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莹 《魅力中国》2013,(9):30-30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类新闻,其中最吸引人眼球、曝光率最高的莫过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事件以其独特的时效性而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不仅仅是其日常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是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把握突发性新闻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时刻凸显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和遗漏的部分。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来解析如何处理好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自新闻传播出现之日起,时效性就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一个决定性标尺.时效性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特征,也是新闻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介绍了电视新闻时效性的概念及重要性并对其如何提升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叶田 《魅力中国》2014,(19):287-287
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介.微博与许多传统媒介相比。更加精简、迅速、便捷,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微博的出现。对于传统报业而言,无疑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运用微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便能够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事件的真相。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微博虽然时效性强。但是与报纸相比,其真实性、权威性、深度性依然还有所欠缺。这也是微博时代报纸可以坚守的一大优势。正因如此。报纸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与微博相互融合,创造更多有深度的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陈静 《发展》2009,(7):76-76
策划新闻,用百姓的话说就是制造新闻,不同的是策划新闻在制造出一件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之后,要通过精心安排、组织宣传出去,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策划新闻重在对还未产生的“新闻事件”的主观预想,但同时要表明的是,“新闻事件”必须是潜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否则就是捏造事实、制造假新闻。  相似文献   

5.
炎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威 《魅力中国》2011,(7):249-249
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都要面对从不同渠道涌来的大量不同的稿件。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编辑而言.它们只是编辑合成新闻节目的一些素材。编辑的“成品”应是一组完整的、高质量的、符合编辑意图和宣传思想的新闻组合。这就要求编辑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要按照当前的宣传中心工作。按照新闻的价值进行组合和编排。这就是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6.
采访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是在新闻报道的需要之下所做的一项特殊调查研究活动.采访成功与否,决定着节目质量的优劣.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除了必备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一定要有采访的技巧. 一、采访的特征 (一)深度和创意 采访一定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要能够将事实情况及时地反映出来,因为主持人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向观众交代清楚,还要告诉受众事件与其有什么关系,会造成什么影响;在完成这些基本的方面之后尽可能向公众提供关于事件的诸多情况,有助于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全面了解.此类新闻报道要有吸引力、有创意,并有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王凯峰 《理论观察》2009,(2):166-167
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广播传播手段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和手法。它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视新闻人物的心路历程,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本质、价值及规律,是一种高层次的报道形式。新闻深度报道能扩大媒体的声誉和影响,彰显独家报道优势。做好广播新闻的深度报道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王丹 《理论观察》2009,(2):157-158
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它集新闻、评论、专题为一体,以社会关心的话题为主.是追踪社会热点、展开新闻背景、阐释事件因果的深度报道,具有传播政策导向、表达自身立场、引导社会舆论、开启民众智慧、统一受众认识等功能。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电视新闻评论与其它媒体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优势,掌握这些特征和优势有助于我们做好电视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9.
张驰 《魅力中国》2013,(9):24-24
新闻价值通常包括时效性、重要性、真实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五要素,而在新闻价值五要素中,时效性是一个基本前提,是一条新闻所必备的特征,是所有新闻必备的一种属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性、人情味、可读性是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中央对新闻报道“三贴近“的要求,使党报也纷纷开采社会新闻--这一新闻中的富矿,设置专栏、专刊,社会新闻的报道量不断增加,社会新闻已不再是晚报、生活服务类报纸的专利,它已成为各类媒体不可或缺的、令人关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战役性报道指的是新闻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事件、问题,或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集中报道,形成一个舆论"高潮",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通常采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两种报道手法.所谓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随事态的发展进行及时而又连续的报道.所谓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持续的报道.战役性报道的题材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与群众关系密切、引起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追踪事件、事态的最新动向,连续地作深入、详尽的报道.另一种为成就报道、经验报道,它通常以集中的强大声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某一时期、某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从而唤起群众,鼓舞人心,产生较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新闻同样离不了发现,虽然有些事件性新闻事实清楚、意义重大,人人都清楚其价值,其线索无需特别去发现;比如我国首次成功发射实验飞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事件。但除了这些耀人眼目的动态新闻、突发新闻、会议新闻之外,  相似文献   

13.
民生类新闻,顾名思义,就是老百姓的新闻,关注焦点主要是国家对民生的大政方针政策,包括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看法与意见、生活问题、官司纠纷、灾难事故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随着在从事多年的县级广电新闻工作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要做好民生类新闻节目,一切都离不开编辑对稿件的调整融合,我们的民生新闻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使新闻的播音有新鲜感,首先对新闻稿件要有深入、独特的理解;其次是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理解,就是为了能够激发起新鲜真实的感情态度。所说的新,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独异性,是通过比较后所认识到的这个事物的特点。要找到新闻稿件的新鲜之处必须通过比较。例如,有这样两条广播搞,一个是报道河南花生丰收的消息,一个反映河北花生丰收的消息。同一个时间里,同样都是报道花生丰收的消息,如果不经过认真的分析理解,很容易播得相同,体现不出各自的特点。如果我们把这两条消息进行分析比…  相似文献   

15.
郝新 《黑河学刊》2003,(6):99-100
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有关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也称新闻的背景材料。目前,新闻背景材料缺失现象在媒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是新闻稿中缺乏必要的新闻背景材料;另一种是稿件整体编排中没有相关新闻链接。避免新闻背景缺失现象需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为受众服务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和编辑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孙艳玲 《理论观察》2006,(3):195-196
一位解放军报的资深记者到某单位采访,单位的新闻干事拿出一篇洋洋数千言的稿件请其指点。记者还没看完,便对这位新闻干事说:“你的稿子里至少有20条新闻线索,每一条都是一片相当精彩的稿子。”新闻干事茅塞顿开,抛开原稿,重起炉灶,一起写出十多篇篇幅简短却有较强的思想性、针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主播如何运用立体思维走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方位的思考方式、整合新闻资源能力以及对于新闻事件的分析评判力等等,都是新闻主播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所有的这些素质都离不开一种能力--立体思维.为此,新闻主播应创造性地运用立体思维,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对反馈内容整合,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于清江 《黑河学刊》2014,(5):11+29-11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记者要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采写成新闻稿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做好新闻采访要把握三个主要环节:捕捉新闻线索;做好采前准备;注意掌控现场。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介时间观念差,致使新闻不新的问题比较严重,用“最近”、“不久前”、“前些日子”等弹性很大的字眼做要素的“新闻”比比皆是,这不仅为新闻事业激烈的竞争趋势所不容,也与广大受众要求鲜活信息的呼声背道而驰。对于这种慢新闻,业内的权威人士和有关著述已探究过其迟缓的原因。大的方面可以归结为:首先是记者编辑观念陈旧、素质差,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养成的惰性所致;其次是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尽合理,一篇新闻稿件常常要过五关、斩六将,环节太多,审批繁琐,活鱼也被闷成死鱼;再有就是我们目前许多新闻单位的通讯、交…  相似文献   

20.
解晓静 《发展》2018,(11):95-96
教育报道在党报中的报道相对比较少。由于教育活动缓慢而又循序渐进,所以要捕捉动态新闻相对比较困难,在挖掘独家新闻或通过突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经济、社会新闻等相比不占优势,但这不影响教育新闻不能出精品。如何做好党报中的教育新闻报道,《金昌日报教育周刊》在拓宽领域、提前策划、另辟蹊径、主动出击等方面入手,巧妙地选择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