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固是农业大国,每年可产生秸秆近7亿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的变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秸秆逐步演变成一种无用的负担物,就地焚烧现象日趋严重,产生的烟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尽管这种危害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郝门的高度重视,秸秆焚烧却屡禁不止.文章就此分析了焚烧秸秆引起的外部性,并进行了政府管制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数量非常可观.秸秆作为农作物副产品,无法像农产品一样通过市场产生其经济价值,因此很多人对秸秆的处理方法便是焚烧.然而,通过近几年焚烧秸秆的情况我们发现,它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制止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已经成为当前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其对环境的危害,针对此情况提出禁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立 《魅力中国》2013,(2):42-42
一、农村秸秆的利用演变及现状 从农村出生的我,对秸秆、树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每看到或闻到焚烧秸秆的现象就非常婉惜和痛心,小时候我家烧火做饭主要是靠秸秆,喂牛羊等也主要是靠秸秆。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刚刚七、八岁大时就和我叔伯家堂姐一起扫树叶,捡树枝为家里烧锅做饭用。  相似文献   

4.
张立 《魅力中国》2013,(1):42-42
一、农村秸秆的利用演变及现状 从农村出生的我,对秸秆、树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每看到或闻到焚烧秸秆的现象就非常婉惜和痛心,小时候我家烧火做饭主要是靠秸秆,喂牛羊等也主要是靠秸秆。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刚刚七、八岁大时就和我叔伯家堂姐一起扫树叶,捡树枝为家里烧锅做饭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身份是环境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国外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界广泛关注的理论热点.我国国内对该概念运用较少,且缺乏将环境身份概念运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先例.与此同时,现有文献对于秸秆焚烧问题的分析局限于政府管理、技术革新和理性小农等领域,缺乏社会结构层次的宏观视野.面对现实生活,在秸秆焚烧之争中,农民作为弱势方,媒体话语环境常常以污名化的策略冠之以弱环境身份.本文侧重将社会学角度的环境身份概念运用于秸秆焚烧问题中的农民角色分析,关注在秸秆焚烧问题上使得农民环境身份污名化的结构性要素,结合F村田野调查案例,思考实现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运用生态现代化和生活环境主义等新理念探索,促成农民环境身份转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正>秸秆焚烧是农村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据有关调查显示,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所以,每到秋收过后,田地里堆起的秸秆就成为了村民眼中的"鸡肋",留在田里占地方,焚烧又污染空气,如何处理着实让人发愁。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徐州市秸秆焚烧期间大气污染现状,分析了秸秆焚烧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等危害,提出了秸秆焚烧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涿州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5万亩,秸秆产生量53万吨,今年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青贮等技术,使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这将结束多年露天焚烧秸秆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农村废弃物资源 ,特别是农作物秸秆。近年来 ,农村在收获季节经常在田间焚烧秸秆 ,不仅浪费了资源 ,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 ,如何利用秸杆 ,将废弃资源充分的利用 ,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 ,可再生的农村废弃物资源生物利用范围主要有 :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应用、粮食加工剩余物的高效生物利用 ,功能性糖醇和低聚糖的开发、生产清洁能源和蛋白饲料。1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应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广泛应用在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医药、纺织、服装、能源、环保等领域 ,特别在可再生…  相似文献   

10.
淮安市是江苏省最早推行秸秆全面禁烧禁抛措施的省辖市,2013年已是第6个年头。从实际成效看,虽然在夏秋两季的个别时间点,仍有不少秸秆焚烧火点,仍会对城乡大气环境造成短暂影响,但是秸秆大面积随意焚烧的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持续严重影响城乡大气环境的现象没有再发生,秸秆机械化还田、生物质发电、固化燃料、基质食用菌、沼气等多种利用途径稳步推进,秸秆不能烧不能抛,否  相似文献   

11.
刘永亮 《魅力中国》2010,(33):230-231
分析了周口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利用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秸秆处置不当和焚烧等对人体健康、环境的危害,提出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宁波通讯》2015,(5):2-3
<正>2013年宁波环境质量报告显示:环境卫星遥感全市共监测到378个火点,其中8~10月份为秸秆焚烧的高发期,占82.5%。2014年宁波环境质量报告显示:2014年我市霾天数为118天,占总天数的32.3%。这也意味着,每三天就有一天是灰霾。焚烧处置不仅影响公路交通及航班正常运行,而且严重影响大气环境污染。国家环境保护城市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教授认为,城市周边地区的秸秆露天焚烧,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秸秆集中焚烧的几天里所产生的PM2.5可能占当天空气中PM2.5量的30%、40%。  相似文献   

13.
袁军宝 《中国西部》2012,(19):102-102
近日,秸秆焚烧成为不少地区的“心头大患”,成为人们生活中“会呼吸的痛”。江苏13城市PM2.5全部超标,南京出现严重的“黄泥天”,安徽焚烧秸秆引发多车追尾事故70人死伤,成都变“雾都”而飞机起降受到影响。虽然不少地区下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但收效并不好。  相似文献   

14.
秸秆焚烧不仅是浪费资源、污染大气的环境问题,也是损害健康、危害安全的社会问题.面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府多方探索、有效作为,但仍留有短板和不足.本文以政府职能发挥为角度,分析当前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瓶颈,并从强化激励、强化合作、强化监管、强化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甜甜 《当代陕西》2017,(12):28-29
2017年,铁腕治霾战役打响以来,咸阳市以“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为底线,实行全局部署、全域防治,利用现代手段监控、严密手段主攻焚烧、扬尘两大污染源. 掐灭焚烧的火苗 咸阳是农业大市,秸秆焚烧是当地的主要污染源.因此,“禁燃”成了咸阳市历年治霾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辖区“不烧—把火,不冒—缕烟”.  相似文献   

16.
淮安市是江苏省最早推行秸秆全面禁烧禁抛措施的省辖市,2013年已是第6个年头。从实际成效看,虽然在夏秋两季的个别时间点,仍有不少秸秆焚烧火点,仍会对城乡大气环境造成短暂影响,但是秸秆大面积随意焚烧的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持续严重影响城乡大气环境的现象没有再发生,秸秆机械化还田、生物质发电、固化燃料、基质食用菌、沼气等多种利用途径稳步推进,秸秆不能烧不能抛,否则就要被处罚的宣传已经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杜绝秸秆违法违规露天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1、木醋液的制作方法。通常把一些日常生活废弃物作为原料,像米糠、秸秆、修剪掉的果树枝条等,将其置于专用的铁罐中用火焚烧,一方面可获取碳化物,同时在冒烟处可收集到一种浅黄色的液体,这就是木醋液。根据一定比例对水后,就可在作物上喷洒。  相似文献   

19.
关于目前秸秆利用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永续生产的资源。合理利用秸杆,有利农业和农村发展。否则,秸秆将对社会的许多方面产生副作用。为此,我们对秸秆的产生及利用提出几点看法供政府、科研及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为治理焚烧秸秆的问题,各地都出台了"禁烧令",但效果还不明显。原因主要是收割、运输、回收利用秸秆的经济成本较高。江苏省海门市制定了秸秆利用专项扶持政策,对秸秆收储运、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等环节进行补贴,并在土体利用、工商登记、税费减免、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成功探索出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肥料化、秸秆能源化等多途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