10月20日从上海启程,经停韩国济州岛、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后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科考队将确保完成中国2008至2009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目前,第25次南极科考队首先要将“雪龙”号上装载的数千吨科考物资和油料运送到中山站附近。冰上卸货完成后,科考队员将兵分多路,各自展开在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其中,内陆队的28名科考队员将从中山站出发,深入南极内陆冰盖13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6.
期待进一步拓宽与中国的合作领域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资源、经济和地缘战略重要性的日渐凸显,"探索北极"和"开发北极"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1996年成立于加拿大渥太华的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是目前协调和处理北极事务的高级政府间组织。2013年,加拿大开始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围,为期两年。“中国是东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能力非常强,在极地科研领域实力雄厚,潜力很大,能做很多事情。”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Guy Saint Jacques)表示,欢迎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希望中国能够为北极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7.
丁秀 《中国西部》2014,(7):88-89
<正>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中国南极科考走过了30年艰苦奋斗的历程。那些难忘的节点串联起中国人在这个冰封雪埋的世界里探索未知的足迹。1984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向阳红10号"船首赴南极。从这一年起,中国每年派出考察队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8.
城事     
近期,中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武汉顺利下水,标志着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这艘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科考船,将于明年6月正式交付使用,今后将停靠在青岛。作为中国未来10到20年海洋科学考察主力船之一,它将与现有和将建的海洋科学考察船、专业调查船相互补充,逐步形成中国海洋探测调查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9.
来北极吧!     
2014—2015年,三分之一来自中国的“旅游大咖”到过南北极,人均花费12万有人说,去北极探险是拿生命和上帝做一次赌博,只为换得欣赏一眼永生难忘的美景。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由海水、冰川、极光和北极熊构成的遥远、神秘、极致的北极景色如同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可望而不可即。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北极旅游和南极探险已经成为新时尚,目前,俄罗斯、挪威、芬兰、冰岛等国家都把北极旅游当作旅游经济的新卖点,低温、极夜景象、暴风雪、萨米文化带给人的体验,比想象中的  相似文献   

10.
冰雪北极路漫漫──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记事卓培荣1995年5月6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一天格林尼治时间2点55分(北京时间10点55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北极点的冰面上。这是我国科学考察队首次到达北极...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2(10):18-19
我国将参加2007/2008国际极地年科学考察活动。2007/2008国际极地年,即第4个国际极地年,由国际科学联合会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发起,目前已有31个国家专门成立了国际极地年国家委员会,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了1200多项极地考察与研究建议书。  相似文献   

12.
国内科技大事记 2月18日由39位院士和1200余位专家教授的鸿篇巨制《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已编撰完成,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武昌造船厂为中国科学院建造的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三号”顺利下水。这是我国近10年来建造的首艘海洋科学考察船,代表了我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日前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获悉: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完成新的南极科考站选址调研和南大洋科考等任务,目前已经在返程回国的途中,预计4月回到上海。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曲探宙表示,为南极科考站选址调研和南大洋科考,是第29次南极科考的两项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建1-2个南极考察站,以满足未来南极考察的需求。据介绍,新建站选址工作主要在罗斯海区域进行。此工作从去年12月30日开始,在南纬74°55′、东经163°42′  相似文献   

14.
人事     
全自动“南极巡天望远镜”调试成功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全自动无人值守“南极巡天望远镜”10月14日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调试成功。“南极巡天望远镜”直径68cm,有效观测口径50cm,分辨率为1个角秒,装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电荷耦合器件(CCD),可一次观测9个太阳大小的天区,24小时即可覆盖整个天空,观测数据现场...  相似文献   

15.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在国际社会上一直是较有争议的区域,但南极地区已经有确定的《南极条约》对其进行过规制,相对而言北极地区的很多权利还不确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出现,北极地区的气候问题也影响着北极地区权利的划定与法律制度的研究。通过国际社会的实践,北极地区的大陆架问题、航道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9,(6):62-62
最新一期的国际科学权威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我国极地科学家领衔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在世界首次揭示南极“冰盖之巅”冰下覆盖的是“高山纵谷交错的壮观景象”,引起国际科学界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前沿     
《中国经济周刊》2007,(14):10-10
我国科考队探寻北方沙尘暴的“沙尘启动源”;人脸自动识别系统每秒识别50万人脸将用于奥运安检;我国首个量子密码网络测试成功通信不可破译;“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开始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8.
科技前沿     
《中国经济快讯》2007,(14):10-10
我国科考队探寻北方沙尘暴的“沙尘启动源”;人脸自动识别系统每秒识别50万人脸将用于奥运安检;我国首个量子密码网络测试成功通信不可破译;“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开始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9.
艾莉 《中国西部》2014,(7):84-85
<正>在南极冰原勇救俄罗斯科考船的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已经脱困,但对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以下简称极地办)而言,科考还在继续。初识南极,纷争四起这块最晚被人类发现的大陆,在18世纪迎来了人类的脚步后,也迎来了人类新的争端。历史上,曾经有7个国家(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和阿根  相似文献   

20.
酷博     
《中国经济快讯》2012,(8):78-79
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们?与中国经济周刊一起微博!我们的微博http://t.qq.com/ceweeklyhttp://weibo.com/ceweeklyhttp://ceweekly.t.sohu.com我我们htthtthhtt【谁在瓜分北极】一处被冰封雪藏了数亿年的极地宝藏,一片没有国际公约约束的"无主之地";五个为争夺资源蓄势待战的国家,一支欲借宝藏大发横财的"多国部队"……北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